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3年度“新疆新闻奖”,评选揭晓,有49篇(件)作品分获一、二、三等奖,另有若干篇获鼓励奖。现将评选情况作些综述。 一 此次评选与往年不同的是参评消息、言论数量增多,质量提高。历年评选中,参评消息、言论与通讯相比,不仅数量少,而且质量差,一再出现消息、言论数量不够,通讯供过于求的现象。今年这种情况大为改观,评委们没有再为评不出足够的获奖消息、言论而遗憾。他们从69篇参评消息、22篇参评言论中,相当顺利地挑出了获奖消息18篇,获奖言论8篇。这个变化,是历届新闻评选中评委们一再呼吁的结果,更是近年来我区报纸重视抓消息和言论写作的结果,但愿这个良好势头能一直保持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市州盟报第六届(’91)优秀新闻作品评选,于7月20日在北京揭晓。参评消息、通讯、言论、读者来信中,获一等奖作品共44篇,获二等奖作品共98篇。据本届评选组织者,黄冈报总编辑吴闻章介绍,本届参评单位扩及全国27个省、自治区的212家地市级报纸,各类文体的参评稿件达1134篇,参评单位和推荐稿件数是历届以来最高的。新疆、西藏、青海、内蒙古等少数民族地区的报纸也勇跃参评。  相似文献   

3.
1993年6月23日,第三届中国新闻奖评选工作在郑州圆满结束。60多位评委经过复评和定评,477篇(件)参评作品中最后有154篇(件)获奖,占整个参评作品的32%。报纸通讯社部分参评稿(消息、通讯、言论、版面、摄影、漫画6个品种)320篇(件),获奖作品84篇(件),其中一等奖9篇,二等奖30篇,三等奖45篇,占获奖总数的55%。从整体上看,这次参评作品大都是全国各新闻单位严格筛选出来的上乘之作,评选结果基本上反映了1992年度我国新闻报道的水平。笔者有幸耳闻目睹了报纸、通讯社部分复评和定评的两轮评议和投票工作,感受最深的是,评委们在评选过程中努力寻求新闻价值与写作技巧的最佳契合。  相似文献   

4.
第三届全国地市报好新闻评选九月七日在北京揭晓。评定委员们经过反复评议,评出特等奖2篇、一等奖26篇、二等奖52篇、三等奖117篇。参加本届好新闻评选的地市报社共有130家,参评面比前两届大。它们分布在全国24个省、自治区,送来参评的稿件有390篇,包括消息、通讯、深度报道、言论、专栏、读者来信等新闻品种。  相似文献   

5.
1996年下半年的大众日报社新闻评选,三报参评消息共有43篇,就新闻部分参评稿件来说占26.5%,比1996年上半年降低3.5个百分点。不仅参评的消息数量少,而且多数或因采访不深入,或因作者新闻敏感性不强,其质量不高,能够称得上好作品乃至精品的那就更少了。但按照各类作品的获奖比例,消息的评奖面不低于新闻部分评奖数量的30%计,每两篇就得有一篇获奖。可见就算是被评上奖的消息,也有不少其质量大打折扣。半年的时间,大众日报  相似文献   

6.
由全国25个省、区的109家地市报参加的“潍坊华光杯新闻言论”征文,于8月30日在北京评定揭晓。在评出的获奖新闻言论作品中,一等奖空缺,二等奖20篇,三等奖45篇;另有160篇言论被评为人选作品。这项由各地市报挂统一徽记的新闻言论征文活动,是为配合由《新闻战线》编辑部、山东省潍坊日报社和中国地市报研究会联合举办的“加强党报新闻言论”(理论探讨性)征文,而开展的新闻言论写作实践性活动,时间也是从今年2月1日开始,到5月31日结束的。之后,则由地市报对各自刊发的新闻言论征文进行评比,每家推选3篇优秀作品参加全国评比。截至7月底,共收到全国24个省、区的82家地市报社推荐参评新闻言论  相似文献   

7.
在《阜阳日报》参评2008年安徽新闻奖作品推荐中,《阜阳日报》2版《大家谈》栏目2008年3月3日刊登的一篇题为《新农村建设不能重“点”轻“面”》的小言论,引起了参与推荐的老总和同志们的共鸣.认为这篇小言论敢于指出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揭示了新农村建设中有些地方重“点”轻“面”.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现象,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对正在开展的新农村建设起到了正确的舆论引导作用.一致推荐这篇小言论参评2008年安徽新闻奖。  相似文献   

8.
1995年是广播深化改革的一年,广播在挖掘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的基础上,使广播新闻的质量有了进一步提高。从今年选送参评的广播作品来看,完全证明了这一点。选送参评的70篇作品中(包括消息、专稿、评论和新闻编排四个类别)有33篇获奖,这是广大广播新闻工作者努力的成果。 纵观今年选送参评的广播作品,我认为有三个突出特点: 一,1995年的广播新闻可说是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坚持了正面宣传为主方针,把握了正确的舆论导向。如重大人物典型孔繁森的报道,山东人民广播电台政治敏锐,行动迅速,在孔繁森同志车祸不过10天,他们就赶赴西藏,成为全国最  相似文献   

