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日中学生》2010,(7):77-77
征:招聘授官,尤指朝廷直接招聘授官。荐:下级向上级推荐授官。点:指派,尤指皇帝指派。进:升任,尤指高级官员的升任。起:由民间征聘,或罢官后再授官职。署:代理无本官的职位,也称“署理”。护:上级官员离职,  相似文献   

2.
明廷规定地方官员每三年上京一次,觐见皇帝并完成对前三年政绩的考察,谓之朝觐考察,并对各省官员的入觐时限进行规定。然而在实际的政治运行中,地方官员却时常罔顾有关制度规定而提前启程入觐。作者结合《铜马编》这一官员入觐的纪行文本,对该异常现象进行分析,认为官员违背入觐程限而提前启程,"官利"与"国利"的冲突导致了朝觐程限这一合理的制度难以落实。  相似文献   

3.
爱问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怎么断句?(提问:沈念睿)回答者:迷糊Yi我认为电视剧里基本都念错了,正确的断句应该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日”。明太祖初,定大朝会正殿为奉天殿,于皇帝所执大圭上刻“奉天法祖”四字,与臣下诰命、敕命中(小编注:明、清对文武官员及其先代妻室赠予爵位名号时,皇帝的命令有诰命与敕命之分,五品以上授诰命,六品以下授敕命)必首称“奉天承运皇帝”。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打造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把其中规模最大的朝会大殿取名为“奉天殿”。为了向人们昭示他登上皇位是奉天的旨意,他把手拿的玉圭也刻上了“奉天法祖”  相似文献   

4.
明清掣签制度萌芽于洪武时期,基本确立于万历年间,它是在明代吏治逐渐败坏的情况下,为了公平的选授官员而逐渐形成的,其主要特征是在铨选时以抽签的方式选授官员;清代的掣签制度也是基于这样的初衷而实行的。明清的掣签制度,其演变的历史渊源、确立与发展以及清代的承袭,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嬗变的一个典型。  相似文献   

5.
征:招聘授官,尤指朝廷直接招聘授官。荐:下级向上级推荐授官。点:指派,尤指皇帝指派。进:升任,尤指高级官员的升任。起:由民间征聘,或罢官后再授官职。行:兼官,指比本职低的兼职。署:代理无本官的职位,也称“署理”。护:上级官员离职,由次一级官守护印信代行职权。赠:对官员的先世或已死的官员授予职称封衔。拜:初任命官,或罢官后再授官职。迁:由一官调任另一官。转:同“迁”。除:再任某官。试:试任某官。摄:兼理,尤指暂兼。判:中枢官兼任地方官。知:同“判”。辟:招聘授官。选:量才授官。举:选拔。阎:任命。…  相似文献   

6.
运筹帷幄     
《小学时代》2015,(Z2):63
刘邦当皇帝后,在洛阳南宫摆设酒宴,招待文武官员。刘邦说:"诸位不要瞒我,都要说真心话,我为什么能取得天下?项羽又为什么会失去天下呢?"有两位官员马上回答说:"项羽待人轻慢,好侮辱人,陛下仁厚,爱护别人。陛下派人攻打城池,夺取土地,所攻下和征服的地方就分封给大家,跟大家同享荣华富贵。而项羽妒贤嫉能,有功的忌妒,有才能的怀疑,打了胜仗不给人家授功,夺得了土地不给人家好处。这就是他失去天下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北宋徽宗时期,虽然仍有少数诗人如皇帝和个别近臣生活于社会的最上层,但绝大多数诗人都被甩到社 会的下层。元祐诗人受到残酷的政治迫害,而后进诗人或缺乏进入仕途的机会而终生布衣,或虽有幸进入仕途却沦 于下僚。同时,相对于元祐诗歌高潮时期,此时诗人交游、唱和活动也大大减少,并且出现了新的特点:一是学黄的诗 人视艺术为生命,他们悄悄地聚集,在民间逐渐形成了“江西诗派”;一是徽宗皇帝亲自组织与近臣的唱和,以歌咏升 平。  相似文献   

8.
东晋时期,国家可以为一些刺史加授将军号.刺史领有的将军号可以是身份地位的体现,也是能够领兵的标志.东晋国家能够为无将军号的官员出任刺史加授将军号,也可以为有将军号的官员出任刺史加授将军号.因为刺史所领将军号是加官,因而将军号的品级与刺史的品级是明显分开的.在刺史任职期间,国家可以提升和贬降他们所领将军号的品级和位次,以此体现对刺史的褒奖和惩戒.  相似文献   

9.
通过实地考据,官山是一个文化历史概念,是明代成化皇帝在武当山划定的核心保护区。武当山与官山包含依存关系。  相似文献   

10.
北宋主管贬降官员叙复的机构因犯罪官员的身份不同而不同,不同时期主管叙复的机构也有变化。北宋有三种叙复模式:一是皇帝特旨叙复,二是赦降叙复,三是期叙。无论哪种模式,皇帝的意见在官员的叙复中都起着关键作用。叙复内容包括落职官员的复职、降官、降差遣官员叙复官资和差遣、贬谪官的量移、由比较重的贬降措施叙复为比较轻的措施、编入党籍的官员出籍、解除党禁等。  相似文献   

