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6 毫秒
1.
李良智 《辅导员》2014,(6):18-19
减负不要就减负而减负,不要在减负的迷局之中走不出来,更不能把减负简单化为减轻作业量。其实很多负担是隐性的、潜伏的。我认为,当下学生更需要减掉的的外围潜伏负担主要有:  相似文献   

2.
学校减负,是要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心理和经济负担,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充分的条件和更广泛的空间。但在实践中,需要辩证、科学地把握减负的客观标准,理解减负的本质,以避免走入种种误区。误区之一:减负(学习负担)就是减掉学生所有的学习负担。减负是一个特定的概念,其目的是要减掉学生学习负担中那些不合理的部分,而不是减掉学生所有的学习负  相似文献   

3.
蔡猛 《教师》2011,(34):96-96
素质教育要求,课堂教学要“减负增效”。“减负”必须把握好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与提高教学质量之间的关系,减掉阻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过重负担。那么,如何让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减负增效”呢?  相似文献   

4.
蔡定勇 《学子》2012,(6):4-5
这几年来"减负"成了公众关注的焦点,也是教育工作者一块挥之不去的心病。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动真格,出措施,重权出击,"减负"势在必行。但静观反思,是否所有学生负担都重,减掉哪些过重负担,如何实现减负提质呢?  相似文献   

5.
王小花 《考试周刊》2012,(36):147-148
多年来提出的减负增效,一直停留在口头上,在实际教学中,要么"明减暗加",要么只"减负"不增质量,这一问题始终困扰着一线教师。多年的实践让我认识到"减负"与提高教育质量并不矛盾,"减负"的真正目的是提高教育质量。"减负"是指减掉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及心理负担,而不是卸掉学生应有的负担,  相似文献   

6.
<正>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室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这一政策的颁布,宣告一场新的教育改革的新思潮直面而来。“双减”一指减掉学生校内过重的课业负担,二指减掉学生校外培训负担。减负是目的,也是起点。减负作为教学改革的起点,这促使学校和家庭要思考如何给孩子在减负环境中增效。这是一个改变传统课堂的绝妙时机,真正实现“双减”目标——提质增效,是所有教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减负’,给学校带来很大的压力。”杨崇尧校长在接受采访时直言不讳:“‘减负’是一个难以开口但又不得不谈的话题。为了孩子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还给孩子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减掉过于繁重的负担已经不能再回避。”  相似文献   

8.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目的是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双减",减掉了孩子过重的作业负担与校外培训负担.顾明远教授表示:"减负并非一减了之,加强公共教育供给是减负的重要保障."由此,提高学校教育质...  相似文献   

9.
减负只是减掉那些妨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过重负担,减掉那些反反复复的大量重复劳动,并不意味着降低对学生学业的要求,更不意味着降低人才标准。相反,从某种意义上讲,对学生的要求更高了。作为一名学生,必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上课需要更加开动脑筋,学会思考和分析问题。减负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多自由发展、培养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空间,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并不意味着把课余时间变成无所事事的“空白”点。要获得在未来社会生存竞争的能力,需要掌握更多本领和能力,而这些本领不仅需要在课堂上努力学习,也需要在课余进行大量的…  相似文献   

10.
“减负”指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减负”的目的在于使中小学生从繁重的课业中解放出来 ,使他们的身心能正常地健康成长。减负的重中之重是把一些不正当的教学方法减下去 ,如过多的教学时间 ,超负荷的作业量 ,过多的学习资料等等。减负并不是降低对学生的正常要求 ,不应该把不该减的学生的必要的负担减掉 ,学生必要的负担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动力 ,是学生应承担的任务和责任。英语科是基础学科 ,任务重 ,教学难度大。英语教学“费力大 ,收效小”的现象较普遍。如何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 ,同时又确保英语教学质量 ,这是广大英语教师面临的首…  相似文献   

11.
综合辩证论“减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生的学业负担包括课业负担、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的负担是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其核心是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目前,在“减负”问题上,存在着“减负”就是没有学习负担;“减负”就是教师轻松,甚至意味着教育教学质量下降;“减负”就是不要考试;“减负”与家长无关等误区。科学“减负”,应坚持“标本要兼治,软硬一起上、减加一齐做、内外共同抓”的原则,使“减负”工作真正见到实效。  相似文献   