9.
首届“中国新闻奖”,是对报纸、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1990年度新闻报道实绩的检阅。来自首都和全国各地的复评委员和定评委员,不管是从事广播电视新闻报道和新闻理论研究工作的专家,还是通讯社、报界的行家里手,都认为广播电视参评新闻作品质量较高,竞争力较强。大家也看到了广播电视新闻报道在加强深度报道,加强言论、发挥声像特色等方面有长足的进步。评论过程中也指出了参评作品的一些不足之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纪事     
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闻工作者协会和兵团新闻学会举办的兵团第三届好新闻评选(1991年度),3月2日至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兵团所属的12家报社有135件作品参评,其中有31篇消息、通讯、言论、来信作品分获一、二、三等奖,有6幅作品获好图片奖,有24件作品获好标题、好专栏、好版面奖。这次评选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各报选送的现场新闻作品数量较多,质量也有提高。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一名喜爱新闻宣传的业余通讯员,但由于工作关系,很少有时间跑单位采访,所写新闻作品不多,大部分为言论作品。自1990年以来先后在省、地级报刊上发表言论作品100多篇,其中(要重视抓“尾”}一文,获四川日报“亚太杯”巴蜀小议征文三等奖。总结这些言论作品的写作经验,我就关于如何为报刊写言论,谈一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一、它边的论点来日每篇言论文章,无论大小长短,都有自己的论点。这个论点就是作者在文章里提出的观点和主张。论点是取决于一篇言论文章成败得失的关键。作为业余通讯员要选好论点,就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相似文献   

12.
1992年度全省广播新闻专稿参评作品共17件。其获得一等奖的2篇;二等奖的4篇;三等奖的7篇。现将本次的部分获奖作品音响运用作一简析。录音报道是发挥广播特点和广播优势的重要途径。这次获奖的作品除了在题材选择、主题深化、采编技巧等方面有独到之处而外,音响的合理运用不能不  相似文献   

13.
从连续四届的全国地市报好新闻评比来看,深度报道有可能成为地市报新闻报道中的强项之一。而报纸言论仍然是当前地市报不容忽视的一个弱项。有人提议,明年第五届地市报好新闻评选工作,除多倡导现场短新闻外,宜强调和重视言论报道,促进报纸言论在舆论导向中的重要作用。今年参评的言论,评上二、三等奖的共有28篇,一等奖空缺。这是历届评选所没有的。这里有严要求的因素在内,但主要反映出小报言论报道确有不尽人意之处。言论是报纸的旗帜。随着改革开放,读者对报纸的需求提高了,引导舆论的任务更重了,这就是时代对报纸言论的严峻挑战。言论报道,一是要旗帜鲜明,对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要引导舆论:二是不放过应该说话的机会,不办哑巴报纸。地市报(包括县报在内)的言论,宜充分发挥贴近基层,贴近实际和贴近群众的优势,面对面向广大  相似文献   

14.
自从八十年代初开始在报(刊)上发表文章以来,我先后被刊发的新闻、文学类作品数以千计。在多次参加的各类评比中,获奖的言论作品占了很大的比例。仅以1996年为例:在全国记协、省记协、全国医药报刊协会、省企业报协会等的评比中,六篇得奖作品,除一篇是通讯外,其余均为言论。于是,一些通讯员朋友向我探询“你怎么有这么多言论可写?”,“什么事让你经历了总能论出一番理来”的秘诀。其实,我只是坚持不论  相似文献   

15.
郑保卫 《青年记者》2007,(23):61-63
参评作品总体评价这次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评委会共收到报纸系列报道参评作品41件,最后评出一等奖2篇;二等奖5篇;三等奖10篇,获奖作品共17件(含报纸副刊作品)。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主办的第六届全国广播电视学术论文评选工作于1999年10月29日圆满结束.本届参评作品183篇。获奖IOS篇,其中一等奖12篇,M等奖34篇,M等奖62篇。全国)“播电视学术论文评选每两年一次。这次评选的是1997年1月至1998年底公开发表的论文。fo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部分单列市、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专业委员会负责选送,包括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史学和决策管理研究共4类作品.从这届参评和获奖论文来看,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参评作品较多,地域广泛.这届参评论文183篇,为历届最多的…  相似文献   

17.
去年以来,我在二十多家市级以上的新闻单位发表了一百多篇言论稿件,有的还获了奖。有朋友问我:“你的这些言论是怎么‘论’得起来的?”我的回答是:言论稿件和其它新闻稿一样,总得先找个“由头”,这样才可能“说原由、讲道理”,写出一篇言论来。那么,言论的“由头”又是从哪里来的呢?纵观我自己写的这些言论稿,其“由头”有20%是从报纸上“拣”来的,有70%是从生活中“抓”来的,还有10%是顺应时节“变”出来的。  相似文献   

18.
刊登在2000年10月22日《海南日报》上的《“怕水”干部激起民愤》一文,在第11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荣获消息类作品3等奖。这是一篇批评性报道,它之所以在众多参评作品中被评委们看中,我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下述几点:  相似文献   

19.
刊登在2000年10月22日<海南日报>上的<"怕水"干部激起民愤>一文,在第11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荣获消息类作品3等奖.这是一篇批评性报道,它之所以在众多参评作品中被评委们看中,我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下述几点:  相似文献   

20.
为全省新闻界关注的第15届“湖北新闻奖”评选5月19日揭晓,报纸、广播、电视、新闻摄影和新闻美术263件作品榜上有名,其中一等奖38件,二等奖77件,三等奖148件,以及好标题奖24条,10件作品被推荐参加第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 本届参评作品题材广泛,从不同侧面报道党的十五大胜利召开、香港顺利回归和三峡工程大江截流等重大新闻,以及反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步伐的报道,有深度,有力度。报纸副刊作品首次获“湖北新闻奖”。同往届相比,本届参评作品总体水平明显提高。但是,消息和主体言论仍显得较弱,有的作品篇幅过长,有的作品推敲不够,“硬伤”较大,这些都有待改进。 被推荐参加第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的10件作品,其中报纸5件:湖北日报的消息《昨日15时30:第二次截断长江》(作者雷刚、许万全、陈剑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