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电视台创办的电视戏曲栏目《梨园春》,从去年5月改版至今,由一个不被瞩目的戏曲栏目,一跃而成为全国普遍看好的戏曲类主打栏目。不仅中原人爱看《梨园春》,陕、晋、冀、鲁、皖人爱看《梨园春》,新疆、甘肃、四川等省份的人也爱看《梨园春》,在河南及全国的不少地方,出现了“满城争说《梨园春》”的现象。 《梨园春》火了,火得让人始料不及,火得让众多戏迷观众每周日晚锁定河南卫视。这种现象,先是引起河南省委宣传部领导的重视,在省内召开专家座谈会,探讨《梨园春》现象;继而引起国家广电总局和广电学会领导和专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张磊 《传媒》2014,(15)
正一个成功的电视媒体保持活力的秘诀在于不断创新,不断推出新的产品,拓展产业链条。河南电视台曾先后创办了戏曲擂台栏目《梨园春》、武术竞技栏目《武林风》等有着厚重文化韵味和河南元素的电视文化栏目,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与本土电视媒体的结合创新之路。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大环境下,河南电视台坚守"文化中国"定位,从厚重的中原历史文化中寻找动力,从开发新内容上谋求发展机遇,以开放办台和内部革新战略,对电视文化  相似文献   

3.
电视戏曲栏目《梨园春》是河南电视台的品牌栏目。在戏曲行业饱受现代传媒和其他娱乐方式冲击的今天,一档以传统戏曲为主要内容的电视栏目风风雨雨经历了十年,由稚嫩逐渐成熟继而走向辉煌。《梨园春》成功的重要原因一是将传统戏曲和现代传媒——电视联姻,使观众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喜爱的戏曲节目。二是定位准确。栏目制作者深知河南是戏曲大省,戏曲底蕴深厚,是开办戏曲栏目的牢固基础。三是走平民化道路。  相似文献   

4.
当前以河南卫视的《梨园春》,安徽卫视的《相约花戏楼》、北京电视台的《同乐园》、陕西电视台的《秦之声》、辽宁卫视的《戏苑景观》、中央电视台的《过把瘾》等为代表的电视戏曲综艺节目火爆荧屏,在各电视台数十种栏目中收视率较高,倍受观众及专家瞩目,成为荧屏一道亮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5.
在由许多栏目和板块构成的电视台整体节目中.无一例外需要各种类型的节目主持人把节目串起来。戏曲节目也是电视节目中一种主要的节目类型,它融艺术性、娱乐性、参与性为一炉.根植于民间.具有愉悦身心。陶冶情操的娱乐功能.深受老百姓的欢迎和喜爱,在电视屏幕的百花园中不断地焕发出勃勃生机。从央视的《九州戏苑》.上海电视台的《大舞台》.东方卫视的《非常有戏》.陕西电视台的《秦之声》,福建电视台的《闽海观剧》,河南卫视的《梨园春》.洛阳电视台的《河洛戏苑》.到广东电视台的《粤韵风华》,广东南方电视台的《好戏连台》.以及广州电视台的《南国红豆》都已成为各台的知名品牌。  相似文献   

6.
《梨园春》的品牌发展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愈红 《视听界》2008,(1):35-37
经过13年的精心培育,《梨园春》已成为河南电视乃至全国电视的一个品牌栏目,《梨园春》发展史或者说是成长经验成为业内同行关注的问题。一个电视戏曲栏目如何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它的发展动力和发展策略是什么?  相似文献   

7.
河南电视台的戏曲栏目《梨园春》自1999年初改版以来,逐渐成为河南卫视“火”起来的名牌栏目。1999年10月27日,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广播电影电视厅共同举办了《梨园春》研讨会,专家、艺术家和新闻工作者及一些领导同志肯定成绩,总结经验,指出不足,希望把《梨园春》办成全国省级电视台中的名牌栏目。《梨园春》栏目之所以在全国独树一帜,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突出地方特色,创办精品栏目 电视原本就是综合的艺术,它要追求最大可能的观众收视率。面对喜好鲜明的观众群,如果没有吸引人的节目,便无法抵挡有更…  相似文献   

8.
河南戏曲节目《梨园春》近年来发展较快,并且因为将传统的戏曲舞台搬到了电视荧幕上,不仅挽救了原已暗淡的戏曲市场,而且又重新燃起了人们看戏的热情,但是作为一个需要将戏曲文化进一步发扬广大的栏目,《梨园春》依然存在着问题,如知识产权保护、商业化气息浓厚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9.
王斌 《东南传播》2014,(11):109-110
随着现代传媒日新月异的发展,媒介市场形态多元,传统媒介的电视产品的品牌打造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河南卫视以文化立台,其王牌栏目《梨园春》以传统戏曲为基点、受众为导向、以地方戏曲为特色、市场为支撑打造节目。经过多年发展,逐渐形成了自身的品牌特色,为其他电视台地方戏曲节目发展起到了良好的镜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梨园春》风风雨雨走过了十年的路程,有失败的痛苦,也有成功的喜悦,酸辣苦甜,样样俱全,感慨万千。1994年,在戏曲处于低迷的背景下,河南电视台的领导决心创办《梨园春》这样一个戏曲栏目,这种做法首先就是一个创举,这个创举成就了一个奇迹。1999年,《梨园春》改版后,由于增设了观众参与的环节———戏迷擂台赛,提高了节目的竞争力和群众的参与性,使栏目很快在全社会产生轰动效应。2004年,《梨园春》坚持创新原则,在固有节目框架的基础上,又对栏目进行了调整,注重了形式上包装,使节目样式在保持河南本土特色的同时,向“更新、更美”这一方向…  相似文献   