11.
西汉昭宣时期的灾异学说具有限制帝王行为的功能,皇帝根据灾异感应来修正自己的行政过失,缓和社会矛盾与社会危机,从而出现了"昭宣中兴"的局面。元成时期,皇帝虽然常下"罪己诏",但多借此来推卸自己的责任,并通过策免大臣来回应灾异。大臣借助灾异争权夺利、攻击政敌,灾异感应之学逐渐沦为权力斗争的工具,最终被政治权力所绑架。  相似文献   

12.
百科文摘     
《今日中学生》2012,(17):41-42
"状元"并非来自科举秦汉时期,打破了官员任命上的公卿世袭制,改之以更为科学的察举制度。汉朝皇帝下诏征召贤士需要有举状,上面列着可供朝廷选用的草根姓名,也就是后备官员。凡是上了举状的人都是在地方上有一定名望才干的贤达人士,皆非平庸等闲之辈,这些人往往被称为"状元"。举状上的人名排列,并没有高下之分,所以,汉代的"状元"之称,还没有为一个人所垄断,  相似文献   

13.
政治是否具有道德性以及"官员"应否道德化历来是政治哲学关注的重要问题.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作为调整人与人之问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必然要涉及到包括政治实践活动在内的一切由自主意志抉择的、并具有社会性的道德行为,以及包括政治实践主体即"官员"在内的、具有自我意识和自主意志的所有主体.政治实践必然具有道德性,"官员道德化"是政治实践的必然诉求.在现实社会中,所有的"官员"必须具有道德,"官员道德化"必须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  相似文献   

14.
匦制是始于唐代的一种基于皇权之上的建议告密制度.从武则天时期这种制度产生之始,在有唐一代,匦函的形制、名称以及接收和处理方式就根据现实需要不断变化,理匦的机构与官员也相应调整,最终趋于完善,成为定制.它的出现,使皇帝听到了更多来自下层的声音,增加了施行政策时的考虑因素,在古代政治生活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政廉洁,是古今中外一切政治文化对政府官员的基本要求,尽管不同国家、不同政体,在目的性与手段上可能存在着差异,但在反腐倡廉、对官员实行监察这一点上,却是共同的。那么中国古代是如何监察官员以防止并惩治腐败的呢?这就是依靠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整套监察制度。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即有了带监察性质的“御史”之职。秦始皇一统天下,置御史大夫。汉设御史台,归属办理宫中内务的少府,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专门的监察机构。汉武帝时期将天下分为十三部监察区,由刺史代表皇帝对地方实行监察。京师长安附近七郡为司隶校尉部,…  相似文献   

16.
如果说社会上传得沸沸扬扬的河北"我爸是李刚"反映了我国政府官员滥用职权的官场腐败现象到底有多么严重的话,那么,重庆文强"升不了官就腐败"则反映了当今社会道德的沦丧与缺失。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伦理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和挑战。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在改革开放中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品尝累累硕果的同时,人们的思想道德情操在"西风"的吹拂下,漾起了微妙的涟漪。是任由社会上"无尚权利"和"拜金主义"泛滥,任由"唯我独尊"、"损人利己"发展,还是应下大力气整饬吏治,惩治腐败;拯救心灵,播种文明;澄清社会风气,还民众一个清朗和  相似文献   

17.
看电影电视我们都有这样的印象:某位太监在给某位官员念"圣旨"时,开头总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然后才如何如何。  相似文献   

18.
读出真面目     
<正>唐宣宗时,有一位不太出名的诗人叫李远,四川人,进士出身。李远很有政治才干,当过几任刺史,颇有政绩。当时的宰相令狐陶很欣赏他,极力向皇帝推荐。令狐陶为人正直,有贤德。唐宣宗非常信任令狐陶,把他当作"自己人",但是地方官的任命,皇帝要亲自把关。唐宣宗经常借打猎之名微服私访,从民间了解官员的优劣。此外,唐宣宗还经常阅读官  相似文献   

19.
《上清传》是政治小说,但并非党争政治小说,其用意不在攻击陆贽,而在批判皇帝。德宗是真正的核心人物。小说向人们揭示,封建官场各色人物的升降、荣辱和生死皆为皇帝所掌握,只要皇帝不信任、不满意、不高兴,厄运就会随时降临。小说在批判皇帝的深度和力度上超过《长恨歌传》《东城老父传》等著名传奇小说,在小说史上理应给予应有的地位。其思想价值是批判锋芒直指封建皇帝的道德和人格,敢于直白表达对皇帝的不敬和否定,充分体现了唐传奇作家的政治勇气;反映了封建帝王信重臣子有始无终,封建官员难有善终的现实,揭示了当时当官从政的巨大风险;反映出皇帝是官场斗争的总根源,揭示了祸自君出,乱自上作的历史规律。  相似文献   

20.
乾隆时期的京城,由于皇家重视对于文学风尚的引领,御制诗文的接受范围与程度都达到了顶峰,其影响力也渗入了在京官员的别集之中。皇家的引领伴随着对于文学观念、品评标准和具体内容的相应规范。为了贯彻这些规范,皇帝不仅推举出一些"代言人",还会亲自介入科举考试以求达到更为直接的效果。身处京城的下级士人对于皇家的引领表现出了相当主动的追随姿态,同时为"盛世"与"隐逸"这两个概念提供了折中的阐释。在乾隆时期的京城,皇家权力左右了文学的发展,而各个阶层趋向"文治"的共同主动性是这一文学状况产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