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频考点] 中考文学作品阅读的考查,主要有以下常见考点: 1.概括主要故事情节或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主题. 2.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顺序(其中包括材料安排顺序,句子的顺序及词语的顺序). 3.体验作品中的情境和形象,揣摩人物心理状态及感情变化. 4.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5.分析散文中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的表达效果. 6.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领会文章中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的效果和作用. 7.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方式有自己的心得,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探讨疑难问题. 8.根据文章内容,进行联想、揣摩、感悟和拓展.  相似文献   

2.
张杰  潘丽丽 《初中生》2012,(Z3):10-20
正【高频考点】中考记叙文阅读主要有以下常见考点:1.整体感知、把握、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归纳文章主题,把握关键句子。2.准确辨识记叙的要素、顺序、详略、线索和感情基调。3.理清作品思路,重点分析人物情感及心理变化过程。4.理解重要词语或句子的深刻含义及蕴含的感情。5.简要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或对人物形象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3.
【考点梳理】记叙文阅读的常见考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整体感知,了解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和记叙文的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明确记叙的线索,把握记叙的顺序。2.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3.结合语境,理解关键词句在文中的含义,赏析重点词句。4.了解记叙文中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4.
【锁定考点】1.整体感知全文,掌握文中的主要信息。2.了解文章的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或本质。3.把握文章结构,理清说明顺序及作者的思路。4.依据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其表达作用。5.辨析文中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6.运用文中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复习方  相似文献   

5.
[单元教学目的] 1.了解课文所写景物的不同特征,明确写景状物散文必须突出景物特点的要求。 2.理解文章所描写景物中蕴含的情趣,了解写景抒情散文融情于景、托物寄意的特点。 3.认识课文景物描写的顺序和层次,学会定点观察和移步换景的写景方法。 [重点难点考点] 1.本单元读写教学的重点是抓住景物特征,按一定的顺序,生动具体、情景交融地写景状物。 2.本单元教学的难点是理解文章熔诗情、画意、哲理于一炉的艺术特色。 3.本单元的可考点主要有:①关于融情于景的鉴赏:  相似文献   

6.
正说明文阅读是中考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常见考点有:1.对说明对象及说明特征理解。2.对说明方法辨识与理解。3.对说明顺序的分析与理解。4.对文章段落结构特点的分析和对文意、层意、段意的概括。5.对说明语言准确性的体会。下面笔者就说明文常见考点对中考说明文阅读题解题方法作简要分析。一、对说明对象及说明特征的理解说明文主要分为事物、事理说明文两大类。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日记》2008,(5):56-61
[考点扫描] 科技说明文阅读是中考中的必考内容。从近年来中考试卷看,科技说明文阅读主要有以下考点: (1)整体感知,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或本质; (2)把握文章结构,理解说明顺序,理清作者思路; (3)对科技说明文中的关键词能正确理解、判断、阐释,对文章语言准确性和生动性能够赏析;  相似文献   

8.
吴培光 《读写月报》2022,(26):30-35
<正>[考点综述]在现代文阅读测试中,说明文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说明文阅读重点考查内容如下:基础性考点: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获取有益信息,简要概括主要内容或要点,把握文章中心。2.明确说明对象,准确把握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3.把握文章思路,了解结构类型,正确划分段落层次,准确区分说明顺序。4.能准确识别各种说明方法,理解其作用。5.能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理解其表达作用,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考点扫描:科技说明文阅读是中考中的必要内容。从近年来的中考试卷看.科技说明文阅读主要有以下考点:(1)整体感知,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或本质:(2)把握文章结构.理解说明顺序,理清作者思路:(3)对科技说明文中的关键词能正确理解、判断、阐释.对文章语言准确性和生动性能作点赏析;(4)辨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5)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推断与想象:  相似文献   

