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学生语文学习的重点。对此,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摸索出了生字词教学的一些方法,概括为六个步骤。一、生字预习有必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教学中,学生对生字词的预习是必不可少的。我让孩子们把课文中的"二会字""四会字"读熟,按照笔顺表书空两遍。倘若学生真能扎扎实实地落实,那他们对  相似文献   

2.
教学著名的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通常会出现这样一个理解障碍:在封建社会,是非常看重妇女的贞节的,娶妻必求处女,而诗中说县令、太守都主动为儿子求娶被休弃的刘兰芝。这令人怀疑情节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3.
[片断解读]严谨的思维训练也能组织得这样生动有趣!抽象的词语含义也能被展现得这样明白显豁!  相似文献   

4.
<正>阅读教学一般分为初读和深读两个阶段,初读阶段一般解决写了什么,深读阶段一般解决为什么写和怎么写的。对于精读课文,我们一般在第一课时进行初读,在第二课时进行深读;略读课文的教学虽然只用一个课时,但依然是先初读后深读。解决写了什么从另一种角度讲就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但有的老师让学生理解主要内容,往往形式单一。读了课文后,老师问学生:"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能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吗?"这种方式偶尔用用未尝不可,但每篇  相似文献   

5.
万玉莲 《宁夏教育》2000,(10):33-34
小学语文五年制第九册第五组课文由导读、课例(讲读课文和阅读课文)、读写例话、基础训练组成。本组课文是围绕景物描写选材的:《古诗两首》描写江上的美丽景色,《鸟的天堂》写大榕树的美丽及奇特,《草原》描写了草原的美丽和民族风情,《镜泊湖奇观》讲的是镜泊湖景色的奇美、壮观。这四篇课文都是围绕“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课文词语处理办法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扫清障碍法”,也就是在理解课文之前先把重点词语拿出来集中理解意思,这种办法的弊端是比较枯燥,往往导致对词语意思死记硬背。另一种做法是在讲读课文的过程中解决,这种做法比较有利于结合上下文灵活理解,不足之处是常常会因为解词过多而使讲读过程显得紊乱。笔者认为比较好的办法是根据在课文中的地位对词语进行分类处理。以《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为侧:  相似文献   

7.
做一个懂得什么叫“责任”的人,这个世界会因为你的勇于担当而格外垂青于你。亲情的小屋里,明白主动去爱自己的亲人是你的担当;友情的廊宇问,明白关爱与扶助他人是你的担当;  相似文献   

8.
<正>我们常说:"一节好的语文阅读课,应该是一首意味隽永的诗,一曲余音绕梁的歌,一幅意境悠远的画。"但是,由于长时间过多关注课堂给人们带来的感受,使得教学失去了本真、本色、本味。经过多年的教学实  相似文献   

9.
通过这三类"词语理解",回到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之情到底是真是假的问题,笔者概括为:周朴园怀念的是三十年前的年轻貌美温柔善良的梅侍萍,而不是三十年后的年老色衰危险坚强的鲁侍萍。  相似文献   

10.
高杰 《教学与管理》2014,(11):22-23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首先必须抓好备课这一环节。备课分为隐性备课和显性备课,隐性备课包括研读课标、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琢磨教法等,是看不见的备课;显性备课指在隐性备课的基础上撰写教案,是看得见的备课。隐性备课是"本",显性备课是"末",千万不能舍本求末、本末倒置。  相似文献   

11.
高杰 《教学与管理》2014,(32):22-23
正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首先必须抓好备课这一环节。备课分为隐性备课和显性备课,隐性备课包括研读课标、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琢磨教法等,是看不见的备课;显性备课指在隐性备课的基础上撰写教案,是看得见的备课。隐性备课是"本",显性备课是"末",千万不能舍本求末、本末倒置。一、研读课标是前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  相似文献   

12.
朱晓华 《新教师》2019,(6):31-3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悟、有所感,培养语感。因此,教师要创造让学生主动阅读的机会,提供充裕的读书时间和思考时间,让学生读整本的书,让课堂“活”起来。据此,我们探索出了“五读”的语文教学模式。所谓“五读”,即“读”的五个步骤——找读、说读、品读、评读、赏读。  相似文献   

13.
正李商隐《锦瑟》一诗的主题,"人莫晓其意",历来是众说纷纭。有"咏瑟""悼亡""爱姬""自伤""夫妇琴瑟""忧国""适怨清合"之说。这使得人们异常关注该诗的整体解读,却忽略了对字词的深度理解。诗句"一弦一柱思华年"中"思"字的理解就很少关注。人教版教材,无论是旧版还是新课标版,都没有对"思"进行注音和解释。隐含的信息是,此处的"思"应按现代汉语的读音来读,只  相似文献   

14.
<正>"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这是汤显祖《牡丹亭》中杜丽娘的由衷感叹。观景如此,语文教学亦如此。语文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领学生步入姹紫嫣红的"语文园林",让他们去感  相似文献   

15.
<正>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是独立地接受新知识,独立地阅读和思考的过程。预习时,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即将要学习的新课做到心中有数,做到有的放矢,理解会更为深刻,既能提高听课效率,还能培养自学能力,增强记忆效果。  相似文献   

16.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都足以说明多读的好处。然而,多读并不是一味地读啊读,对于低段学生及有限的课堂时间,我们也要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提高低段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针对低段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以及课程特点,笔者在低段阅读教学中实践总结出了以下“五结合”阅读教学方法,愿与同仁共勉。  相似文献   

17.
正一、学会"看"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指出:"未来的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因而学会学习是高中学生要练就的基本功。其中自学能力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预习是培养自己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一个良好的习惯。那么,如何预习呢?首先,通过看书我们要对这一节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主要讲了哪些知识点?我掌握了多少?还有哪些知识点理解不了?带着这些问题走入课堂,那么你的课堂效果一定会更好。  相似文献   

18.
阅读教学四步法主要分四个步骤阅读文本:首先是精读,要读通全文,从理解词语入手理解文章的字面含义,表层意思,即整体感知文本。其次是解析,从理解文章的语句入手理解文意,重点抓三种语句,一是抓住传达文中重要信息的语句,即能揭示文章内涵的语句。二是学生感兴趣的语句。三是一些疑点、难点,对这三种语句要精心研读,以求能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再次是感悟,悟出内  相似文献   

19.
程灿 《语文天地》2010,(1):30-32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所谓“整体考虑”,是指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过程中对课文侧重整体把握、整体理解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往往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带着学生从文章里走个来回”(张志公语)。“整体考虑”是关键,  相似文献   

20.
本单元是学生初中阶段第一次集中接触小说,《穷人》是本单元的第二篇讲读课文,也是多年来一直被入选课本的文章,可见其重要性。学习本单元及本课,要学会梳理主要情节,初步感知人物形象,认识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品味叙述和描写的语言,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穷人》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深夜,桑娜夫妇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