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国目前农村金融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其重要的原因在于农村金融法律制度还存在许多缺陷。农村金融法律制度创新的基本原则是政策扶持、商业发展、适度竞争以及协调发展。农村金融法律制度的创新应当从金融组织、金融服务、金融市场和金融监管等方面展开。通过农村金融法律制度的创新可以推动农村金融的发展,促进新农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制度范式来分析我省农村金融服务与金融制度供给现状,阐释现阶段农村金融需求与农村金融制度供给不匹配的原因,通过微观案例讨论并得出结论,应从构建为农户提供有效金融服务的农村金融制度的高度出发,尽快确立农村正式的金融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3.
农村金融制度缺失导致的农村经济主体融资能力低下,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笔者在制度层面剖析了农村金融缺失因素,并从正式金融制度安排和非正式金融制度安排方面,提出了制度改革和创新思路——基于“功能观”的金融制度架构,及其对策建议,以期解决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只有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才能形成农村金融支持“三农”发展的长效机制,最终实现农村经济繁荣与发展。本文从建立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建立农村信贷担保机制和政策激励机制、加快农村金融创新等几方面分析了构建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5.
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创新,中国农村金融的基本制度框架已经构建,正规金融部门成为农村金融制度结构的主体,政府在推动农村金融制度创新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此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文章在分析农村现存的金融制度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借此推动农村金融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农村经济,其发展理应得到金融的支持。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在经过三十年的制度变迁并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近年来,“三农问题”的凸现,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瓶颈。通过利率市场化、竞争多元化的金融组织体系、建立农村金融机构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农村政策性担保机构、建立农村金融监管体系等途径构建适应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之所以滞后于城市经济发展,固然有很多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滞后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以及与其相联系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滞后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面,晦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培育农村金融交易条件。当前应当把深化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放在突出的位置,并因势利导地发挥民间信用在农村资金融通中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及其绩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初始阶段、发展阶段和走向成熟的阶段,变迁过程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初始状态的四个特征影响了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轨迹,限制了农村金融制度绩效的提高。为了完善农村金融制度,提高其支农绩效,必须彻底改变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鼓励和规范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加大对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政策扶持。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对国内外有关农村非正规金融进行理论综述基础上,运用制度变迁理论对我国农村金融缺口产生的原因、非正规金融的演变与农村金融制度变迁进行探讨。文章认为,我国农村金融缺口是正规金融功能性缺失和国家长期金融抑制政策共同作用的产物。金融缺口产生了获利机会,而非正规金融的存在是对这一利润机会的理性回应;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形成和发展以及金融制度变迁是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协同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不仅仅是一种诱致性制度变迁过程。农村金融制度变迁是一个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经济基础演变引发国家对金融制度重新思考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农村金融演化理论和国内农村金融相关研究进行简单回顾,然后对观念创新进行了定义,同时对农村金融市场及农村金融市场参与主体的观念现状进行了分析,从金融机构、政府、农户三个方面提出了观念创新。  相似文献   

11.
论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和结构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农村金融制度和结构的创新要站在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改革既有的农村正规金融体系,积极稳妥地进行金融机构的创新,规范农村非正规金融中介的发展,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中引进竞争机制并为农村金融环境提供立法保障和政策激励。  相似文献   

12.
农民负担沉重是中央政府推行农村税费改革的直接诱因;现行财政体制的弊端是造成农民负担沉重的根源;现行的财政体制不改革,农民负担就仍有反弹的压力.因此,农村税费改革的趋势必然是财政体制创新,建立现代公共财政体制,使农村税费改革彻底跳出“黄宗羲定律“怪圈.财政体制创新的内容包括:科学界定各级政府的事权范围;按照事权范围合理划分财权;统一城乡税制;建立规范化的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13.
目前,农村改革已经进入制度创新阶段,作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因素的农村政策性金融,急需在立足本土实际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完善和变革.建立现代农村政策性金融是适应当代新农村建设的改革走向.通过对国际上一些成熟的农村政策性金融的分析,结合我国自身的发展实际,从运行模式、激励模式、约束模式三方面作以详细论证.以推动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的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以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及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为核心,走过了一条具有鲜明特点的制度变迁路径,并显示出典型的路径依赖性。这种路径依赖性,提供了强化现存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惯性,决定了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创新具有双轨制特点:既要遵循发展的自身规律,又将进一步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中国的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中有一种商业化的倾向,这种倾向集中反映在对中国农村金融机构主体——农信社改革的争论上。这忽视了单纯商业化改革中国农村金融的种种弊端,是值得商榷的。中国的农村金融必须坚持合作制,不过这种合作与以往政府为主的合作制度相比,是要真正实现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互助。  相似文献   

16.
基于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的现状及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农村信用社的性质、产权、与政府的关系等方面对此进行分析,指出农村信用社发展环境的改革与创新必须注意的两个问题,及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环境的重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普惠金融理念注重弱势群体享受金融服务的权利,正在被社会各界所接受。本文从普惠金融视角出发,分析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特征,面临的困境与前景等问题,并进一步剖析了当前新型农村金融定位、发展现状与前景、存在的问题与困境,提出了"加大对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补贴"、"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建立激励约束机制"等建设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村金融落后,势必导致农业产业落后。中国“二元社会”需要“二元金融”与之适应。农村的落后现状,正适合“原生态”的“高利贷”与之匹配。我们可以把“高利贷(金融个体户)”作为农村金融业发展的“胚芽”,由“农发行”代行银监会、央行职责,对金融个体户进行限制(利率)、培育、引导、规范,催生并培育成农村民营金融业的参天大树,完善中国的金融体系。为农村产权改革与实现农业产业现代化调配资源。  相似文献   

19.
波特假说打破了传统经济学的理论框架,认为严格而恰当的环境保护政策可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从而增强其核心竞争力。而金融制度对于目前处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均衡中的中国企业来说,在技术创新特别是环境技术创新能力发展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文章拟从金融体系的角度分析波特假说成立的条件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