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欧阳修的《六一诗话》,作为中国古代诗话体文论的开山作这一点,已为大家所熟知。然而,关于《六一诗话》的理论意义,却鲜有提及者。郭绍虞先生曾指出:“欧氏学有根柢,故是书虽取随笔体裁,不成系统,然细加抽绎,不难窥其全貌。正不能以此为不甚经意之作而轻率视之。”鉴于欧阳修在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我以为,对《六一诗话》进行一番研究,对于全面了解欧阳修的文学观是很有必要的。因此,本文即试图作一引玉之砖,谈谈个人对《六一诗话》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2.
试论《原诗·外篇》陈长义自欧阳修的《六一诗话》之后,中国的诗话著作继之而兴,至于近代,一直联绵不绝,蔚为大观。而且其中不乏真知灼见,是我国古代诗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们有一个根本弱点,除少数著作外,多是一点一滴的随感式评论,这虽有文笔亲切,平易近人,...  相似文献   

3.
谈词话     
一、词话的兴起及其大盛词话之起晚于诗话,因为诗的历史比词长得多。诗话,据说始于欧阳修的《六一诗话》.前此非无论诗之著!如潘若同《郡阁雅言》,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称其多及野逸贤哲异事佳言,知非纯粹论诗之作,是则诗话之称固始于欧阳修,即诗话之体亦可谓创自欧氏(参考郭绍虞《宋诗话考》)。《四库总目提要》亦称北宋诗话惟欧阳、司马光及(刘)放三家为最古,并指出“刘攽《中山诗话》、欧阳修《六一诗话》又体兼说部”为诗文评五例之一而次于《文心雕龙》、《诗品》等之后。对于词则《词曲部》立《词话之属》一目,首列王灼《碧鸡漫志》。  相似文献   

4.
宋人论诗,常好借禅以喻。在以以禅喻诗而著称的《沧浪诗话》那里自不必说,即在为沧浪所严厉叱责且又是宋代影响最大的江西诗派那里又何尝不是如此?曾季狸谓:”后山论诗说换骨,东湖论诗说中的,东莱论诗说活法,子苍论诗说饱参,其实皆同一关捩,要知非悟不可(《艇斋诗话》)。”这里所说的“悟”,即为以禅喻诗的表现。宋人诗论的这种普  相似文献   

5.
诗话是一种论诗谈事的笔记小说,欧阳修晚年写作的《六一诗话》,可视为诗话体的开山之作。欧阳修初作诗话的目的虽算不上严肃认真,但其中的许多论述其实较为明确地表现了欧阳修的诗学观点,如认可"穷而后工"的创作态度,主张诗歌在内容和形式上做到"意新语工",看重义理和"事信",追求闲远平淡的诗风等等。  相似文献   

6.
从单本诗话研究,到诗话学的建构,中国诗话的研究已初具规模。但其中某些问题仍存有争议,如诗话释名、诗话特性、诗话溯源等,亟需厘清。由诗话创作过程界定"诗话"涵义应为众人谈诗、论诗之语;由诗话产生背景确立自由、随意为诗话的源生特质;由诗话溯源说的争议辩证中国诗话史应以《六一诗话》为界线,划分为先宋诗话与宋后诗话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7.
欧阳修的《六一诗话》和刘攽的《中山诗话》均为北宋较早出现的诗话著作,两人都于作品中粗略地表达了自己的诗学主张.论文从两者对诗歌创作的首要关注点、对待西昆浮艳风气的态度、关于诗歌与现实的关系以及关于诗歌之"病"等四点对两部诗话的诗论主张进行比较,以便洞悉欧阳修和刘攽的主要诗论侧重点所在;同时对两部诗话部分观点相似的现象作出一定的解释,从而增进对北宋初期诗话创作情况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沧浪诗话》中所包含的三个问题做了理论上的评述,希望通过此番评述能够对严羽论诗的总体特色有进一步的把握,从而理解其“以禅喻诗”对于中国传统诗论所具有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般人都同意,诗话之体最早创制者为北宋欧阳修,其《六一诗话》为名实相符的滥觞之作。但是,诗话这一文体的名称并非肇始于《六一诗话》,它最早出现于讲唱文学作品的名称中,如“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现在还无法查考该话本到底出现于唐还是宋,但可以肯定它的萌生至少是不会比《六一诗话》晚,况且,“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来看,都跟唐以前的变文中“说话”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无非是说明“诗话”这种体裁最初是一种通俗的口头文学,后来的文人学士移用来作为一  相似文献   

10.
《苕溪渔隐丛话》是宋代三大诗话总集之一,《岁寒堂诗话》是宋代三大诗话别集之一。二书的诗学观不无相合之处:论诗崇尚诗骚、汉魏,称道渊明;高度肯定李、杜、韩、白等人之诗;肯定宋四家的转益多师。但其差异性更是显而易见:胡仔论诗兼取唐宋,认为诗歌代有才人,肯定了宋诗的成就及新变精神;张戒论诗宗唐黜宋,认为诗以代降,代不如人。尤其是对苏、黄的批评,前者体大包容,后者精深激切。二人对宋诗的健康发展都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1.
郭绍虞先生《宋诗话考》上卷《六一诗话》条,谓赵翼称欧阳修《六一诗话》为《归田诗话》,“则不免巧立名目,易滋淆误。岂以修有《归田录》,遂误合为一耶?”语城是。然郭先生没有指出,即在宋时,就有不少人将《六一诗话》和《归田录》合而为一。与欧同时的吴处厚所作《青箱杂记》卷九,谓欧《归田录》记楚僧惠崇佳句不甚多,查今《归田录》无此内容,《六一诗话》中则有之:  相似文献   

