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秀春  商薇 《德州学院学报》2015,31(1):92-96,101
1875—1914年时英国食品安全监管全面展开的一个时期。在这一时期,公共分析师作为英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遏制了牛奶掺假这一食品安全问题,为捍卫法律尊严和消费者利益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均势是近代欧洲大国处理国家关系时所普遍使用的原则,1815—1914年期间是均势原则被充分运用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欧洲诸强中,英国最善于运用均势原则。本文拟就英国在这一时期中均势政策的内容与动因作一探讨。(一)  相似文献   

3.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 ,它和国家政权、阶级与阶级斗争、经济等重要的社会思想、政治、经济现象密切联系。法国在 1791年到 1875年 84年间里先后颁布了 11部宪法 ,尤其是法国作为典型的大陆法系国家 ,国家根本大法如此频繁变更 ,尽管其宪法的资产阶级根本性质没有变 ,但这种历史现象尤其少见。这种现象产生的历史原因是什么 ?正是本文所要分析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1870-19914是英国经济结构和经济组织的调整变化时期。英国的经济虽然相对衰落,但是,亲的工业、畜牧业、服务业等经济部门迅速发展,经济发展水平和世界贸易仍居世界前列、促进了英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英国地方自治传统历史悠久,渊源于中世纪①。其形成与当时的历史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受益于英国当时的法律文化传统、多元的权力格局;另一方面又得益于中世纪英国权利主体的抗争。英国发端于中世纪的地方自治,对近现代英国乃至世界的政治制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民国成立后,承晚清“强迫教育”举措,改良中小学教育,继续实施义务教育,苏北地区兴办了一批师范学校和讲习所。在办学条件简陋、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各校艰苦兴学,厘定制度,端正校风,重视培养学生的教研能力,服务地方,辐射周边,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地方教育的师资需求,促进了本地域和周边地区教育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7.
自一战爆发至美国参战,英国在美国的军需采购经历了起步、发展到体系化的过程。陆军部在美国的订单开始了批量的军需采购;J.P.摩根公司的任命使得英国在美国建立了较为完整的采购体系;军需部及其美国代表进一步完善了在美采购体系。1914-1917年英国对采购政策的不断调整,克服了危机,得以稳定从美国获得军需物资供应。  相似文献   

8.
教会、民间兴办教育是英国社会的传统。直到十八世纪末,英国公众一直认为国家干预教育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是,随着工业革命的爆发,科学技术知识的增长,社会文化的丰富,公众要求普及教育的愿望愈来愈强烈。在这样的形势下,不仅教会民间  相似文献   

9.
和平主义思潮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一道不可忽视的社会历史风景。这股思潮有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基督教和平主义传统、工业革命后中产阶级的社会政治诉求、法国大革命的影响等都是催生这股思潮的动力。这一时期的和平主义运动打破了国家的界限,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和平主义组织。国际和平主义组织的成立及其活动使危机频发的欧洲弥漫着一种和平气氛,直到1914年一战的爆发。对这一段历史的了解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欧洲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11.
战后英国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历史考察张廷凯众所周知,英国1988年教育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英国国家课程正式确立。战后英国中小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从1944年教育法颁布到1988年教育改革法的公布实施,经历了一个显著变化的过程。这40多年的变革过程在整个英...  相似文献   

12.
都铎王朝时期,英国处于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阶段,出现了日益严重的贫困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英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济贫法令。纵观王朝统治时期,英国政府处理这个问题的思想原则不断得到修正和完善,经历了由单一惩罚到救助为主惩罚为辅的变化。目前我国处于转型时期,也面临着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一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3.
自清王朝与外国侵略者勾结,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及捻、苗、回等革命运动镇压下去以后,人民自发的革命斗争仍不断发生。其中四川东乡(今宣汉县)人民的抗粮斗争,就是当时震动清廷的一次革命事件。四川素称饶沃,统治阶级一贯“视四川为财薮”,“谓蜀人富而且愚,因之苛敛不已”。尤其在咸丰中叶“军兴”之后,清王朝更把四川作为支撑危局,攫取财务的主要供给基地。在四川  相似文献   

14.
“均势”(BIance of Power)是一古老概念。在中国、印度和希腊的古代战争中都曾出现过均势思想。十六世纪后,均势常被欧洲大国用来作为处理他们之间政治关系的一种手段。在近代国际关系史中,欧洲均势一般是指1815至1914年欧洲大国的政治关系,即各大国或大国集团力量对比的相对均衡状态,以及一种相互牵制和维持现存局面的政治结构。在这百年间的欧洲国际关系中,出现过三次均势时期,即1815年拿破仑帝国灭亡至1854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1870年普法战争至1890年俾斯麦下台;1890年德皇威廉二世奉行所谓“新方针”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本文拟对这三个时期的欧洲均势问题作一简析。  相似文献   

15.
本文着重论述了1865—1914年美国实行改革开放与其国民经济腾飞的关系,认为:这个时期美国的资本主义生产之所以能得到高速度发展,并在19世纪90年代中期就超过英法而成为世界上的头号资本主义工业强国,主要不是因为其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条件,而是因为它采取了一系列符合于自己国情和行之有效的改革开放的政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着重论述了1865—1914年美国实行改革开放与其国民经济腾飞的关系,认为:这个时期美国的资本主义生产之所以能得到高速度发展,并在19世纪90年代中期就超过英法而成为世界上的头号资本主义工业强国,主要不是因为其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条件,而是因为它采取了一系列符合于自己国情和行之有效的改革开放的政策。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专署机构即出现臃肿庞大。1951—1963年中共中央和政务院(国务院)四次下发精简专署的指示,每次对精简指标有不同的规定。但河北省由于专署机构自身基数大,编制、体制的制度化、法制化薄弱,受条块对应体制的影响等诸多困难,精简难以达标,从而陷入"膨胀—精简—再膨胀—再精简"的恶性循环怪圈。  相似文献   

18.
十四行体(sonnet,又音译为“商籁”体等),原是欧洲的传统格律抒情诗体,后流播到世界各地,现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诗体。在新诗运动初期,我国诗人就开始移植该诗体,创作汉语十四行诗。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国诗人已经初步完成了十四行体中国化的过程,创作了数千首中国十四行诗,世界诗歌发展史上出现过的各种十四行诗样式,中国诗人都推出了成功的作品。  相似文献   

19.
建国初期,从人民代表会议过渡到实行普选、召开人大建立社会主义政权是新中国民主建政史上的一个转折,历经了国际、国内条件逐渐成熟的过程。就国内而言,《共同纲领》的实施和人民代表会议制度的建立发展,为团结和动员人民群众完成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恢复发展生产、加强民主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普选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正式确立做了重要准备。就外部形势而言,朝鲜战争的态势和中共对于国际形势的正确判断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普选及社会主义政权建设运动,使得广大基层民众普遍被动员起来,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参与普选的热情,也使得建立代表本阶级利益的政权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