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档案利用是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也是反映档案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参考系数,而利用率作为衡量档案利用业绩的标尺,一直颇受关注,如今更是成为各档案馆竟相角逐的重要目标.现实中,有的档案馆为了提高利用率,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建设一些表面工程以吸引公众的眼球,却忽视了软件建设与馆藏建设,以致档案的日常维护都难以得到充分保证.  相似文献   

2.
3.
档案编研是档案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档案发挥利用效益的—部分。在开展档案编研工作的过程中,对档案编研状况的了解和把握有助于我们有针对性地更好地开展研究。笔者从1986年至2005年近20年来发表在《档案学通讯》上有关档案编研的文献入手,对档案编研工作的研究情况进行初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由“信息化校园”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化校园:大学的革命>是一本闪耀着北京大学学生对信息时代观察和思考火花的专著,全书从"大文科"的角度对"信息化校园"的理念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以期唤起人们关注整个世界正在发生的巨大而深刻的变革.  相似文献   

5.
在推进村级档案管理的工作中,我们发现实行“村档托管”(即将衬里的档案集中到所属乡镇进行综合管理是一种提高村级档案管理质量的有效方法。一方面,它可以避免因管理条件落后……  相似文献   

6.
目前,江苏油田地质科学研究院档案管理在升级达标过程中不断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水平不断上新台阶,资料收发、录入修改、统计、借还管理,网上基础信息查询、最新入库资料发布、科技成果文摘查询、归档公文全文检索都已实现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完成了10万件档案资料粘贴条形码和数据录入工作,档案实行了条形码管理.这些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但档案使用和利用率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电子档案的建库工作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的一个原则,有投入就要有产出.具体到档案部门,几千万元的馆舍盖起来了,精良先进的装具买回来了,现代化管理的设备置办齐了,万事具备,只待"产出".  相似文献   

8.
9.
10.
关于拓展档案功能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的功能是指档案本身所具有的,对档案用户的利用需要发挥作用的各种能力。它是由档案形成过程的原始特点、档案的原生信息内容及档案的载体等因素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结果产生的。档案在日常存放的状态下,其功能是潜在的,只有通过档案利用实践,档案的各种功能才会显现出来。人们可以通过档案利用实践发现和认识档案功能,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关于"馆员学者化"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馆员学者化”的内涵和导向错误及形成这种观点的成因,分析了馆员应具备的知识结构,提出了“学科馆员”才是馆员努力发展的方向,才是提高文献信息服务水平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14.
关于编辑伦理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前进 《编辑学报》1991,3(2):63-67
编辑学是一门逐渐形成的学科,在其理论框架的构建中,尚有不少问题需要研讨、理顺。伦理学是关于道德品行的学问,把伦理学同编辑实践活动中的行为准则及编辑与作者、读者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内容,可为编辑学的发展提供伦理学的理论依据。为此,有必要创建编辑学的新分支——编辑伦理学。本文对编辑伦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提出个人思考。  相似文献   

15.
关于乡镇、社区图书馆(室)建设问题的思考与探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论文分析了乡镇、社区图书馆的现状,提出了办好乡镇、社区图书馆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编辑学的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8年以来,编辑学研究在我国取得了进展。它主要表现在:专业刊物又增加了《编辑学报》《科技编辑》和《中国科技期刊研究》。新刊是编辑学发展的需要,同时又是对其研究的促进。研究论文有所增加,专著出版活跃繁荣,新添了十几种,编辑学研究队伍,由老编辑扩展到中青年编辑,形势喜人。目前研究的热点是其对象和内容的确立,以及移植与外延、概念与论证、理论与实践等。我国编辑学研究,于80年代兴起,中期形成热潮,目前表面冷落但已进入纵深发展阶段,预期90年代将会出现一个新的热潮。为此,应加强理论研究,建立体系,深化应用研究,重视编辑史学,加强组织引导。  相似文献   

17.
The author summarizes observations on the varying technical services workflows presented during the OhioLINK Road Show presentations. Despite using the same integrated library system, the workflow varies from library to library. The libraries approach workflow redesign incrementally, depending on their particular priorities. The success of any workflow review depends on the quality of the staff and working relationships of the partners involved: library, ILS vendor, bibliographic utility, and materials vendor.  相似文献   

18.
关于科技期刊编辑学研究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科技期刊编辑学的目的是为实践服务,认为它具有综合性边缘性的工程学科的学科性质,讨论了其原理性研究及其现存问题,强调理论研究要强化面向现实的问题意识,在对编辑工作实践的不断改进中取得学科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章燕 《编辑学报》2012,(Z1):91-92
随着现代医学的迅猛发展,医学期刊数量较前激增,出版周期逐渐缩短,来稿越来越向专业化方向细分,这些时代的变化对医学编辑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就现代医学背景下医学期刊编辑的专业素养进行了探讨,提出医学编辑可以从博览群书、参与学术交流、密切与临床的联系、适当参加专业学习或深造等几个方面进行自身素质的提升。医学编辑应注意加强相关医学背景知识的学习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这样有利于医学期刊编校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The main goals of e-government are to increase agency efficiency and offer benefits to citizens. These goals have often been addressed as two interplaying outcomes of public e-service development, which are possible to achieve in parallel. This article shows that the two frequently applied stakeholders of e-government (agencies and citizens) are much too extensive and heterogeneous in order to be meaningfully addressed in public e-service conceptu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We conduct a stakeholder centered analysis of a public e-servic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process in order to identify stakeholder groups and discuss how they differ in their perceptions and, consequently, also in their feelings of relevance and need related to the e-service. By adopting a multi-faceted perspective on stakeholders, public e-service development can be analyzed and understood in a way that takes several stakeholder groups into account. Our study contributes with deeper insights about a situation where stakeholder salience changes over time, while some stakeholder groups have low salience during the entire process. The result of conducting a stakeholder centered analysis is that we, by visualizing the stakeholder groups' differences, are better prepared to meet and combine different needs related to a planned e-service. Thus, we argue that a stakeholder centered analysis of expectations and opinions concerning the e-service help to develop e-services possible to succeed in offering both external service and internal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