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自2016年推行以来,在大学生党支部中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成效。大学生作为自媒体的主要受众,大学生党支部如何结合自媒体开展"两学一做"宣传工作既是时代要求,也是时代挑战。本文分析了在"全民麦克风"的背景下,开展"两学一做"教育活动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利用自媒体开展宣传工作的契合性,并探索出在"自媒体时代"大学生党支部开展"两学一做"教育活动的宣传模式。  相似文献   

2.
随着手机媒体形式与功能日益丰富和使用人数的不断增长,手机媒体日渐成为人们的"元媒体"。通过对全国12所高校在校大学生的调研,分析手机媒体对大学生价值养成、价值判断、价值选择的影响及其原因。手机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既有积极方面,也有消极方面。教育者应更新教育理念,充分利用好现代的各种媒体工具,遵循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其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3.
《大连大学学报》2015,(4):88-93
"自媒体主体意识"是指自媒体传播者对自身的媒体主体角色、行为后果与社会责任的理性自觉。调查显示,大学生群体在参与自媒体传播活动时,往往缺乏主体自觉,忽略了作为自媒体人的责任和使命,以及职业素养、道德自律与政治意识。为此,必须强化大学生自媒体传播中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价值评价标准;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政治意识。  相似文献   

4.
自媒体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流信息模式,深刻影响和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和行为方式。自媒体的特性决定了其与公民素养的密切相关性,因此,使自媒体与公民素养互益循环,可以帮助大学生成为现代民主法治社会的积极公民:一是通过搭建微信公众平台、微博账号等,对大学生引导并培训大学生的公民与能力;二是发挥自媒体舆论导向作用,形成顺畅的公民意识传播渠道;三是建立不良信息舆情监测机制,加强自媒体负面信息监管,引导大学生树立规则意识和法治观念。  相似文献   

5.
公民意识是法治社会必不可少的元素,大学生作为我国依法治国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公民意识养成应当成为大学生法律教育的目标和重要组成部分。以公民意识为视角的大学生法律教育问题研究体现了时代价值,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内在要求,契合了大学生法律课程的教学需要,是构建适合中国特色的大学生法律教育体系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方式的巨变,给大学生带来了多重影响,主要表现在大学生自主意识的增强与集体精神的弱化,个性色彩的张扬与个体责任的消解,参与途径的丰富与监管难度的增加三个方面。对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亟需找准新的理论依托,拓宽新的理论视野。公共理性精神为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面向现实的出路,两者有着内在精神和实质意义上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7.
自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日趋更新、载体日益丰富、主体更加多元,为高校更便捷、更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良好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碎片化"危机、思想政治教育者主导性地位危机以及大学生价值观念和行为养成危机。对此,高校应牢牢把握住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自媒体素养建设;创新运用自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形式。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需要与之契合的公民伦理精神和法治精神,但这两种公民精神不是二元分野的,而是一种由伦理精神支撑的法治精神。  相似文献   

9.
自媒体又称公民媒体,是普通大众依托数字技术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接,提供和分享与自身相关的事实与新闻的一种新途径。正确应对自媒体对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冲击,挖掘自媒体对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新功能,具有深刻的意义。要掌握自媒体视域下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新情况、把握自媒体特质,创建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新机制,开创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要养成高度的文化自觉,这为高校大学生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以桂林理工大学在校生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的现状及对策。  相似文献   

11.
刘力恺 《考试周刊》2014,(47):158-158
随着网络和3G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博客、微博、即时通信工具、论坛和贴吧等为主要标志的自媒体技术给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日益深刻的影响。自媒体除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快捷性等特点外,也存在"难以监管"、"信息轰炸"、"不可靠性"等问题。高校如何利用自媒体,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不同特点学生的潜能,是当前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现代社会生活的日益丰富和发展需要公共精神的养成。公共精神是随着社会公共交往和公共生活空间的扩大而形成的,具备法律、政治和伦理三层含义的现代公民是公共精神承担的主体,而公共领域的生成是公共精神发生的场域条件。公共精神是一种社会美德,它超越于个人私利,自觉承担社会公共责任和公共义务,公共意识是公共精神形成的首要条件。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公共意识是整个社会养成公共精神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既有涉及社交网络(SNS)舆论引导的研究,将SNS中公民新闻信息由个体走向大众这一复杂过程解释为公民记者、舆论领袖与SNS独特传播结构的共同作用的过程。然而自专业的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开始大规模介入SNS,"社交媒体"因此形成后,SNS中原有的传播格局已然改变,使得SNS用户在关注身边琐事的同时也开始去关注宏大的社会事件。一旦有重要社会事件发生,就会促使网络舆论围绕"社交媒体"快速成型,并在"社交媒体"的引导下,与现实社会舆论逐渐趋同,最终合并为一股强大的舆论力量。这表明公民新闻信息由个体走向大众的过程并不像既有研究解释的那样简单,而是一个在社交媒体主导下多因素相互制约、共同作用的复杂过程。  相似文献   

14.
社交媒体得到了大学生的广泛喜欢和深入应用,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和行为习惯,但一定程度上也出现了社交媒体沉迷现象。通过抽样调查获知社交媒体在大学生中的渗透数据,利用SPSS软件工具,对大学生社交媒体沉迷进行分析,获得"自控能力、情绪发泄、生活失轨"等3个沉迷因子,并将大学生社交自媒体使用综合指数与大学生自媒体进行逐步回归,得到大学生社交媒体沉迷的基本情况,并分析提出"多重的感官刺激加速自控弱化、便利的自主表达诱发情绪发泄、异化的人际交往导致正常脱轨"等影响大学生社交媒体沉迷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通识教育作为一种帮助大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精神的教育,也是文化传承创新及公民政治社会化的平台。在现代化与全球化进程相契合的今天,我国通识教育面临着一些现实困境:未能营造出兼容并包的和谐氛围;通识精神的模糊;难以让大学生具备全球化多元化视野等。文章阐述了通识教育应当具备的现代精神以及通识教育的完善路径,以期使新时期的通识教育真正具有多样性、开放性,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育全面发展的现代公民。  相似文献   

16.
当今时代是自媒体盛行并迅猛发展的时代,作为一种颠覆传统的时间与空间信息交互的传播方式,自媒体这把"双刃剑"既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也给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思想品德课教育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在自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品德课教育工作者应当把握主流意识形态,逐渐推进思想品德课教育范式的转换,主动修正自媒体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塑造和职业技能素养提升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7.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人创业史上的一次壮举,长征精神内涵对中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对新时代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养成具有重要价值。分析长征精神内涵对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养成的价值,引领大学生走好创业之路。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校以大学生家长为收费对象的政策主旨,与大学生作为已经在法律上享有独立权利和承担责任的公民身份的法律原则及精神形成了内在的"紧张",不利于我国建设法制社会必需的大学生公民意识和人格养成,而对现行的大学生助学贷款政策的必要修正,则是保证大学收费政策在理论上合理、实践上公平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是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大学生公民意识养成与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养成对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方面起到了滋养作用。  相似文献   

20.
自媒体作为个体传播为主的时尚媒介,以其特有的"自传性"特质备受世人宠爱,在日常学习生活的作用日益彰显,扮演着信息传播与人际交流的重要角色。同样,大学生作为时代的宠儿,处于年龄与心理接受能力的阶段优势,自媒体在高等院校更是广为流传。但由于自媒体传播"规范性"与"严谨性"的缺陷,难免导致一些信息传播乱象频现。因此,如何规范自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心理教育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