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记者的足迹往往取决与他思维运行的轨迹。 太空中物体运行的轨迹有一定的规律,但地心引力、日转月缺等都会对它的运行速度和路径产生影响。推而想之,记者也是如此,如果发生突发重大事件时,你的采写甚至生活没有随之发生一些调整变化,那起码说明你还没有进入记者的思维运行轨迹。  相似文献   

2.
记者的足迹往往取决与他思维运行的轨迹。 太空中物体运行的轨迹有一定的规律,但地心引力、日转月缺等都会对它的运行速度和路径产生影响。推而想之,记者也是如此,如果发生突发重大事件时,你的采写甚至生活没有随之发生一些调整变化,那起码说明你还没有进入记者的思维运行轨迹。  相似文献   

3.
新闻要新,新闻要及时报道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特别是重大事件,这已成为新闻界同行的共识。在激烈的新闻竞争面前,近来各报都积极主动参与重大事件的采访报道,这是检验记者的综合素质的最佳时机,也是锻炼提高记者队伍的最佳时机。重大事件的现场采访不同于一般的新闻采访,一般的新闻采访可以从容进行,时间长短没有特别要求,写作上也不要求很急。而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来得突然和紧急,要求迅速紧张地奔赴现场采访,迅速判断其新闻价值,迅速写出新闻见报,常具有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特点。时间紧,通常要求记者到现场采访后当天必…  相似文献   

4.
“消息来源有偿”的现象已非罕见。这种情形更多地发生在“名人”身上。由于名人本身的效应,公众自然希望能够得到关于他们的消息,这也驱使更多的记者去关注这些名人。当名人一旦发现自己的信息成为一种求大于供的稀缺资源之后,他们(包括经纪人)自然而然地想到金钱法则来筛选要求采访的记者。这种情形在欧美等地都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人们把其称为“支票簿新闻’。 不光是采访名人可能要付费,在一些重大事件的采访过程中,金钱同样是打通采访渠道的制胜武器。在美  相似文献   

5.
王媛 《新闻采编》2007,(5):18-19
电视新闻报道的时效性要求,使得“同时空传播”的现场报道成为很多重大事件报道的终极追求。在演播室的主控下,处在新闻现场的记者、主持人出镜采访报道,为观众介绍新闻事件的背景、过程、意义,让观众在身临其境的现场氛围中,客观、全面、有深度地了解事实真相。他把镜头可以记  相似文献   

6.
融媒体时代信息渠道多样、新闻内容复杂多变,记者采访任务繁重,又需要抓紧时间完成新闻写作,就需要更多地去分享采访经验,更多地去研讨写作技巧,并总结出创新之路.为此,本文分析了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特点,提出了融媒体时代下新闻采访要素,同时总结了融媒体时代新闻写作创新路径.旨在抓住融媒时代机遇,全面提高当代记者的新闻素养.  相似文献   

7.
我在埃及任常驻记者的几年里,跟美联社记者接触最多,曾在多次重大事件采访中与他们“真枪实弹”地较量过。尽管各为其主,胜负难分,但我在潜意识里时时将美联社记者作为最大的竞争对手之一。认识和研究美联社成为我的一个心愿。  相似文献   

8.
一些通讯员私下抱怨,你们要求我们写短稿,可是你们自己的稿件却越写越长。 翻开报纸一看,这话还真有道理,君不见,但凡数千上万字的稿件,无不是“本报记者”的杰作,难怪通讯员们会有这样的意见了! 记者写稿,天经地义,而且一般情况下,记者参与采访和写作的,大都是一些比较重要的新闻,往往需要作突出的反映。实事求是地说,要对字数进行一刀切也是不现实的,对于重大事件的写真、英雄事迹的描述,便需要一定的篇幅作保证。但除此以外,是不是也存在记者和通讯员在用稿问题上宽严有别的现象呢?  相似文献   

9.
记者到达事件发生现场以后,要敏锐地观察、谨慎地证伪、不断地联想。 1、现场采访中的观察 现场采访之所以必要,是因为世界上有许多不能到达事件发生现场的读者和观众,迫切希望记者代替他们“到事发现场去看”。有幸到达重大事件现场的记者千万不能忘记带上自己的“眼睛”。 眼睛,是人身上最灵敏的器官。它像一架精密的自动摄像机,  相似文献   

