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TCP协议的工作原理,用GNS3和VirtualBox软件在单机上构建虚拟网络实验环境,设计了TCP协议原理的具体实验方案。在虚拟机上运行PCATTCP软件发送和接收TCP报文,利用Wireshark软件对捕获的TCP报文进行分析,阐述了TCP协议连接建立、释放过程、确认和重传机制、Nagle算法、动态滑动窗口机制和拥塞控制过程等。此方法既可以用于课堂演示实验,也可以用于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更好地理解TCP协议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2.
一种改进的DDoS攻击源端快速检测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TCP协议的基本原理入手,基于TCP的三次握手原理,提出以统计源端主机发往目标地址的SYN包个数与返回的SYN/ACK包个数的差值来量化目标主机的拥塞程度,为缩短检测延迟将攻击点的个数加到检测方法中,采用改进后的非参数CUSUM方法,将连续攻击效果放大以减小检测的误警率。实验证明:较D-WARD系统,该算法在减小误警率和提高检测速度上均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TCP针对所有的丢包均启动拥塞控制机制,导致在无线网络中端到端性能恶化,网络资源利用率低。在研究分析TCP拥塞窗口调整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往返时间最佳预测的发送速率调整机制。根据对往返时间的预测,构建网络拥塞状态的判断机制,进而实现发送速率的自适应调整,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数学分析说明了新算法的可行性,并通过NS仿真对其性能进行评估。仿真结果表明该改进的TCP算法的公平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目前TCP连接普遍采用三次握手形式,但是在连接过程中(即每次握手时),碰到网络拥塞或网络连接效果不稳定等问题的概率很高,从而会导致无法连接或延时过长等现象.本文介绍了一个在报文段中用加入计时器采代替第三次握手功能的方法,使之可以减少上述问题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5.
针对无线环境下FTCP性能恶化的问题,在研究分析一种自适应拥塞避免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该算法的无线TCP改进机制。该机制引入拥塞丢包与误码丢包的判决因子,能针对无线误码的判断采取更为准确的发送速率调整机制,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拥塞控制与差错控制的分离,从而提升了无线TCP6的性能改善。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自适应拥塞避免算法的TCP改进机制性能得到显著优化。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介绍了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报文协议)与TCP/IP协议的区别,并以一个局域网监控系统的开发为例,说明使用UDP协议进行网络编程的基本步骤。此监控系统的工作机制是当受控机运行一个程序,用于监听端口并接收指令,而主控机则通过向受控机发送指令,实现监控任务。  相似文献   

7.
大部份TCP拥塞控制机制是依赖分组丢失来触发的,容易产生拥塞。为减少拥塞的产生,提出TCPMlc拥塞控制机制,即借助路由器辅助把网络内部信息传递给发送端,不需要依赖分组丢失,在发生拥塞前就可进行适度的传输控制,以减少因分组丢失而造成传输速度的剧烈下降,并可快速达到最佳传输速度。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有效避免拥塞的产生,降低丢包率,提高整体吞吐量。  相似文献   

8.
当前应用于异构网络环境中垂直切换下的TCP性能急需提高,基于网络负载估测模型对TCP友好性拥塞控制进行了改进,建立了改进的Switch-TCP算法。采用快速、慢速网络拓扑的异构形式进行对比实验,得出:在相同通信量的情况下,改进的Switch-TCP流发生的拥塞要明显少于Reno流,改进模型不仅能够提高网络可用资源的利用率,而且还能有效的控制了拥塞窗口的变化,减少拥塞的发生次数;改进的Switch-TCP发送端能够使不必要的重传有效的减少,从而有效地降低发送端的能量消耗;在快速切换态时,Switch-TCP达到网络最佳利用率的时间比TCP Reno大约早了4 s。  相似文献   

9.
非TCP友好流由于不遵从拥塞控制机制 ,当其流量比例超过一定值时 ,会极大的破坏网络的有效带宽 ,本文分析了网络拥塞控制的一些新方法 ,并就长时间传输的非TCP友好流提出了一种有限反馈接收速率控制网络拥塞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DDoS攻击以及针对路由器的DDoS攻击的原理,分析了目前DDoS攻击研究现状和业界针对路由器防范DDoS攻击的常规做法,提出了一种在控制面结合网络处理器和流量管理的DDoS的防御手段:在路由器转发面上通过对控制消息和协议报文的分离处理来保证控制消息和路由信息更新不受恶意攻击报文的影响,通过协议报文的分类和优先级的区分来保证重要报文的调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