11.
提到地方电视戏曲节目,人们自然会提到《梨园春》。《梨园春》一步步走来,发展成为目前被全国电视观众及广大戏迷认可的全国屈指可数的地方戏曲品牌栏目《梨园春》如何根据时代变化进行品牌调整战略?如何让自己  相似文献   

12.
《梨园春》的传播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梨园春》诞生于1994年10月,是河南电视台创办的一个以河南地方戏为基本内容的电视戏曲栏目。栏目的平均收视率保持在20%以上,最高收视率达到37.48%,始终位居全台第一,并带动了整个卫视频道的收视率。一、《梨园春》的受众意识河南地处中原,文化积淀深厚。河南是戏曲之乡,是戏曲的一块沃土。河南戏多,戏迷多,剧种、剧团也多,全国300多个剧种,河南就占了40多个。针对这种情况,《梨园春》把它的受众稳定为以河南受众为核心受众,同时向周边地区乃至全国辐射;以豫剧戏迷为核心受众,同时向其他剧种延伸;以中老年人为核心受众,同时培养青年、少年…  相似文献   

13.
河南电视台充分发挥电视传媒迅速、直观、覆盖广的特点,以宣传河南良好形象为主线,以加强对外宣传为龙头,以提高宣传质量为保证,努力树立河南新形象。 挖掘优势,突出特色,塑造文化强省形象。电视作为一种媒体,必须通过好的栏目发挥影响。要塑造文化强省的形象,有能够体现河南文化特点的精品栏目是关键。为此,我台全力打造精品栏目《梨园春》,让其走出河南。2001年在北京举行了展现河南新形象的宣传活动──《梨园春》北京戏曲活动周。我省老、中、青、少四代演员先后有200多人次登台献艺,连续8场演出,集中展示了豫剧、…  相似文献   

14.
2001年2月,陕西电视台的戏曲栏目《秦之声》获得第14届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的“优秀栏目奖”,这是《秦之声》第四次获此殊荣,这在陕西及西北五省区各电视台文艺栏目中尚属首次,为陕西秦腔界和文艺界争了光。当然,更为陕西电视文艺争了光。  相似文献   

15.
情感投入 深层参与──主持电视戏曲专栏《秦之声》的体会陈爱美陕西人民关注的电视戏曲专栏《秦之声》,近年来一直是三秦地区甚至西北地区老百姓收视率最高、最为观众喜爱的栏目之一,我有幸作为这个栏目的主持人,内心一直处于激奋状态。我的主持,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  相似文献   

16.
“梨园春”栏目导演阐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梨园春”栏目是河南卫视以表现河南戏曲为主要内容的电视晚会栏目。现场直播,戏迷参与,演员现场真唱,每期一个戏曲小品、一个戏曲MTV等都是这个栏目的特点。如今,无论是栏目特点,还是节目质量,它都初步具备了走向全国的条件。经验告诉我们,一个成功的栏目除了要有贴近栏目特点的高质量节目之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播出密度。  相似文献   

17.
正河南卫视的定位是"文化卫视,承传文明",经过多年来的不断耕耘,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文化节目。一、承传文明:河南卫视的文化定位河南卫视"文化卫视"的定位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的《梨园春》栏目,探索出一条现代电视手段和河南传统戏曲有机结合的道路,赢得了全国各地观众的好评,收视长盛不衰,一度成为河南卫视领衔的特色栏目。第二阶段,在2003年底,通过创新栏目公开招标的形式,选拔出了大型文化益智类栏目《华豫之门》和武术竞技类栏目《武  相似文献   

18.
《梨园春》:创新求变的强势平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梨园春》是河南电视台的品牌栏目.是在全国电视界有一定影响的戏曲类名牌栏目。成功的原因很多.但有一点最为突出.那就是创新求变意识。创新是电视工作者执着的信念.也是我们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栏目永恒的追求。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和河南省广播电视学会共同举办的《梨园春》现象研讨会,于1月17日上午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会议室召开。总局吉炳轩副局长、中广学会常务副会长刘习良、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林炎志部长和中宣部、河南广播电视厅、河南电视台有关部门的领导及戏剧界、文艺理论界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梨园春》栏目是河南电视台(卫视)节目近年来在全国上星节目中崛起的一个文艺类戏曲性综合性栏目.《梨园春》节目的播出在河南和全国的一些城市和地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反响强烈,产生了《梨园春》现象,为此引起了专家学者和广大电…  相似文献   

20.
《梨园春》是河南电视台的品牌戏曲栏目,二十年多来,栏目将自己的戏曲内容紧扣时代脉搏和广大观众们的收视需求,成功实现了将本土戏曲文化和传统戏曲文化艺术资源的整合。本文主要从《梨园春》品牌标志的设计、本土化品牌的打造、品牌的拓展及栏目品牌形象的提升几个方面入手,重点分析《梨园春》栏目是如何逐步实施其品牌建构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