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常碰到一些“一阵风”、“开头热”之类的报道,深感是新闻一弊。如某市日用工业品贸易中心刚成立,领导赴会剪彩,记者一拥而上,报纸、电台大加宣传。没过多久,这个贸易中心碰到阻力,业务冷落下来,上级领导不来了,记者也不露面了。某工厂刚从国外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时,领导亲临视察,记者蜂拥而至,争抢“热门  相似文献   

2.
京城一个正在施工的窗帘家居装饰市场发生建筑倒塌事故,这对靠新闻吃饭的记者来说,正是一个“抢新闻”的良机,不料,众记者蜂拥而至之时,却碰到了“拦路虎”——有“保安”出来“舍身”堵镜头。“保安”的对讲机里不时传出“一定不能让这些记者拍到现场照片”、“他们要是再拍就弄他们。记者怎么了,惹  相似文献   

3.
记者要写出优秀新闻作品.很大程度取决于题材。有些好题材需要记者慧眼识宝.抓住机遇去“挖”、去“抢”。我在采访实践中.就碰到这样两件事。  相似文献   

4.
“新华社?!新华社记者?!”我脱口而出这样发问,并非以前未曾听说过新华社是什么单位,新华社记者是干什么的,而是因为碰到了一个关系我今后“入门”新的职业问题而下意识流露出的惊诧。 那是1974年11月14日上午刚上班,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政治部干部组张秉田同志的办公室。他通知我:11月15日前到新华社内蒙古分社报到,工作时间为半年。看到我如此惊诧,他便拿出一份传真电报给我看。那是内蒙古党委转发新华社内蒙古分社的一个报告,中心内容是为适应报道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新闻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动态新闻,它报道的是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这类新闻稍纵即逝,要求记者反应迅速,即所谓的“抢新闻”。另一类是非事件性新闻,有人称其为“稳态”新闻。它报道的是早就发生,并一直存在着的事情,但是从没有被报道过,谁去报道,它就是新闻。写这类新闻关键在发现。实际上,研究、发现非事件性新闻时记者,尤其是地方记者意义重大,而且十分必要。地方记者长期在基层采访,周围的事情平凡又平静,不可能有多少新闻去抢,瞬间大新闻更难碰到。这就要求记者静下心来,在平凡而又平静的生活中发现受众爱看的和想…  相似文献   

6.
“单分头”     
记者有时也被人捧的,一句“见官大三级”,抬得你超过国家元首,想提着头发离开地球。不过,人家心里说的仍是:“纸糊的高帽不值钱,谁见过记者来了鸣礼炮的?”我倒希望有人公开把记者贬一贬、降一降,还一个实实在在的几斤几两。我被采访对象贬过一次,叫做“单分头”。这是一句近乎骂人的话,意思是:‘你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行,最末的一等。”那是在黄海边的一个小渔村采访,碰到一帮刚出海回来的渔民,我请他们谈谈海上捕捞情况。他们说的海区、鱼区我没去过,这鱼、那鱼没见过,再加各种行话多半听不懂,弄得采访断断续续。一个穿…  相似文献   

7.
冷热三题     
事物充满了辩证法,记者工作也是如此。“冷”和“热”就是记者经常遇到的一对矛盾。笔者是刚步入新闻战线上的新兵,就因为在“冷”与“热”的问题上处理不当,入门时  相似文献   

8.
徐泉 《新闻采编》2003,(6):35-36
当 记者十多年 ,常听有年轻同行抱怨 :“唉 ,情况不准 ,又白跑一趟。”意思是说 ,抱着很大的希望采访一条线索 ,结果发现跟自己当初的想象有比较大的出入 ,稿子出不来或者不怎么好写不说 ,还白搭了工夫。这样的情况 ,有不少刚进门的记者都曾有过亲身体验。那么 ,怎样来减少这类尴尬?笔者以为有必要在采访中学会“柔性思维”。采访中的“柔性思维” ,就是根据采访中遇到的新情况 ,随机应变 ,临时调整原有的采访及报道思路的一种灵活务实的考虑问题方式。在我们的日常新闻采访中 ,碰到线索与事实有出入 ,应该说是常有的现象 ,这也很正常。因为…  相似文献   

9.
去年第11期《中国记者》讨论了“新闻伤害”问题,这的确是当前新闻界碰到的新问题。如何评论企业名誉纠纷中的记者行为? 在我个人看来,新闻媒体的报道由于种种因素无意中伤害了报道对象,并给企业造成一定的影响和损失,可称之为“误伤”。“误伤”之误,不是简单的  相似文献   

