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海云 《科教文汇》2008,(8):165-166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性著作。多数论者往往从作者的特殊的民族身份和作品诞生的时代背景出发,得出《边城》的悲剧是由于一种民族隐痛或文化冲突之类的结论。这种研究忽略了《边城》文本自身具有的意义。细读文本,其实可以发现《边城》表现出一种对人存在本身的哀伤。  相似文献   

2.
刘勇 《今日科苑》2007,(16):235-236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风格独特的作家。《边城》是其享誉中外的代表作。本文阐述《边城》中所体现的美学意境、审美品格、审美理想及其成因,剖析作者淡化悲剧结局的独特构思,并体悟《边城》的价值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徐青云 《中国科技纵横》2010,(9):215-215,392
《边城》是一部充满理想主义的小说,它所描绘的故事是现实的,更是理想的,是现实与“梦”的结合。沈从文是想通过田园牧歌的情调,表现人们道德和人性的完美。本文试着探析《边城》的艺术特色,挖掘《边城》创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杨婉玲 《科教文汇》2013,(23):68-68,70
沈从文的中篇小说《边城》展示了湘西世界和谐的生命形态,这里人性皆美,人性皆善。《边城》通过抒写男女之间的情爱、祖孙父子之间的亲情以及邻里之间的和睦关系来表现人性美,由每个人身上所焕发的人性美给我们营造出一个理想的世界。  相似文献   

5.
从亲情、爱情、手足情及民情四个角度来解读《边城》中的人性美。  相似文献   

6.
韩彬 《科教文汇》2008,(19):241-241
从《上元灯》到《善女人行品》,施蛰存的小说有一种一以贯之的联系,他的小说或存在两种叙述声音或具有双文本性可作双重的解读,正是这种双文本性向我们再现了人性的复杂,也引起了我们对人的内心探索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刘南川  谢和琴  张鹤  程建青 《内江科技》2014,35(12):106-108
由于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沈从文《边城》小说、地理区位、建筑群落等原因,笔者将重庆洪安镇与一江之隔的湖南茶垌镇相结合,将两地统称为边城景区,统一分析该地区旅游资源。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边城景区旅游业发展进行分析,明确发展过程中优势、劣势、机遇、威胁,进而运用相关理论结合实际与已有实践经验提出适合发展的对策、建议,主要有整合资源、科学管理、规划先行、加强居民教育、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旅游品牌、丰富旅游内容、深度挖掘边城特色、加强旅游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等,希望对边城旅游发展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少数民族文化著作《逝者的庆典:云南民族丧葬》翻译项目,主要以翻译目的论为指导,在对项目详细研究的基础上,以文化信息传递为目标,从文本类型、语言特点和作者意图三方面分析翻译项目的原文文本,提出该项目的翻译策略,并总结少数民族文化著作英译的方法,以期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对外交流和传播,为今后少数民族文化著作翻译工作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中国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和英国的戏剧家莎士比亚创作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两部爱情悲剧进行多向对照和比较,从分析其表面的趋同入手,再探究其相异之处,从而揭示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造就了两部悲剧作品男女主人公的不同的爱情表现以及文本所表现出的不同文化背景和民族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0.
激励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如何运用好激励机制就成为企业特别是民族地区中小企业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以湘西边城集团为例,分析了激励在该企业中的运用,进而为民族地区中小型企业如何运用激励理论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正"盘古"是中华民族创世神话中典型的人物形象,而神话叙述中该人物行为的背后也集中体现着诸多极具中华民族色彩的文化元素和价值元素。本文一方面以文本分析和国际神话类型学中的"母题"分析为方法指导,以《三五历纪》和《五运历年记》中盘古神话的文本记载为基础进行研究,以期找出盘古神话同中华民族审美意识的内在联系,通过文本中潜藏的文化元素窥探盘古神话背后的文化价值体系;另一方面,通过分析日本著名的物语文学名著《源氏物语》,挖掘其中具有日本民族代表性的"物哀"审美心理并将之与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进行对比,探讨二者各自的  相似文献   

