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好语文课最难了,学生对语文课意见往往最多。原因之一是我们有些老师的语文课有课无效,甚至"不听倒好,听了更糊涂"。这是我们语文老师的悲哀,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悲哀。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不能老是怨天尤人,更应敢于反问自己:我们的课有实效吗?  相似文献   

2.
<正>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一堂有意义的课,它不流于形式上的热热闹闹,而对学生掌握知识、增强智慧、激活思维、体验情感等方面具有促进作用。这不禁使笔者想起"圣陶杯"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上,来自我国台湾地区的宋怡慧老师所教的《小城连作》一课。宋老师没有刻意标榜所谓新理念,而是紧扣文本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对文本展开深入阅读,不着痕迹地对学生学习力的激发,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发学生对文本的持续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中背景知识影响着学生的阅读理解,如何有效地利用语文课中的背景知识?笔者通过"课始介入、课中相溶、课尾拓展"三个板块进行阐述,如何帮助学生利用好课文背景知识,积极地赋予文本时代内涵,盘活文本、教活文本,激活文本,引领学生到充满各种文化现象的"大语文"环境中去体验、去学习,让语文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4.
正新修订的2011年版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要实现这几者之间的和谐对话,教师就必须立足文本、尊重文本,借助文本这一中介,领会作者的用心,理解编者的意图,体现教者的目的,关注学生的学情。可见,要想成就一堂精彩的语文课,首先要解读好文本。于永正老师也说过:"解读文本是备课的最重要一环。这法儿那法儿,钻研不好教材就没法儿。"解读文本,就要会心潜入,方可知其意、闻其味。  相似文献   

5.
2007年5月,作为福建省中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培养工程的学员,我执教了一节题为《陈情表》与人际沟通的智慧的研究课。在课后的研讨交流活动中,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的老师和同期的学员普遍认为这节课教学理念新,借助传统文本讲现代生活,切入点比较巧,能给人以启发;但也存在语言分析不够到位,对学生的课堂发言评议不够等不足。研讨中对语文课的语文味问题争议比较大,肯定者认为从大语文的角度来看,语文课可以这样上;相反观点认为语文味不够,课后练习的设置离教学文本较远,有将语文课上成公共关系课之嫌。  相似文献   

6.
听完孟强老师的课,我最深刻的感觉就是惊讶:一堂课竟然可以从从容容地进行这么多语言文字方面的训练,一堂课竟然可以让学生有这么多的收获!孟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抓了很多不同的训练点,从写字、识字、用词的准确到句子间关系的感受、写作中的详略安排等等方面的训练,竟然在一堂课中得到了全面的体现。这才是语文课中应该做的,这才是真正的语文课呀!不仅如此,孟老师在课上非常淡定沉稳,虽然训练的点很多,学生的回答有时也不能一步到位,但孟老师决不会因为急于完成某个教学任务而越俎代庖充分地尊重学生的学习给了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训练得扎实有  相似文献   

7.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文本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现在许多老师,在上语文课时就是不让学生多看文本。若要想让学生成为真正的课堂主人、学习的主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就应该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多看文本。老师也要科学.合理地指导学生看文本,这样的老师才是真正的“导师”。  相似文献   

8.
袁雯 《成才之路》2014,(13):48-49
正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我常常思考着:应该给学生一个怎样的语文课堂?一、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是现代教学论倡导的一种崭新的教学理念,一种新型的教学文化。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只是一个忠实的倾听者,老师主宰着课堂。在当今的语文课堂上,我们要把一个"对话"的课堂还给学生,实现"文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展示课堂特有的灵性和生命性。  相似文献   

9.
<正>家常课中"家常"的意思包含居家常用、又极为实用的意思,不单是为了表演、展示才用。平时的每一节课都可以这么上,每一个语文教师也都可以学着这么上。家常课直指语文教学的本质,直指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它是能还语文课以本味,给学生大营养大收获的语文课。我认为"家常课"有三个标准:①  相似文献   