10.
2012年3月2日,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赵启正被问到官员和记者之间是什么关系时,他表示,国家的政策需要通过记者传递给公众,而公众监督政府则是通过各方面。其中包括记者。他强调,政府官员和新闻发言人要适应今天这样一个媒体时代,要乐意或者主动地和记者接触,请他们来传递政府的打算;同时也要乐意地接受记者的监督,官员要修养他的新闻观或者媒体观。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位讲授传播学的教师,我常对那些有志于从事新闻记者职业的学生说:为了能够做一名合格的受人尊敬的记者,我们有必要看看名记者们的成长经历学习他们的采访和写作,以至人生的成败得失。 与梁衡那些或精雕细琢、或妙手仍得的美文相比,引顷听梁衡:在新闻、文学与政治之间》显得有些庞杂和随意,但读者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中各取所需,却正是本书的妙处所在。一些读者看到的也许是他的文学成就,一些读者看到的也许是他的仕途经历,另一此读者所看到的也许是一位记者成功的经验和一位报业管理者的有所作为。但无疑,每位读者都能看到一种人格个性和精神。 本书着重记叙了梁衡生平所历经的重大事件。这些重大事件似乎是伴随着他身份的转变而发  相似文献   

12.
对一个人来说,魅力往往是和他的个性联系在一起的,对一篇新闻作品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题材需要大量地反复地报道,有许多重大事件、重要新闻,常常是众多新闻单位同时报道。怎样使同类报道有新意,如何在同一事件报道中胜人一筹,这就要看谁最能突出事物的特点,谁能写出鲜明的个性。  相似文献   

13.
深度报道是对于一个重大事件或社会问题的深入发掘报道,是媒体尤其是纸质媒体的非常规“重磅武器”。这也需要承担采写任务的记者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付出大量的劳动,包括对事实的采集、思想的提炼和很强的文字驾驭能力等。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认为做好深度报道,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  相似文献   

14.
何平在10多年的新闻工作中,一步一个脚印地奋斗、追求、探索,以一篇篇日臻成熟的新闻佳作引起人们的关注,他的名字时常同党和国家一些重要活动及重大事件的报道联在一起,频繁地见诸中央和地方的新闻媒体,并多次在各类好新闻评选中获奖。特别是近年来,他独自或与人合作采写了一系列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的力作,其中,《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殊获1995年中国新闻奖特别奖。由于他的新闻业绩突出,新华社在1993年破格晋升地为高级记者,1995年又聘请他担任新华社新闻业务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成为当时全社最年轻的评委。1994年何…  相似文献   

15.
张全 《今传媒》2004,(Z1):49-51
近年来,各级政府纷纷举办新闻发言人培训班,以适应政务公开的需要。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一契机,通过记者招待会、新闻发布会等渠道,了解到更多的新闻内容,成为新闻媒体特别是记者需深入研究的课题。笔者通过对九届人大一次会议朱 基总理举行的记者招待会起,直到 2004 年 3月十届人  相似文献   

16.
1945年9月2日,在东京湾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的日本投降仪式,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结束。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后,各国记者陆续发出大量报道,霍默·比格阿特的这篇报道是较早的一篇。它以凝炼、深刻地表现了这一历史事件的本质而著称。一些美国新闻界人士称它是“第一流的报道”。每一个记者,当他要报道重大事件时,都会首先考虑要报道什么。在“密苏里号”上举  相似文献   

17.
白嗣新 《今传媒》2011,(6):129-130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和媒介传播技术的发展,重大事件的电视直播报道成为受众共同观赏社会景观和突发危机的重要平台,而作为报道中的关键因素,出镜记者的作用也日益凸显。出镜记者如何在现场报道中适度而准确地表现现场,本文将从现场报道的前期准备和现场报道中的技巧入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张庆园 《新闻记者》2012,(10):25-30
本文通过考察典型个案分析指出了当下新闻发布的两大发展趋势及其给发言人和记者带来的挑战:发言人需要准备更多的信息、掌握更多表达和交流方式,以便与媒体和更广泛的受众进行有效交流;记者则在面对更加激烈竞争的同时,不得不在新闻产制链条上寻找自己新的位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详细阐述了适应策略。最后还对新闻发布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分析,提出新闻发布即组织或个人有意识地对外界传播与自身有关的、有可能成为新闻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记者众生相     
王立纲 《青年记者》2007,(21):25-26
记者这一行当,与其他行当一样,都是外人看热闹,行内人看门道,记者给人的印象一般就是电视里记者在招待会上提问的形象,但那只是记者工作的一个剪影,他们还有更多的侧面,下面依据一些东西的有无来粗疏地勾勒一下。  相似文献   

20.
杨春兰 《传媒》2008,(5):39-41
在与贾长华面对面之前,记者试图通过互联网获得更多他的资料。但“百度”的结果却让记者有了几分失望:除了一些个人简介的只言片语之外。竟然很难找到与他有关的更多的深入报道。记者在心里暗自纳闷:是他的业绩不足以引起人们的关注。还是他的一贯低调让人们忽视了他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