10.
做记者的常常会碰到这样的难题:一件很有报道价值的事件,获知时已是“昨日黄花”,报之无据,不报又不甘心。在这种情况下,有的记者不得不忍痛割爱,但高明的记者往往会剑走偏锋,略施小计,使“咸鱼翻身”。  相似文献   

11.
不知多少记者碰到过“记者的尴尬”,唯有光明日报写评论的刚建诚实地将它们记录下来。先是刊登在新闻出版报上(今年3月12日),后又被拥有350万读者之众的前《读者文摘》杂志转载。在如今这个年月当记者,磕磕绊绊沉淀了多少与以往不同的经历和感受:“新闻没了轰动效应”—一从前“写篇稍微像  相似文献   

12.
经常听到一些记者这样议论,采访中最幸福的事情是碰到一位能说会道的采访对象,不必有问答,而且善解人意,使记者可以轻松如愿的得到自己需要的素材,十几分钟结束“战斗”;最不幸的是碰到不善辞令的采访对象,不是和自己的需  相似文献   

13.
蔡毅 《声屏世界》2007,(6):60-61
笔者从事了近20年的报纸编辑采访工作,近期调入宁波电视台三套《阿拉讲大道》栏目,摇身一变成了“讲大道”的记者。上班第一天,就碰到了“康翠英的故事”。  相似文献   

14.
编辑越俎代庖──记者的另一种尴尬郭映普刚建曾撰文《记者的尴尬》,勾勒了记者群的“世像百态”。当跨上“二轮车”穿行于工厂、农村、学校时,当拿起笔来顺着格子爬行时,我倒没有“新闻没了轰动效应”、“当不成名记者”、抑或“常吃闭门羹”的尴尬,而有的是与椅俱来...  相似文献   

15.
“有闻必录”论的起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闻必录,是19世纪80年代在中国新闻界流行的一句口头禅,反映了当时记者听到什么就报道什么的不严肃态度。“有闻必录观”实际是道听途说的翻版,反对记者对事实进行调查选择,碰到什么报什么,记者无须对生活进行理解,不过是一架照相机。  相似文献   

16.
某报近日发表《治治企业的“官气”》的评论、写道:“前不久,报社为宣传大企业让记者向他们(国企)约稿,当记者们充满热情地打电话约稿时,处处碰到的是冷冰冰的‘官气’,要么百般推脱;要么冷言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上曾流传过这样的顺口溜:“一流记者炒股票,二流记者拉广告,三流记者拿红包,四流记者会议泡。”这里批评讥讽的所谓“四流记者”,主要是指那种整天住在宾馆里,发一条开幕消息、一条闭幕消息。如果有领导人讲话再根据有关人员定的框框,编发一条讲话摘要。如果碰到要求发全文,记者可以更轻松地呆在宾馆里睡大觉,看电视或聊天。这种采写会议的工作方式实在无可指责,因为长期以来会议报道已经形成了这样一种“规矩”,记者在报道中如果有所创新,想换个角度写新闻,  相似文献   

18.
南振中同志的《与年轻记者谈成才》,又一次引起我对“成才”问题的思考。作为一名老新闻工作者,我热切地期待年轻记者早日成才。成才的人愈多,党的新闻事业就愈有希望。“成才”是一个延续了数千年的话题,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年轻记者成才的先决条件是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做人是第一位的,成才是第二位的。如果连人都做不好,还谈什么成才!即使成了“才”,也是“歪才”。我这一生中碰到过各种各样的人物,有些人的确是“才华横溢”,可惜最终未能成才,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做人的问题上没有过关。年轻记者在做人的问题上,必须…  相似文献   

19.
路上,记者常常会突然碰到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有的稍纵即逝,记者紧盯不放地把它抓拍下来,有时还要顺着线索穷追不舍,偷天换日地赶出新闻。这种情况下采写出来的新闻,姑且称作“路撞新闻”。  相似文献   

20.
最近,我在编辑工作中碰到过记者写的这样三篇稿件。其一,某地纪检部门从严治党,于是一个两年前就被查出索贿收贿劣迹的副科长,这次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其二,某地区为了做好农村“党的路线”教育,花60多万元买了摄像机、录放像机,一举改变了“教育手段落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