12.
诗话是一种源于中国的诗歌批评体裁,中国诗话大体被分成“论诗及事”“论诗及辞”两大类。伴随着着商业贸易的展开,诗话被带到了一衣带水的日本,在异国生根发芽,江户时期日本产生了一种独特的诗话类别,即诗史类诗话。诗史类诗话与中国“论诗及事”诗话差异显著,诗史类诗话是带有文学史性质的诗话,“论诗及事”诗话是以闲话为主的随笔体诗论作品。诗史类诗话内容庞杂,主要记录了史事、作诗心得以及遗闻轶事,其史学特征则主要体现在以时为序、重视史的完整性和分期意识三个方面。研究诗史类诗话的史学特征,有助于形成对这一全新诗话的深入认识,了解中国文化在域外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3.
王琳琳 《考试周刊》2010,(31):33-34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的第一个繁盛时期。既产生了"体大虑精"的《文心雕龙》,又产生了中国诗学的开山之祖——诗品》。《诗品》对中国诗学的影响,《尤其对诗话这种诗评体制的影响巨大,本文就试将《诗品》与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诗话作品《六一诗话》进行比较,来管窥《诗品》对《六一诗话》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六一诗话》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颍州是欧阳修热爱的地方 ,欧阳修曾在颍州组织和参与了一些文学活动 ,其自号“六一居士”也是从颍州开始的 ,这也促进了《六一诗话》的产生。西昆诗人创作的众多杂史 ,给《六一诗话》的产生提供了文体条件 ;而西昆诗人和西昆诗歌本身也成了《六一诗话》的重要内容。从欧阳修本人的创作经历看 ,他先后著有《杂书》和《归田录》两部杂史 ,《六一诗话》正是在此基础上创作出来的。  相似文献   

15.
诗话和词话是我国古代一种谈论诗词的随笔式的著作,是宋元以来我国文学理论文学批评的主要样式。自北宋欧阳修《六一诗话》问世之后,仿效者甚多。作者往往信笔而书,随意短长,或记述轶闻,或品藻佳作,或阐发源流,或探讨作法,内容广泛,形式活泼,因而很受人们喜爱。流传至今的古代诗话词话著作多达数百种(此外,广义的诗话还包括各种笔记著作中的谈诗之语),这是我国文学宝库中一份十分重要的遗产。  相似文献   

16.
朱庭珍的《筱园诗话》是清末文人试图对传统诗学做出总结的代表著述,并作为压卷之作收入郭绍虞先生主编的《清诗话续编》。"尊唐祧宋"是《筱园诗话》的论诗宗旨,这一宗旨体现了清代诗学的主流思想,因为唐宋诗之争是贯穿整个清代诗学的热点话题。"尊唐祧宋"观不但是打开朱庭珍诗论系统的一把钥匙,对于研究清代的唐宋诗之争来说,也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梧门诗话》是蒙古族古代汉文文论中的一部论诗专著,也是清代卷帙浩繁的诗话体著作之一。它产生在中国古代文论的大环境中,而又继承和发展的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传统观点,尤其受到了王士祯的《渔洋诗话》和袁枚《随园诗话》的直接影响。但作者法式善并未盲从王士祯和袁枚,从而使其《梧门诗话》具有了与众不同的特点。其特点可以概括为搜集广泛、理论独特、品评公道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一、初识经典 1.作品概说 《随园诗话》是清代袁枚的一部诗论作品,用随笔的形式,大量采录当时诗人的诗作,分条排列,逐一评点,所以也兼有诗选的性质。  相似文献   

19.
一清人王夫予在他的《■斋诗话》中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这是一个颇有代表性的诗学观点,它几乎概括了自北宋欧阳修撰写《六一诗话》以来许多诗论著作中关于诗的基本观念。渚如“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六一诗话》),“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胡应鳞《诗薮》),“作诗本乎情景,孤不自成,两不柏背”(谢榛《四溟诗话》),等等,都强调了景和情的密切关系,并把这种关系看做是诗的根本。如果我们翻开浩似烟云的中国古典诗歌卷帙,也不难发现,凡是烩炙人口的佳作,确实  相似文献   

20.
王士祯(1634年—1711年)字贻上,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今桓台县)人。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举进士,后官至刑部尚书。在清初文坛上,王士祯是一个负有盛名,影响很大的诗歌理论家和诗文作家。他的诗论有《渔洋诗话》,以及散见于《居易录》《香祖笔记》、《分甘余话》等杂记中的论述,后由他的门生张宗楠纂集为《带经堂诗话》。 王士祯论诗标举“神韵”。《池北偶谈》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