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部作品情节相承,人物有共同之处,主题相似连贯,揭示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出路和前途。  相似文献   

2.
在本世纪初期发生的东西方文化论争中,《学衡》诸子是被作为反对革新的保守派看待的。仔细考察《学衡》诸子当时的文化主张,其中不乏启发时人今人之处。其作为一种文化模式实际上失落在历史的缝隙之中,原因在诸子们行动上的陷入误区,学理本身的混茫。《学衡》诸子拟定的文化模式不是补偏救弊的对症良药,只是一种创造世界的新文化理想  相似文献   

3.
作为叙事学研究领域的新方向,叙事视角备受广大专家、研究者的关注.英国著名作家托马斯·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采用了多重叙事视角,打破了传统小说叙事视角的局限性,形象地塑造了人物性格,促进了故事情节发展,深刻地揭示了小说的主题.从全知视角、人物有限视角、多重式人物视角等三个叙事视角类型,揭示叙事视角在人物塑造、主题渲染、情感表达等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希望能够为叙事视角研究工作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4.
早在解放初年,周恩来总理就向世界自豪地宣告,中国已经彻底地消灭了“娼妓”这一千百年来的毒瘤,一般人也视之为洪水猛兽,谈“妓”色变.“娼妓”对于社会机体的危害是巨大的,但是娼妓却又有着悠久的历史,这一特殊的“职业”曾奇异地渗透在各阶层、各部门.这充满污秽气息的土壤上,却依然生出几枝奇异的“恶之花”,甚至佳话流传,诸如北宋末年汴京名妓李师师,明末歌妓李香君,明末苏州名妓陈圆圆,明末秦淮名妓董小宛,中国近代名妓赛金花,民国初年北京云吉班名妓小凤仙……她们或与贵为一国之君的皇帝交往甚密,或因红颜一怒写历史,抑或因情自成风流女,再不也为男儿忧国事而成美谈.由这些摇曳多姿的壮举中,可见开在这恶土之上的恶之花也会有些令人肃然起敬的东西,但操这皮肉生意者,古往今来,人数众矣,  相似文献   

5.
文明时代从它开始到今天的历史,包括《左传》所记历史,都说明:是制度制约人性的发展和变异,人性的发展和变异又具体化为历史。明日历史的新起点,应该是完善新制度,善化人性。  相似文献   

6.
《金瓶梅》一书成功地塑造了薛公公、刘公公、何太监、花太监等几个宦官形象,剖析了他们与地方官僚西门庆之间的罪恶关系。揭示了明代社会宦官权势显赫,富有豪奢及其与地方官僚狼狈为奸的历史事实。这正是《金瓶梅》现实主义文学价值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诗经》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它伴随着音乐发展的需要而诞生。但当时诗歌还不是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是为配合音乐而作的。乐器作为当时音乐的唯一载体,对音乐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这层关系来看,先秦时代乐器的发展与《诗经》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吹奏乐器到弦乐器,《诗经》的内容发生着潜在的变化,由"雅乐"到"新声",标志着诗歌作为一种文学形式的独立。  相似文献   

8.
1973年发表的《万有引力之虹》是品钦的第三部作品,它是一部有轰动效应的作品。有人认为它臃肿繁杂,也有许多作家认为它是20世纪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在《万有引力之虹》中,品钦渗透了其现实主义思想,将现实世界刻画得入木三分。本文尝试研究现实主义思想在《万有引力之虹》中的运用,希望能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
《子夜》与《家》是中国新文学史上堪称双璧的两部重要作品。用比较研究方法对这两部作品的艺术特色加以分析很有价值。两部作品在艺术视角、艺术结构、艺术风格上的差异,颇具代表性地体现出30年代文坛的两种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10.
一、概念还是实质托尔斯太的世界观与创作的性质、内涵与关系,过去被胡风反革命分子和现代修正主义歪曲;列宁论托尔斯太几篇光辉著作的精神,也被肢解和篡改。他们割裂列宁文章,曲解个别文句,在所谓托尔斯太世界观反动与艺术作品伟大之间制造对立,从而否定世界观对创作起任何指导作用。因此在《马列文论》课中正确把握列宁论托尔斯太的精神实质,就是十分必要的。通常的理解,我以为是接近实际问题的解决的,那就是:托尔斯太的世界观是矛盾的,就其实质与无产阶级革命相较而言,在社会出路的前进与后退意义上说又是消极或反动的。托尔斯太的思想具体化在他的作品中,其论文则表现出更鲜明的说教,而优秀艺术品中则在描绘生动的现实图画时,虽有鲜明的局限,但世  相似文献   

