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生命,行文化"是交大附小在实践教育基础上总结和提炼出的教育核心理念,是学校实践教育事业的全面总结和反思,也将指导学校实践教育事业的发展."知生命"是理论基础,能让实践教育做到有的放矢;"行文化"是现实诉求,能让实践教育有章可循.交大附小的实践教育就是在"知生命"与"行文化"的互动共生中螺旋上升,最终实现成就生命意义、提升生命价值的目标. 学校利用"知生命,行文化"核心教育理念,开展了实践性课堂学习、实践性社团尝试、实践性评价过程、实践性作业、实践性班主任研究和实践性德育等一系列的具体实践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2.
<正>积极的校园文化可以助力师生达成教育的理想,理想的教育需要依托校园文化的构建与熏染。重庆市合川龙市中学是一所省级重点中学。作为这所学校的管理者,我将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与学校办学实际相结合,提出了"用美好教育成全珍贵生命"的办学理念,以生命教育为办学特色,积极打造充满生命情怀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3.
生命教育思想主张以生命为教育的基点,为生命的成长创造条件,促进生命的完善,提升生命的价值。学校开展生命教育,就是要把对生命的尊重、理解、关爱、信任、成全,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体现出来。学校发展需要文化引领,关注生命教育,把生命教育特色渗透到学校文化建设之中。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充分挖掘其管理与育人的价值,构建以生命教育为核心的校园文化,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陈庆华 《教育与职业》2008,(14):128-129
生命化教育视野下的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体现为:职业教育应关注职校生心灵的净化与生命的润泽;引导学生进行职业心理调适,注重学生生命的长远发展;职业学校的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两种生命的相互激发与和谐共生;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学校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5.
21世纪,学校教育将更加关注"人"的教育,关注校园中师生生命体的发展和活力。学校作为一个教育机构,与校园里的人之间存在着一个生命场的关系,所以我们应该以校园文化为切入口,运用场之间的链接点,克服制约因素,发挥动态的生成性,让校园焕发生命活力。一、确立校本观念,重构校园文化文化是一片土壤,是一种能量。无论是谁,他都在自己所处的文化土壤中汲取营养,在自己组织  相似文献   

6.
教育是因人而存在的,我们需要从关注生命、欣赏生命、促进生命发展的角度去发展教育事业。学校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也就需要我们以关怀生命的思想来引领学校文化重建,通过学校文化重建让师生过生命化的学校生活,彰显教育的人文关怀。本文主要从学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重建三方面来表达笔者肤浅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正生命教育的理念现在已逐步深入中国的教育界,生命教育的实践也悄然在全国许多大中小学开展。但生命教育应该怎么做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很多德育工作者,在一些学校甚至被当作"花瓶"高高供起,也因生命教育"无法量化"和无法"短期见成效"而被实质性地边缘化。泉州市培元中学经过十余年的探索,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生命教育之路,真正把生命教育融入到了校园文化之中,使生命教育不但具有了  相似文献   

8.
《生活教育》2014,(4):F0003-F0003
枫溪小学前身为思成小学和崇礼小学。创建于1905年。是文化名城潮州一所有着百年办学历史的区中心小学。2005年1月晋升为省一级学校。2003年9月,与社会力量联合创办了枫溪实验小学;2008年9月。将原区第二小学并入,成立新的枫溪小学,现已成为枫溪区规模最大、潮州市较有影响力的优质小学。学校致力于优化和发展校园文化建设,使之初具特色。学校针对改革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先后设计了《构建小学生命化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和《生命化教育理念下的小学德育模式研究》两个校本课题,将素质教育和生命化教育融为一体.全方位构建生命化教育模式。全面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9.
生命教育的实施策略包括构建生命教育实施框架体系,形成生命化德育理念,构建生命化的活力课堂。生命教育实施框架体系主要以校园文化、研修文化、活力课堂、校本课程、主题活动和多元评价六大工程为载体;生命化德育包括理性的道德教育、感性的道德教育和行动的道德教育;"生命化"课堂将生命的四种关系"我与自己、我与他人、我与社会、我与自然"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强调在课堂中一定要让"生命在场"。  相似文献   

