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代的刻印书籍,是古代出版史上的繁荣时期,皇帝、藩府、私宅、书坊出版的线装书均很可观。随着造纸技术的发展和印刷技术的进步,明代的雕版印刷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值得,提的明代官刻书籍很发达,内府刻书由司礼监主理其事,司礼监下设“经厂”,专门负责刊印书籍,所以称这类书籍为“经厂本”。虽然司礼监为太监把持,主管刻印书籍的太监文化素质不高,印刷的书籍校勘不精,往往为后人所轻视,但官方大规模地刊印书籍,无疑对地方及书坊出版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高焜 《考试周刊》2014,(55):33-34
宫廷研究是我国历史研究的重要部分,对了解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明清两代宫廷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研究内容包括两代宫廷的行政、服务、安全机构及人员差异,从而为明清两代历史的研究比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据统计,明清两代历543年,举行科举考试201科,全国共取进士51,624名,其中山西籍进士2662名。分别说,明朝开91科,山西籍进士有1268人;清朝开110科,山西籍进士有1394人。下面介绍明代山西各县进士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4.
明清之际,是我国古代文论完善与总结的时期。各种文学主张逐渐系统与完善,或主神韵,或倡性灵,或扬义理、考据。作为封建正统文学理论的维护派——格调论,由明代偏重诗歌形式至清代注重诗歌内蕴的发展历程,开辟了中国诗学批评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论明清两代的改土归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南民族地区过去主要是土司制统治,进入明代后,由于中央集权不断强化和边境民族地区经济日益发展,土司制的弊端越来越突出,因而自明代永乐年间开始,便出现了改土归流的趋势,永乐十二年贵州置省,是这一趋势的重要标志。入清以后,这一趋势显著加强,雍正年间鄂尔泰在西南三省的改流,取得了关键性的胜利,乾隆平定大、小金川土司的叛乱后,终使西南民族地区的改土归流得以完成。改土归流是我国政治制度的重大改革,对于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以及边境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7.
8.
《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载,原黄州(?)的黄冈、麻城两县,在明清两代所考取的文进士分别是150名和130名。黄冈县的150名中,殿试取在一甲的两人:一是清初顺治六年(1649)乙丑科的刘子壮,列名榜首,即状元;一是清末光绪二十九年(1903)癸卯经济特科的陶炯照,取在一甲第四名。取在二甲的四十五人,其中在二甲前二十名之内的有八人(二甲一般取一百数十人,有时还超过二百名)。其余一百零三名都在三甲。  相似文献   

9.
明清两代,评点《文心雕龙》成为一时风尚。笔者汇集当时诸家评点十余家,从文学理论及写作理论的角度,主要围绕“文道、文思、文质、文人、文术、风骨、通变”七个方面加以梳理,初步展示了明清两代评点《文心雕龙》的整体状貌。本综述试图打破人们惯常以个人评点为范畴的论述形式,融合各家之论为一体,力求展示那一时代人们共同关注的“文理”。以期与同仁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10.
明清时期,徽州人才辈出,科第连绵。根据地方志记载统计,明代徽州有举人1100多人,清代有1536人。明代徽州进士452人,居全国第13位;清代徽州进士684人,居全国第4位。明代徽州状元为3人。而清代112科112名状元中,徽州本籍状元4人,寄籍状元15名,共19人,占全国的17%,居全国第一位(原被认为状元数最多的苏州府共有状元24人,但其中有6人为徽州人)。此外,歙县明清两代共取进士623人,居安徽省诸县首位。  相似文献   

11.
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故宫原名紫禁城,古人认为紫微星(北极星)象征天子,而天子所在的地方是禁地,所以天子居住的宫殿就叫"紫禁城"。  相似文献   

12.
共同处于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的明清两代,尽管同样管辖着地域辽阔的少数民族边疆地区,但其夷夏观却截然不同,分别表现为"夷夏大防"与"天下一家"。明代修建了用于区分华夷、隔绝外族的万里长城,清朝修建了联通各族部落的避暑山庄。明清两代不同的夷夏观念筑就了明清之际不同的政治格局。清何以兴,明何以亡,这种兴亡之间体现的民族观念的优劣性,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3.
赵俊玲 《天中学刊》2013,28(3):94-97
《文选》评点自明万历年间萌兴,至清末归于消歇,经历了萌兴与发展、高潮、持续发展与总结等几个时期,与明清评点的整体发展态势大体一致。明清两代的《文选》评点,在著作数量上虽大体相当,但在两个时代的发展际遇却甚是不同:一个是利于评点生存的学术环境,但相当一部分普通士子不学《文选》;一个是不利于评点发展的环境,但普通士子对阅读学习《文选》有较高热情。  相似文献   

14.
明清时期封建王朝利用彝族土官对水西进行治理,其间经历了一些比较大的政治制度变迁",预制土官"策略的实施和水西土司的政治抉择对这一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定西市明清两代考中进士的人数位居全省前列,这与当地书院建设的数量和规模有很大关系。如以进士作为衡量人才的一般标准,进士的数量可以普遍地说明一个地方的社会经济、文化水平和人才情况。作为官办教育的补充,明清两代现定西市辖区的书院建设有相当的规模,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文化教育兴盛的状况,书院屡毁屡建,规模和数量有增无减,生生不息的文脉,一直使这一地域的文化教育特别昌盛。  相似文献   

16.
略论元明清三代对江淮运河的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淮运河乃沟通南北运河之枢纽,元明清三代政府都极为重视对其整治与管理。元政府一方面防止其北段与黄河合流,另一方面加强整治淮扬运河,但随着元代海运的兴起,河运的整治与管理逐渐流于形式。明政府整治湖漕的重点在于疏浚清口与修建闸坝。清代康熙治河工程主要集中在清口、高家堰和海口三处。明清时期还加强了对河运的垂直管理。三代政府对江淮运河的精心治理,使得南方巨额的漕粮源源不断地运往北方,并促成了运河沿线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工商业城镇的崛起。  相似文献   

17.
明清古典家具不仅是一件艺术品,而且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文学、书法、绘画一样自成体系具有历史悠久、风格突出等鲜明的民族特点。本文试从明代、清代家具的造型、装饰、工艺、材料等方面入手去了解一下明、清两代各自的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18.
在明清五百余年的科举史上,陕西仅出现了两名状元,一个是明朝的康海,一个是清朝的王杰,但是他们都在历史上留下了浓浓的一笔,康海主要是  相似文献   

19.
20.
在西部开发的大潮中,如何看待历史上的开发成就?具体地讲,汉唐盛世西部经济是否曾居全国领先的地位?《光明日报)2000年8月11日头版题为《历史的警示》一文,针对“西部经济在汉唐盛世初不稍逊于东部”的观点说,“历史时期中国西部除关中平原和川西平原这两小块区域稍显富庶之外,经济大多相对落后于东部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