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近代中国男女平等思想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和谐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和中国先民的追求理念,在历史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相对封闭的内陆环境、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宗法血缘关系的封建专制制度促进了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形成,它起源于三皇五帝,初步形成于先秦,确立于秦汉,发展于魏晋南北朝隋唐,成熟于宋元明清.经过几千年的演变与发展,最终形成了影响中国人民数千年的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人民的价值取向、心理结构和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3.
近代中国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使先进的中国人努力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真理。其中,以天赋人权、契约立国、人民主权等为主要内容的近代国家思想成为几代中国人宣传、介绍的救国理论。从19世纪70‘80年代早期维新派初步介绍西方的议会民主、权力分立制度开姐,到本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宣扬人民主权和民主共和等理论,在短短几十年中,西方近代国家思想在中国广为传播。更为重要的是,革命派以此理论为指导,在中国历史上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权——中华民国。尽管它很快夭折了,但由此产生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本文主要对中国近代…  相似文献   

4.
近代初期,来华传教士们出于加快传播基督福音的目的,开始对缠足等中国传统女性道德观展开批判与重构。随后以康梁为代表的维新派在运用天赋人权等思想观察、分析、批判中国妇女问题时,清晰地论证了传统缠足陋俗逐渐解体的历史必然性。近代中国戒缠足思想在辛亥时期趋于成熟,一方面是国人追求真理的理性选择,同时也是近代先进之士坚持对缠足恶习进行批判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古代以儒学为代表的政治化中,有着极其丰富的“德治”思想,其中的不少精华之论可以为我们今天的“以德治国”提供资鉴。如治国以“德主刑辅”,治民以教化为先;君主百官为民表率,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严以治民,培育良好的政风;“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因而为政必须为民、爱民、养民、富民、教民,使之“有耻且格”,培育淳厚民风;个人道德修养,着重自律,通过“内省”、“慎独”、“ 苦心”、“劳志”,达到人格的自我完善,但也注重舆论监督,形成人人奋发自力的社会氛围。中国古代的“德治”思想尽管不乏可取之处,但它的浸透的封建意识和唯心主义的糟粕,亦须认真加以辨别和批判。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大局思想萌芽于建国初期,成熟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其内容主要有经济建设是大局、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大局、改革开放是大局等三个方面。邓小平大局思想一以贯之,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邓小平大局思想的逻辑起点和归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坚持邓小平的大局思想,认识大局,顾全大局。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反腐倡廉思想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作了许多精辟的论述,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反腐倡廉思想体系,对于新时期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代女子教育思想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肇端、形成和发展成熟三个阶段。从戊戌时期强国保种的时代需求中萌生的倡兴女学的思想,到辛亥革命时期对培养女子国民教育理想的追求,再到新文化运动时期对女性独立人格的思考和如何真正获得平等的受教育权的探索。纵观其发展脉络,可以发现,女子教育思想的演变总是与时代的主题紧密相联,是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9.
西周以前的中国传统和合思想的历史演变呈现出这样的脉络:远古时代,万物有灵的意识占据人们的思想,它认为自然物和人一样,具有思想、意志和感情,也有各自的灵魂存在,这种灵魂支配着自然物的运动。夏商时代,万物有灵意识逐步发展到崇祖敬天思想,祖先崇拜和上帝(天)崇拜突出出来。西周时代,对天的崇拜有了新的内容,周人提出了"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的思想,在神人相和中,周天子的作用非常重要,在人间秩序中也存在着"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国外主要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和新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历史考察.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联合政府的思想,萌芽于人民共和国的思想之中,在民主共和国思想中得到进一步发展,最终形成于七大时期。它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实现联合政府的思想,经过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中央政府,最终实现了党的联合政府的思想。中国共产党联合政府的思想及其实践,是对马列主义统一战线理论、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列宁的苏维埃外交思想是在十月革命后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列宁在苏维埃外交领域的探索和贡献不仅在于他放弃了世界革命思想,提出了和平共处政策,更在于在20年代初期的历史条件下,在战后资产阶级和平主义初露端倪之时即看到这一不同于传统资产阶级的政治力量的追求并客观阐述了它在国际政治生活中的积极意义.列宁对资产阶级和平主义的认识为苏俄和平共处对外政策的实行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民经历了4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逐渐走上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只有当我们从历史的角度去考察马列主义经典作家们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发展,才能更深切地体会到邓小平引导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的伟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民”即人的现代化,严复、梁启超、五四民族精英和晏阳初都先后提出了“新民”的思想。严复道出了“新民”之声;梁启超呼唤“新民”,提出了“新民”之道;而晏阳初更是走向了“新民”之路而闻名于世;今日,面对“三农”问题,“新民”成为了令人困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发轫于 1 9世纪 40年代 ,形成于 60年代 ,成熟于 90年代的洋务思想 ,应从两个角度去评价 :首先从理论形态上看 ,它是 1 9世纪 60至 90年代中国社会最先进、最科学的思想理论 ;其次从历史作用上看 ,由于洋务思想是一种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封建主义思想 ,这种理论上的双重性决定了它的历史作用也是双重性的。中法战争前 ,它在倡导学习西方 ,反对封建顽固思想的斗争中起了进步的积极作用 ;中法战争以后 ,特别是甲午战争以后 ,它继续抱残守缺 ,反对变革中国封建社会之“体” ,因而成为一种落后的、保守的思想 ,并使由洋务运动开始的中国近代化运动丧失了继续前进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教育发生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客观的社会历史实践活动,将其置于人类社会产生和发展的时段中进行历史审视,考察思想政治教育在原始社会萌芽和形成的历史过程,揭示思想政治教育发生的历史特征和规律。  相似文献   

17.
对陈云党风建设思想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云党风建设思想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时期,其历史发展呈现出前瞻性、战略性、创造性的鲜明特色。认真梳理和学习陈云党风建设思想,有助于我们从历史的高度,深刻理解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党的建设包括党风建设问题上提出的新观点和采取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18.
通过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客观的社会历史实践活动,将其置于人类社会产生和发展的时段中进行历史审视,考察思想政治教育在原始社会萌芽和形成的历史过程,揭示思想政治教育发生的历史特征和规律.  相似文献   

19.
本以西方教育思想史上的“精神教育”发展为线索,较系统地探讨了“精神教育”思想的历史发展。通过对西方“精神教育”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的追溯,指出了“精神教育”作为一个理论范畴或教育价值取向,与西方化发展相伴随,并一直推衍到当代。这一历史过程说明,“ 精神教育”不仅是教育的一种价值理想,更是一种旨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20.
历史上各阶级进步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曾经提出不好有益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批判地研究这些理论,实事求是地批判吸收历史上个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所具有的一切先进的和进步的思想,对于丰富我们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非常有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