10.
校园文化引领人们逐渐走向教育的理想.理想的教育依托校园文化的构建与实施。近年来,我校从校本出发.构建了以“生命教育”为核心的校园文化。通过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的构建与践行,促进了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学校文化的核心要素.构建以生命教育为核心的学校文化策略,须从环境建设、课程设置、活动开展、课堂教学等学校主体文化中涵养学校精神,积淀生命教育的文化内涵,以达到文以载道、道以化人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2.
《语文世界(高中版)》2014,(6):F0002-F0002
<正>学校以"致远"为校训,坚持"开发生命意义,提升生命价值"的办学理念,遵循"以规范办学为前提,以质量提升为目标,以特色建设为品牌"的发展思路,逐渐形成了"生命化教育"的特色。江苏省重点课题"高中生命化教育的校本实践研究"取得初期成果,美丽宁静的校园内蕴含着生命气息,宽敞灵动的教室里充满着生命活力;办学质量和品位不断提升,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学校先后获得了"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单  相似文献   

13.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实施生命教育已经迫在眉睫。促使教师生命教育素养提升、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社会活动中实践生命教育、校园文化中浸润生命教育、家校联动中升华生命教育这五个环节融于一体,共同作用于生命教育,真正让学校无痕的生命教育产生生命的灵动。  相似文献   

14.
张伟斌 《教书育人》2012,(26):50-51
21世纪的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人最根本的是生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应当遵循人的生命规律。生命不保,谈何教育!让学生幸福健康成长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学校坚持特色办学,以防震减灾校本课程为突破口,成为福建省首批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并以防震减灾科普教育"东孚模式"为依托形成有特色的生命教育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引领学校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乡村学校要想发展壮大,必须思考新的办学理念。学校里的教师、学生、书籍、文具、花草树木等一切都有生命,一切生命都随着教育生命的延续而延续。乡村校园文化建设应储藏乡村学校校园生命力,实施富有成效的创新活动,和风细雨,润物无声,引领师生视学校发展如生命的延续,让农村义务教育走出"千校一面"的发展误区,迈向健康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6.
学校教育本质上是关怀人的教育,是体现生命性的教育,呈现的是生命化的教育内容和形式,而生命化教育开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学生的实践活动。生命化的主题实践活动始终是围绕"人"的存在而开展的,其实施策略具有生命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学校是实施教育的地方.教育是不断改变人生,把自然人培养成社会人的过程.生命教育研究,是为了让师生的生命更有尊严、更具价值,让学校的发展品质更强更好.在实验过程中,结合学校"追求人的发展,促进人的发展,完善人的发展"的核心理念,和"争做八种人,健全学生人格"的育人总目标;针对不同职业发展期的教师和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发展需求,制定出有梯度的研究方案,坚持一以贯之地推进研究与实践,促进学校生命教育的持续深化,达到科学化、人本化、系列化、课程化的目标,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生命教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8.
主持人提示:"软文化"要硬起来,也得有硬件的支持。加强"软文化"建设,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才能稳步提高,学校管理才能井然有序,教师敬业精神、学生学习氛围才能明显改善,良好的校园文化才能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广东省广州市培正中学秉承"至善至正"的学校文化,开展了"生命化课堂"的建构活动。这是学校"善正"特色文化引领下的课堂教学改革活动,是由学校"善正"特色文化孵化出来,并进一步彰显学校"善正"特色文化的一项教学创新实践。一、"生命化课堂"的教学理念我校"生命化课堂"的本意,是用"生命"来定义课堂,追求一种具有知识的生命力、情感的活力和素质发展的潜力的课堂。简单地说,就是让课堂有生命、让课堂有快乐,让课堂成为生命延  相似文献   

20.
<正>广水市实验小学坐落在杨涟故里,渡蚁桥畔。学校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已有百余年办学历史。新的百年,新的起点,我校根据历史文化积淀,确立以生命文化为思想内核,全新构建学校的办学理念体系,秉承"循生命之道,塑精彩人生"的核心价值观,坚持"以德育促教育,寓德育于教育"的工作原则,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做到关爱生命,尊重生命,提升生命,追求生命价值。在全新的校园文化引导下,我校积极倡导绿色德育,并进行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