10.
上一节好语文课最大的难处就是对文本的处理,也就是王荣生教授所说的"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其实,只要我们紧紧扣住了文本,紧紧地贴着文本来讲,就会上出一堂好课。沈从文曾说过:"写小说要贴着人物写。"一堂好的语文课也应该是贴着文本来设计教学流程,围绕文本组织教学过程,贴着文本设计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11.
<正>一堂好的语文课,需要教师的精心创造。日常教学中,每一位教师都倾尽心力,引导学生与文本交融,使文本与老师和学生对话,更与生命体验共鸣。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这种生机盎然的课堂之中,却隐藏着一股煞风景的暗流。在特长生、优秀生"统治"的40分钟里,后进生这群"弱势群体"却一直没有得到重视,给孩子,其实也给教师带去了别样的心痛。现在的语文课堂,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交互式学习是常见的学习  相似文献   

12.
再一次有幸聆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课,让我觉得课堂没有了雕饰,洗尽了铅华,正可以借用元好问赞誉陶渊明的诗来概括:“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同一文本内容,在新课标下如何教?于老师的课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范例。他让我们懂得了语文课应该回归本真。要回归  相似文献   

13.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那么如何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领学生阅读经典名著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精心设计教案,为精彩课堂打下基础课外阅读课,不同于一般的语文课。一般的语文课以课文为主线,抓住文本内容进行读、悟和情感体验。但课外阅读课的空间较大,学生可以自由  相似文献   

14.
<正>戴建荣老师的课若用一个词来形容,我列举不出来,但听过很多节《揠苗助长》的课,唯独这节课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一、文本解读,细致入微不同人对文本的解读有所不同,教师的文本解读直接决定了课堂的趣味。听了戴建荣老师的课,我觉得戴老师的课有两个字值得我回味。1.揠《揠苗助长》在过去教师的教学中,教师也许开头就会问:"同学们,揠苗助长还可以说成什么?"孩子回答:"拔苗助长。"于是一个原本与"拔"有区别的字从此之后让学生再无咀嚼之意。而戴老  相似文献   

15.
正《更美语文课——王君群文教学课例品读》定价:39.80元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内容推介《更美语文课——王君群文教学课例品读》是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王君老师十多年对群文整合教学的思考、沉淀。本书精选王君老师古诗文群文教学、现代文群文教学等15个经典课例。每个课例以教学立意、课堂现场、课例点评展开,用教学沙龙的现场感立体呈现一堂堂好课的精彩之处。王君老师的"群文课",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然后回溯语文教材,有新意,有智慧,有效率,是为学生量身定制的"最走心的语文课"。  相似文献   

16.
上课四层次     
正教书数十年,听课无数,唯有一堂课给我以全新感觉和美的享受,也把我带到一个新的高度以重新审视语文课,认识到上课确有"层次"之别——我把它们分为:原创课、特色课、功利课和作秀课。先说说那堂课吧。双鬓斑白的老师提着一把小提琴进课堂,上的课文是《荷塘月色》,这便有了小小的悬念。引领学生熟读了课文,对其文眼文脉作了精到点拨之后,老师拿起小提琴对大家说道:多年来,  相似文献   

17.
近日,我有幸聆听了常州市金坛实验小学吴建强老师执教的《碧螺春》(苏教版12册)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是一杯散发着清新气息的"自采茶" 在简练的导入结束后,吴老师就由"采茶"入手,让学生自读课文,从文本中去自行感受采茶的乐趣。学生有所感悟后,吴老师配乐范读,让学生边听边想,深入体会文本中所描绘的采茶情  相似文献   

18.
一、老师与文本对话:读你千百遍也不厌常常听到一些老师惊叹名师课堂的精彩演绎,也常常听到一些教师感叹语文课不会上,一到上公开课便忙于找教案、找资料、做课  相似文献   

19.
任何一堂语文课都不应该从零开始。语文老师几乎都明白预习的重要性,真正困扰我们的往往不是"要不要预习",而是怎样让预习更有效。我以为,最重要的是让预习与课堂教学息息相关。其实,很多特级教师都特别注重预习与课堂教学的融会贯通。特级教师虞大明执教的《麦哨》一课,就紧紧围绕学生的预习展开,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现择虞老师的几句课堂指导语,与大家分享:1.预习的时候,你已经把这篇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的请举手,然后在课题上方给自己打上一颗五角星。  相似文献   

20.
<正>和一位优秀的老师同课异构《九寨沟》这篇课文时,给了我很大的触动。我以从前的经验准备这节课,注重了文本的解读,注意把握文本重点,设计口语表达训练,还绞尽脑汁设计小细节使课堂更有"看头"……可是独独忽略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可想而知,这节课只是我一个人的独角戏,课堂冷冰冰的,孩子们的朗读也是硬邦邦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