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爱听故事,在故事的浸润中成长。这与儿童是用形象思维与世界对话,感性地认知生活中的人与事密切相关。故事类文本语言通俗易懂,但是要想深入领悟其内涵,就需要多次赏读,反复品味。儿童不是成人,他们需要在兴趣的支撑下走进文本,与文本中的人物亲密接触。当下的语文课堂进行故事类文本教学采用的方法主要是朗读和讲述。朗读属于一种外围性感悟,缺少有我性创造;而讲述则渗透着讲述者的个性化理解和情感性再现,活化了文本。学生通过讲述,将文本语言内化为自身语言,汲取着故事所承载的文化要义。  相似文献   

2.
<正>美国心理学家苏珊说:我们所讲述的故事和我们所听到的故事,会决定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故事情节的生动性、人物形象的典型性、环境描写的铺陈与渲染令读者沉迷其中,与故事里人物同悲同喜,儿童爱听故事,在故事的浸润中成长,这与儿童是用形象思维与世界对话,感性地认知生活中的人与事密切相关。因此,各版本的小语教材都编选了许多故事类文本。这类文本语言通俗易懂,但是要深入领悟其内涵,就要多次赏读,反复品味。儿童不是成人,需要在兴趣的支撑下走进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教材每一册都规定了习作要素,相当于规定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有了习作要素的引领,习作教学就会初见成效。如何把习作要素落实到习作教学中,如何针对学生习作中“我”意识缺失的现象,对习作教学再次深度追问探寻,显得任重而道远。文章以“三问三寻”的形式对学生习作中“我”意识缺失的现象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追问作为提问的一种方式,可以运用于对文本的教学中。通过对文本中的用词、人物形象以及表达方式的追问,能使学生的阅读真正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5.
说句实话,课的前半段并不特别吸引我。这并不是说,课的前半段不精彩。薛法根老师的课,自始至终,从头到尾,语文智慧俯拾皆是,并且那种语文智慧总是以一种举重若轻的方式展现出来。例如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他提醒孩子注意"称霸一方、兴风作浪",这既是引导孩子理解、积累"高级词汇",又为孩子理解哪吒斗争的"正义性"埋下伏笔。这样的课真的已经足够精彩。精彩是精彩,却没有足够的启发性和研究意义。这样的精彩在他以往的课或者说别人的课里经常可  相似文献   

6.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的生活离不开语言,幼儿的语言学习也离不开生活,幼儿生活经验讲述的过程正是语言学习的有效途径。应通过运用材料吸引、示范点拨、提问引导来更换内容、替换材料、更新情节的方式进行同化迁移式引领;运用激趣导悟——储存内化——迁移联想来进行顺应迁徙式指导,从而优化语言教学引导,找到突破点组织各种语言讲述的平台供幼儿学习关注生活,运用语言描述生活、热爱生活,从而培养幼儿的语言素养。  相似文献   

7.
追问是指在教学中追着学生的回答进一步询问学生的真实想法,或追着学生的思路通过发问来推进后续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有效追问让学生暴露原形;让学生辨析异同;让学生学会追问。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如何实践这一理念,让学生学到有价值的数学?其主导者是我们教师!什么样的数学才是有价值的数学?这更是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高度重视、充分明确和认真遴选的问题。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此探寻一些浅显的答案。  相似文献   

9.
大发明家爱迪生说:“天才是99%的汗水,1%的灵感。”“谈到杂交水稻的成功,可以用这样一个公式来说: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成功。”“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如是说……  相似文献   

10.
大发明家爱迪生说:"天才是99%的汗水,1%的灵感。""谈到杂交水稻的成功,可以用这样一个公式来说: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成功。""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如是说……灵感(inspiration)是人们思维过程中认识飞跃的心理  相似文献   

11.
自新课改以来,小学生的阅读课越来越重视品读.通过品读,小学生得到了汉语言功底的培养,也读出隐藏在课文中的深层次的意思,同时通过品读训练,也培养了学生读书的乐趣.下面是我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积累的一些能切实提高学生阅读效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李清萍 《四川教育》2007,(11):31-31
阅读活动,是从语言文字里获取意义的过程。这个"意义"是人脑对语言文字"所指"和"能指"的主观反映。"主观反映"意味着"意义"具有相对性。比如一幅风景照片,它的外在形式直接作用于我们的感官,让我们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相当于语言的"字面意义";  相似文献   

13.
"少教深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理念。在教学中,教师要确立基本学情和文本价值的对接点、把握教学内容与文本价值的平衡点、紧扣巧妙突破与文本价值的核心点、筑牢还权于生与文本价值的落脚点,使学生在"少教深学"中获得核心能力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引导孩子主动使用语言,踊跃表述意愿,帮助孩子成为积极的语言运用者。笔者认为通过"看图讲述"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引导幼儿"自圆其说",对发展孩子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多向性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是提高孩子语言运用水平。笔者分别从"在延时等待和评价中给予孩子‘自圆其说’的时间"、"‘自圆其说’要注重引导孩子最大限度地‘圆出道理’和"借助启发式的提问帮助幼儿走出自圆其说的僵局"三个角度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幼儿图画故事是幼儿喜爱的早期阅读材料之一,它以特殊的表现形式和丰富的图文内容带给幼儿视听享受。图画故事需要成人参与讲述,需要成人与幼儿进行面对面近距离的交流。成人参与图画故事的阅读与讲述,挖掘图画故事的细节,掌握讲述的技巧和策略,才能在幼儿言语能力的成长中发挥最大价值。  相似文献   

16.
课堂上,学生应该唱主角,随时可以听到学生的声音,教师应该做配角,当导师。这样的课堂才能生机无限,学生才能灵动活泼。因此,教师要转变角色,退居幕后,做到新知让学生阐述、疑问让学生论述、情境让学生描述、小结让学生综述、练习让学生评述。  相似文献   

17.
范画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它对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往往有着重大的影响。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明确范画的意义,采取多种范画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实现范画在美术教学中的价值,为教学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陈迎 《早期教育》2003,(8):34-35
排图讲述是传统看图讲述形式的新发展,它改变了传统看图讲述按顺序一幅一幅出示图片,让幼儿逐幅观察讲述的方法,而是让幼儿对打乱的图片重新排列、组合,并进行连贯讲述。从字面上看,这项活动的基本要求是先“排”后“讲”,显然,“排”是“讲”的基础,我把它称作排图讲述的“眼”,正是这个“排”字,使排图讲述与传统的看图讲述有着“质”的区别。而相对于“排图”这个“眼”来说,“讲述”则是它的升华,就如同一个  相似文献   

19.
在历史学科教学中引入口述采访教学法,能够引起学生的高度关注,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在口述历史案例、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时,需要做好前期的阅读和研究,这样才能确保口述采访顺利展开。教师在口述采访准备、口述采访调查、口述采访整理、口述采访评价等环节要进行创新设计和组织,在学法上给学生更多支持。口述采访是比较有创意的设计,教师要为不同学生群体设计不同的训练任务,体现分层教学意识,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本文依据非故事类文本的语言特点,尝试采用了如下教学策略:多角度创设语境,精准把握主题意义;实施多元化思维活动,深度探究文本内容;开展层级式输出,迁移运用主题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