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惰性是人类的自然本性之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无形障碍。惰性表现在人的个体身上即为人的个体惰性;表现在社会群体之中就是人的社会惰性。产生惰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需要对传统文化中的惰性因素进行悬置与拒斥,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扬弃,以克服惰性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天才来自勤奋。勤奋是什么?可以说,它是一种主动精神,是对被动、惰性的克服与超越。  相似文献   

3.
与“懒”字常相伴的是“惰”,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总是或多或少有一种“惰性”。对于学生,当他们精神中的那种积极的因素没有调动起来,没有激发起学习的动力的时候,惰性就会占上风,在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就是“贪玩好耍”、“对学习毫无兴趣”、“做了学习的奴隶”、“老师家长用棍棒撵着学习”等等。  相似文献   

4.
与“懒”字常相伴的是“惰”,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总是或多或少有一种“惰性”。对于学生,当他们精神中的那种积极的因素没有调动起来,没有激发起学习的动力的时候,惰性就会占上风,在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就是“贪玩好耍”、“对学习毫无兴趣”、“做了学习的奴隶”、“老师家长用棍棒撵着学习”等等。  相似文献   

5.
要把一个什么样的师范教育带入21世纪,这是一个关键的问题。我们培养出来的师范生要能迎接竞争激烈的21世纪社会的挑战,能适应未来教育发展的要求,他们不仅要有知识、有文化、有理想、有道德,还要有健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作为个体所具有的心理品质和行为模式,它反映了人的身心潜能开发与利用程度。”它是人的整体素质的基础、核心和归宿,是人的素质的灵魂,是全面素质发民的心理内在机制和动力。目前,由于师范教育观  相似文献   

6.
挫折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遭受挫折,从而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在教育过程中,对受教育者进行挫折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许多到达光辉顶点的人往往不是最聪明的人,而是那些在生活中遭受挫折的人。因此,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是锻炼提高学生潜能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宽容     
顾颉刚 《阅读》2023,(72):33-36
<正>宽容是什么?即是:一个人胸襟博大,心地开阔,不肯屑屑计较别人的小过、小恶。古人说的:“君子犯而不校”,以及平常那句俗语:“宰相肚里好撑船”,便都是这意思。西洋有一首诗,借来解释宽容这两字最合适。那诗的大意是说:有一个老翁,一天被一个鲁莽的汉子打了耳光,回到家来,他的夫人质问他道:“你这个人怎么这般不中用啊!他打你,你为什么不还手呢?当时你如果觉着打不过他,  相似文献   

8.
随着学生身心发展问题与行为问题的增多,生命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生命教育在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敬畏生命的基础上,应重点把培养学生成为一个生命自觉主体作为教育的目的,激发学生生命潜能,唤醒生命自觉意识,帮助学生成长为有理想追求、有健全人格、有自主发展能力的人。  相似文献   

9.
自由是自我实现的根本条件,二者成正相关变化:一个人越自由,他的个性发挥得便越充分,他的创造潜能便越能得到实现,他的自我实现的程度便越高。自由是每个人自我实现、发挥创造潜能的根本条件,同时也是社会繁荣进步的根本条件。因为社会进步的一切要素,都不过是人的活动的产物,都不过是人的能力发挥之结果,因而说到底,无不以自由为根本条件。因此,自由是人道的根本原则,是社会治理的最高原则。  相似文献   

10.
游国恩先生《楚辞论文集》中对《离骚》中的“求女”,有过这样一段说明:“这一节(求女一节)的真正意义,从来注家都不了解。有的说,求女比求君;有的说,求女比求贤;又有的说,求女比求隐士;更有的说,求女比求贤诸侯;或者竟又以为真是求女人。越讲越胡涂,越支离,令人堕入云雾。这是《离骚》中一大难题。其实,屈原之所谓求女者,不过是想求一个可以通君侧的人罢了。因为他既自比弃妇,所以想要重返夫家,非有一个能在夫主面前说得到话的人不可。又因他既自比女子,所以通话的人当然  相似文献   