11.
林语堂是一位双语作家,他用英文创作了很多作品,《唐人街》就是其中的一部。这部作品应属于移民文学的范畴,具有特殊的意义。它通过一个美国华工家庭的奋斗经历,向读者展示了中美文化的巨大差异,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在这部作品中隐约透露着一种悲剧意识,这是林语堂独特人生哲学的一种体现。  相似文献   

12.
本文立足于索尔.贝娄发表于1964年的长篇小说《赫索格》,从小说所描述的现代西方社会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特别是当时的犹太知识分子在动乱的60年代的精神生活出发,论述了《赫索格》所体现的犹太意识。  相似文献   

13.
英国现代主义作家劳伦斯身处世纪之交那个新旧力量对比的特殊时期,他对旧时代基督教教义束缚现代人自然人性的行为深感不满,同时深切关注传统社会的伦理道德对人类非理性追求的干预和控制,因此在劳伦斯的文学作品中很容易找到作家本人反传统伦理道德和反对宗教文化信仰的痕迹.在小说《虹》和《羽蛇》中他的基督教文化立场和归属尤为明显,本文基于此对劳伦斯的宗教观进行梳理和界定.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有明显的受司马迁《史记》及屈原《离骚》影响痕迹。《红楼梦》开卷的“开宗明义”与《报任安书》中的有关段落有异曲同工之妙;其《芙蓉女儿诔》则是直接摹仿屈原的《离骚》,而楚辞中的“草香美人”,与《红楼梦》中的“女儿国”同是文化思想的符号,曹雪芹是古代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15.
《水浒传》以虚拟官场揭露北宋末年徽宗时期吏治的黑暗和腐败。当时官场呈现出任官惟亲、无视德行,法度不举、贿赂先行,司法混乱、徇私舞弊的贪腐风气,造成了官逼民反、黑恶势力横行和社会风气败坏的严重后果。《水浒传》在时代的认知内揭示了"乱自上生"的官场腐败成因,验之宋代史料和笔记记载,确实如此。这为后人在赞叹梁山好汉的忠义之时,也为后世提供了一幅生动形象的反面教材,极具警示垂戒作用。  相似文献   

16.
"企慕情境"这一诗学主张是由钱钟书先生提出的,它不仅仅表现男女之间爱慕之情,也常常用来表现人们对生活中美好理想的向往和追求。用这一诗学观点来反观屈原,我们就会发现,在《离骚》中表现出的企慕情境就是诗人对美政理想的热烈追求以及求而不得的悲剧结局。  相似文献   

17.
"家"是托尼·莫里森在每部作品中都着重渲染的一种生存空间。在《家》这部小说中,她以温情的笔触讲述了一对兄妹历经创伤、重返家园的故事。本文糅合精神分析中的创伤理论分析了黑人兄妹举步维艰的生存之伤、疏离冷淡的亲情之伤以及哥哥弗兰克梦魇般的战争之伤。弗兰克通过向移情的倾听者言说的方式抚平了伤痕;而妹妹茜借社区这一集体力量弥合了身心的伤口。兄妹俩最终可以正视个人的苦楚,且能够更坚强地面对整个种族的伤痛,向整个黑人同胞发出"回家"这一诗意化的呼喊,可见建立团结、美好的精神家园才是黑人在这片土地上治愈创伤的最佳良药。  相似文献   

18.
归化和异化是翻译中广为运用的两种基本策略。本文以契诃夫短篇小说《ТолстыйиТонкий》译本为例,研究归化与异化两种策略在翻译中的具体运用,倡导归化与异化相结合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9.
试论《格萨尔》中的伦理思想与格萨尔理想人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族是一个富有道德感和道德传统的民族 ,他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活动中形成并发展了具有本民族特点的伦理思想。这一点 ,在英雄史诗《格萨尔》中也得到了生动的印证。这部史诗不仅描绘了一种在当时情况下高不可及的社会理想范型 ,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表达了藏族人民热爱并追求美好生活的道德理想愿望。  相似文献   

20.
王安忆从创作之初便表现出一种“希望人类的存在困惑可以现实地解决”的外向姿态。从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初期王安忆经历了几次变化,但都未离其宗。《纪实与虚构》改变了这一姿态。本文旨在深入挖掘这部作品的话语策略,探讨王安忆及她这一代人在20世纪九十年代初社会转型期这个新的历史语境中的价值取向和创作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