12.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然而,在新课改的过程中,一些老师由于不能正确理解《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在表面繁荣的个性化阅读现象下,渐渐暴露出了一种把文本边缘化、甚至悖逆文本、空洞化文本的"误读"现象。这样的误读决非是应予嘉赏的误读,并非是有创造力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李健 《知识窗》2009,(9X):44-45
《红楼梦》作为一部世界名著,至今仍是世界红学会热衷探索研究的引人至胜的谜。用结构主义语言学创始人索绪尔的观点来说,一个字一部作品就是一个符号,它用声音和形象发出指示,指向某个事物,这两者的关系只有放在该种文字或文化的系统中才能解释,他用历时态纵向研究诸语言因素在历史中的演变;同时又在同一时期内横向研究诸语言因素的相互关系又称作同时态研究。在德里达看来,文学就是一符号文本对另一符号文本的模仿。模仿与模仿对象之间既相同又不同,它们之间的关系在相互的替补和撒播中不断地延异,文本的终极意义无法恒定,这就是文本或者说是文本意义的"撒播",它带来了文本意义的开放性和不确定性。文本意义不是以一个静态的实体存在于文本之中,而是通过译者翻译与读者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动态生成于读者通过文本与作者的"对话"进程中。一部《红楼梦》,其文本意义鲁迅阐述得非常经典:"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此处,《易》是五经之一,周易之易经;"排满"是指排斥满族人之排满思想。)读者是带着自己的知识、修养、价值观去解构语言文本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任红梅 《知识窗》2014,(6):67-67
阅读教学是一种“沟通”,是一种“对话”。在这个“对话”过程中,教师、学生、文本、编者之间产生了心灵碰撞,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目的。以下是笔者执教《槐乡五月》时的一个教学片段:  相似文献   

15.
虎,有锋利的爪和牙齿,处于食物链的顶端,是林中骄子,也是百兽之王,更是勇猛和力量的化身.同时,它也被广泛用于植物命名.打开FRPS《中国植物志》全文电子版网站,在"中文索引"中,能查到以"虎"字开头的植物有68种,以"老虎"开头的植物有33种,"爬山虎"植物9种;还能检索到虎耳草属203种、虎刺属11种、虎皮楠属10种、虎尾草属5种……在这些植物中,有一种植物叶子圆圆萌萌,似虎耳模样,沈从文对其有着特别的怜爱,不仅喜养喜看,还写进了小说《边城》里.  相似文献   

16.
《边城》展示给读者的是湘西世界和谐的生命形态。小说描写了山城茶峒码头团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与摆渡人的外孙女翠翠的曲折爱情:天保与傩送一个身亡,一个出走,祖父也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死去,只剩下翠翠一人在无望地期待着。同时体现了湘西世界的山水美、人性美。  相似文献   

17.
李世佳 《百科知识》2021,(21):30-31
"改写"是木心写作的一大特点.《诛枭记》以附录的形式被收录在作品集《爱默生家的恶客》中,在以往研究的文章里被当作木心改写文本的佐证一笔带过,至今还无人对这篇小说做过深入细致的研究."改写"是一种有意行为,当一个作家选择"改写"时,必定是带着批判性的眼光去看待原文本所涉及到的价值或审美形式等问题,渴望与其对话.通过对比木心改写的《诛枭记》与原文本,我们可以看到多种不同价值之间的碰撞.  相似文献   

18.
袁慧韡 《科学生活》2010,(11):40-43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那么,什么是示范文本呢?在我国,通说认为合同示范文本制度是由《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在全国逐步推行经济合同示范文本制度的请示的通知》(国办发[1990]13号文件)所最初确立,并在1999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二条第二款之规定中,得到进一步的立法肯定和法律支撑。  相似文献   

19.
《如意》中,石义海形象表达了刘心武人道主义情怀。他的言行既有着传统民族文化的烙印,又在文革语言滥用现象的清醒态度中表现出现代性精神。他在文本人物结构中地位的变化隐喻了20世纪80年代前期文学启蒙资源的转换。  相似文献   

20.
一《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部分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文言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种载体,作为传承中国文化、吸收民族文化精髓的有效途径,文言文教学应该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理应引起语文教师的重视,它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初中文言文教学历来是颇有争议的一块领地,文言文教学和对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