12.
素质教育实施这么多年仍然步伐艰难,我认为,从各个不同角度看,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是不一样的。社会更关心的是“减负”问题,这是直观的教育问题,学者们更关心不断地提高教育质量,不断地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接受教育的要求。我想说,推进素质教育要积极,然而不要急躁,更不要激进。所谓要积极,它的反面是消极。就是说,尽管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甚至更早,毛泽东同志就说过要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尽管从那时起,每隔几年,就会有一次关于减负问题的讨论甚至于政策行动,可是减负问题却是一个顽症,始终困扰着我们。学生负担问题,不仅困扰着我…  相似文献   

13.
今年3月30日,《少年儿童研究》杂志社召开了编委会。在编委会上,编委们对前一阶段的工作予以了充分肯定,对目前整个社会都很关心的“减负”问题以及未来的办刊方向和方法发表了独特的见解。就“减负”问题,对家长提供更多的指导刘永胜:关于“减负”目前还存在着一些误区。“减负”应该有三个方面,一是减去过重的课业负担,二是减掉学生的心理负担,三是减掉家长的经济负担。但是目前大家只提第一个,而忽略了后两个。有的学校“减负”停留在表面上,如让孩子不背书包,我不太同意这样做。学生背书包是提醒他要有一种责任,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相似文献   

14.
中小学生负担过重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顽症,是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问题。2000年1月7日,教育部召开“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工作电视会议”,布置新千年头件大事: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减负”在全国中小学得到积极响应,中小学生的负担过重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减负”决不意味着不要勤奋学习,更不意味着可以降低教学质量,“减负”本身不是目的,“减负”的目的是为了“增效”,是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减负”与“增效”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既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  相似文献   

15.
<正>减负应该适可而止,不能过度操作。在实践中,对减负的片面理解会使人产生一种误会——只要是负担就要减,负担越轻越好,没有负担更好。这属于过度"减负"。实际上,正常的课业负担是学生应该且必须承担的,只有"过重的课业负担"才需要减下来。学习不仅是一场充满趣味的旅程,也是一种繁重而艰苦的劳动。只要有学习行为就会有身体和心理的负担,没有负担的学习是不存在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把课业负担控制  相似文献   

16.
当前 ,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就是“减负”。那么 ,职业学校要不要“减负”?笔者认为 ,职业学校不存在“减负”问题。教育部长陈至立今年1月的电视讲话主要是针对小学的。陈部长确定“减负”工作的重点 ,首先从小学阶段抓起 ,以清理学生用书为突破口。教育部还发出了《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陈部长指出“中学生过重负担问题更复杂一些 ,解决难度也大一些。我们正组织力量进行调研 ,在调研基础上制定解决思路和办法。各地可参照《紧急通知》精神 ,做好减轻中学生负担过重问题。”这里所说的“中学生过重负担问题更复杂一…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生负担过重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既有学校老师的原因,也有家庭的原因,更有社会的原因。“减负”要抓住根本,不能简单地“一减了之”。我认为在“减负”问题上,要避免步入以下误区。  误区之一:简单化,一刀切。  我认为,对中小学生“减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减负”要“减”的是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而不是不要负担。现在各学校的情况不同,学生的课业负担也有很大差异。一般讲,重点学校,迫于巨大的升学压力和社会压力,学生的负担确实重,因而“减负”势在必行。而在一些非重点学校,特别是一…  相似文献   

18.
减轻中小学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已成为人们非常关注的热门话题。“减负”给学校带来了巨大压力,使学生家长产生诸多担忧,社会各界人士也产生了不少疑团。要消除目前教师、家长及社会各界在对待“减负”工作认识上的误解,必须正确处理好“减负”这一系统工程内部的十个关系。 1、要正确认识处理好“减负”与负担之间的关系。所谓“减负”,就是要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压力,而不是减掉中小学生所有的  相似文献   

19.
当前,在全国教育“减负”的大背景下,在许多学校里,学生课业负担的确有所减少,但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负担过重的现象。因此,减负不仅要减“有形的”不合理的学业负担,而且还要减掉“无形的”过重的心理负担。 一、当前学生心理负担过重的原因 造成学生的心理负担过重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教育者对减负的认识不一致,影响减负的实效性。由于受传统的人才观、质量观的影响,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家长对减负问题认识不统一,造成所施加的教育影响不统一,出现了多重矛盾。   1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与学校之间的矛…  相似文献   

20.
教育部副部长吕福源在不久前召开的“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切实抓好青少年思想教育”座谈会上说,在当前的减负工作中,特别要注意把握和处理好三个关系,防止工作的片面性。 一要把握好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系。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整体。必要的学生负担是学生为实现全面发展的目的而应承担的任务和责任,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推动力;过重的负担则会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阻力。减负只是减掉那些妨碍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过重负担,决不意味着降低对学生学业应有的要求和降低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