10.
[高频考点] 中考记叙文阅读主要有以下常见考点: 1.整体感知、把握、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归纳文章主题,把握关键句子. 2.准确辨识记叙的要素、顺序、详略、线索和感情基调. 3.理清作品思路,重点分析人物情感及心理变化过程. 4.理解重要词语或句子的深刻含义及蕴含的感情. 5.简要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或对人物形象进行评价. 6.了解分析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7.对常见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和写作技巧(如对比与烘托、伏笔与照应、抑扬与悬念、含蓄与讽刺、卒章显志)进行鉴赏. 8.阅读中的情感体验,创造性思考与理解,以及获得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考点分解1.把握文章说明对象和说明中心:2.领会作品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3.掌握常见的说明方法;4.掌握常见的说明顺序;5.品味说明语言的特点。典型引路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考点1)细菌和病毒都是可以致病的微生物,但它们的特征区别很大。细菌虽然小,要在光学显微镜下才能看见,但它除了拥有生命的基本单位核酸之外,  相似文献   

12.
杨叶  张彩霞 《初中生》2014,(Z3):35-38
正考点透视1.把握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主题。一般要求直接概括全文或某一段落的主题。2.理清文章脉络,把握顺序。直接问文章的线索是什么,或说说作者选择材料的依据等;连续的材料或几个段落(词语)能否调整顺序?为什么?3.表达方式的作用。有时直接考查表达方式的作用,有时会把修辞融合在表达方式里考查。4.表现手法。一般直接问一段文字或一篇文章的写作方法。  相似文献   

13.
诸定国 《初中生》2012,(Z3):34-45
正【高频考点】中考议论文阅读考查,主要有以下常见考点:1.在文章中迅速而准确地找出论点及分论点;根据全文内容或一段内容,归纳、提炼中心论点或分论点。2.识别文章中不同类型材料(如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充当的论据,并能分析出论  相似文献   

14.
【考点综述】综观近年来各地中考语文试题,议论文阅读的考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正确理解作者的观点和看法,准确判断或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或分论点。2.分析文章的结构,理清作者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徐赟 《初中生》2015,(9):19-22
考点透视 1.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了解说明顺序.题型一般为简答题、填空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的整体把握能力.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2.辨别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题型一般为分析句中运用的说明方法并说明其作用.有的句子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要注意全部找出来.  相似文献   

16.
胡秀华 《初中生》2015,(9):31-34
考点透视 1.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思路.题型有找出文章的线索,分析文章的写作顺序,理清文章的段落层次及段落之间的关系,分析作者巧妙构思、精巧布局的作用等. 2.理解文本内容,归纳文章要点.一般考查对散文内容或相关情节的概括,筛选与重点内容相关的信息,寻找描写的对象,归纳其特点等. 3.品味散文语言,体悟重要词句的意义和表达效果.包括词语的品味、句子含义的理解、赏析句子的妙处和文章的语言特色等.  相似文献   

17.
王延学 《初中生》2014,(Z3):19-22
正考点透视1.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一般直接问说明对象是什么,或者说明对象有哪些特征。2.按要求筛选文中信息。以简答形式要求概括全文或某个部分的内容,或以图表填空的形式来概括文章内容。3.分析理解说明的顺序。要求指出文章的说明顺序,或问某些段落可否调换顺序。4.辨识理解说明的方法。可以就画线句,也可以就某些段或全文,要求指出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金属活动性顺序"是初中化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中考化学的热点.从每年的中考试卷评析中可以发现:同学们在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时屡有失误.为帮助同学们了解这一考点的命题方向及题型,走出解题误区,现结合各地中考试卷,将相关题型及解题注意事项小结如下.考点一考查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内容知识链接:由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内容可知: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K,活动性最弱的金属是Au,能跟酸发生置换反应的金属的化学活动性比氢(H)强,能把另一金属从其可溶性盐溶  相似文献   

19.
依据课标,说明文主要阅读考点为:能阅读一般的科技作品,对文中的重要信息进行判断辨别和筛选整合;能够理清文章思路,分析文章的说明顺序和结构特点;能分析文章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结合语境理解语句的含义,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针对说明内容提出建议和设想;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20.
化学顺序题是根据事物一系列的变化,寻求客观存在规律、顺序的试题.这种类型的题目在近年中考中频频出现,甚至在同一份试卷中多次出现,如2002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试卷中一连出现4题.因此,顺序题也可算是近年来中考的热点,根据顺序题的考点及类型不同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