11.
李慧 《阅读》2013,(11):7-8
从前有个霍比特人,住在地洞里。这是一个平平常常的陈述句,然而,它却引出了一个绝对超凡出奇的新天地———中土世界。或者应该说,它为我们这个平平常常的现实世界打开了一个出口,一扇大门,让我们借由想象力能够抵达那另外的世界,和那里生活着的霍比特人、精灵、矮人、巫师一起共享一段不平凡的生命历程。这个另外的非凡世界,是一位名叫托尔金的人创造出的。他让这个住  相似文献   

1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素质。人的创造力的培养应从学生时代抓起,而教师这一职业特点决定了在开发青少年潜能方面具有特殊地位,因此,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为己任。  相似文献   

13.
诚信如金     
罗维荣 《阅读》2011,(11):19-19
孔子曾经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还能做什么。在孔子看来,信用比什么都重要。  相似文献   

14.
采用随机整群取样的方法,共获得济宁学院、济宁医学院在校大学生有效样本6877人。对其参加体育锻炼的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并研究体育锻炼对体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强度普遍偏小,男女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不均衡,体育锻炼的项目主要以跑步和球类为主;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障碍有缺少时间、惰性和没兴趣等;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的各项素质指标明显好于不锻炼者。建议有关部门和学校应该高度关注和研究形成这种现状的根本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方兴未艾。十几年来,许多教育科研工作者从各个不同切入点对素质教育进行了教改实验研究,从而促进了我国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对素质教育有了一个基本的界定和表述,认识到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体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  相似文献   

16.
经济和社会体制的巨大变革,冲击着每个人的观念——价值体系及思维和行为方式,陕西人格形象也不例外,面临重新构建,要重新构建陕西人格新形象,必须首先解构旧形象,克服陕西人因循守旧、求稳怕变、安分守己等惰性,并通过有效途径塑造现代人格形象。  相似文献   

17.
我的梦想     
徐兆 《阅读》2014,(7):44-45
一个人有了梦想就会发奋图强,一个人有了梦想就会非常用功,一个人有了梦想就会神采飞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我的梦想是当一名志愿者。 记得上幼儿园时的一堂课上,老师问我们:"小朋友们,你们长大有什么梦想呀?"有的小朋友说长大要当医生,有的小朋友说长大要当老师,有的小朋友说长大要当解放军保卫国家……老师点到我的名字,问:“徐兆,你的梦想是什么?”我认真地说:“当一名志愿者!”  相似文献   

18.
每一个人都有创造潜能,教育教学就是要创设良好的情境,使每位学生的潜能都得以发挥,这是创新教育要追求的目标。1如何看待实验失败问题现行教材中的学生实验内容多是验证性的,但探索性的实验内容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探索就免不了失败,从实验失败中吸取经验,寻求成功之路是激发创造性潜能的不竭源动力。(1)把失败看成成功之母失败固然不好,但从辩证的观点看,它是很好的反面教育。①失败也是一种证明的手段。从方法上看失败是一种反证法,它能从反面证明问题。我们要善于运用实验失败这种教学方法。如用稀硫酸跟石灰石去制二氧化碳…  相似文献   

19.
优美的语言如同衣着,同样是一个人的窗口。一个人能说一口标准动听的、美的语言,除了会给听者一种“受教育程度高”、有修养的印象外,确实会增添个人无穷的魅力。  相似文献   

20.
在学校各科教学中都有笔记本,唯独体育课设有,体育教师一般也不要求,体育教学只是把教学计划中规定的教材内容传授给学生,学生练习练习也就行了。可是体育作为一个教学过程,有它特有的规律,也就是应该符合生理卫生要求,应该是一个身心健康不断发展的过程,不断树立“育体”、“育心”新目标的过程。从人的生涯体育角度说,应该是终生受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