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众所周知,音乐是听觉艺术,听是一切音乐活动的根本。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当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因此,人类的本能——聆听不仅成为音乐教育主要的审美活动之一,还是其中重要的教学方法。在日益追求有效课堂的今天,如何在音乐课堂中追求有效的聆听呢?  相似文献   

2.
正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常常因为教师死板的教,让学生失去了对音乐的热情。有的教师在教学中背离了音乐是听觉艺术的特征,过细、过深地分析、讲解乐曲。当学生还没有聆听的感悟时,就开始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与创作手法,把难点乐句拿出来单独教授,将美妙的乐曲弄得支离破碎。有的教师将音乐作品当成文学作品来解读。过度的教使学生对音乐失去兴趣。  相似文献   

3.
一、在聆听与欣赏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一)在聆听与欣赏中,发展学生的听觉想象和视觉想象音乐欣赏离不开听觉想象,学生只有通过听觉感知作品形象,然后与自己头脑中的表象储备即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接,获得音乐和情感体验,产生想象中的形象。因而,音乐欣赏呈现在人们面前的不仅是听,还有看的内容,这就是文艺心理学中的视  相似文献   

4.
盛彬 《儿童音乐》2014,(2):52-53,64
正《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教学活动中。我们一方面可以从聆听音乐中开阔视野,获得美好的享受,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艺术鉴别能力、增强记忆能力与艺术审美评价能力。学生只有在聆听的环境中展开想象、分析,才能更加主动地、有效地参与音乐,达到提高个体欣赏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而我们知道,音乐是由各种音乐要素的丰富变化构成的,要想有效地指导欣赏,就必须从中选择一个"焦点",把注意力集中指向这个"焦点"进行聆听,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揭示音  相似文献   

6.
李丹 《新课程研究》2009,(12):176-177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它具有感受性的特点。儿童的天性与灵性,决定了他们对音乐具有天生的敏锐。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有效的听觉体验也是有效音乐课堂的基础。《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特点。”由此可见,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  相似文献   

7.
一堂充满活力的音乐欣赏课,应该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美妙和神奇,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浓厚兴趣,获得美好的音乐享受,从而逐步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学习《音乐课程标准解读》,我们感触最深的是: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教师的主要职责不是“给予、一统的传授”。而是做学生学习的帮助着、支持着和合作者。因此音乐教师的管理方式及方法也应该发生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杨淑钧 《现代教学》2010,(12):22-22
一节音乐课上,我让五年级学生欣赏歌曲《雨花石》。在学生初听之后,我简单介绍了歌曲的创作背景,以及所要表达的情感。我告诉学生这首歌是我小时候学过的,我认为学生可能会用崇拜的眼光看着我。这时,我却听到了一个小小的声音:“我听过这首歌曲,我还会唱呢,有啥了不起的。”我心里顿时一凉。歌曲欣赏结束后,当我要求学生仔细学唱时,一个似乎对音乐不感兴趣的女生却说她早就会唱了。  相似文献   

10.
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结合音乐课堂教学和活动的特点,逐步探索实践了"四步情感教学法"。第一步,设境引情根据音乐作品的风格、情绪和具体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情感。设境的手段可以多种多样,如讲故事、观看影像资料、即兴表演等。恰当的设  相似文献   

11.
《音乐课程标准》提倡引导学生完整地欣赏音乐,聆听音乐。在众多的艺术门类中,音乐艺术最具个性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门纯粹的听觉艺术。它是流动的音响,看不见,摸不着,只能依靠听觉来感知。因此,以音乐为核心  相似文献   

12.
郑鑫 《成才之路》2011,(10):57-57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聆听声音始终是音乐课堂的主要内容。感动学生的,应该是音乐本身。在音乐面前,教师介绍多少,说多少音乐的美,那都是教师的个人感受,这种感受是不能强加给学生的。要学生认同,还不如给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听,给学生感受音乐的机会。  相似文献   

13.
刘瑞英 《儿童音乐》2013,(5):61-64,54
《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尽早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不仅是学生体验多声部的最有效方式之一,也是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行的小学音  相似文献   

14.
谷雨 《快乐阅读》2011,(13):102-103
音乐课堂是音乐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阵地。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音乐课充满活力,让教师充满魅力,让学生充满动力,应该是音乐教改的首要任务。在音乐教学中,只有摒弃陈旧的模式,培养学生敢于  相似文献   

15.
音乐是一门古老而常青的艺术,千百年来人人都对此乐此不疲。音乐课堂是传播音乐文化的主阵地,对培养学生的音乐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起了重要作用。作为初中音乐老师,在音乐教学中必须重视将学校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真正成为课堂上的小主人。一、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反"客"为"主"许多学生在入学时对于音乐课特别有热情,但是由于教学形式的陈旧老化,使他们渐渐不喜欢音乐课了,在能体会到音乐的美妙之前,就拒绝和放弃了学习音乐。如为了学会一首  相似文献   

16.
新课改几年,以前单一的音乐课变得更有趣味、更贴近学生的生活,音乐课堂也变得丰富多彩,但繁华之后也看到,许多热闹的音乐课堂因为忽视了聆听而使音乐性大大降低。新课标指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虚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  相似文献   

17.
张茹 《小学生》2010,(11):14-15
现在的学生都喜欢音乐。面对铺天盖地的流行音乐,我们和许多音乐教师一样,常常面临尴尬:学生唱课本歌曲味同嚼蜡,唱流行音乐却有滋有味。但并不是所有的流行音乐都适合孩子,怎样引导学生走出水中望月、雾里看花的视角,更理智地面对流行音乐?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担起这个重任。  相似文献   

18.
音乐教育是面向所有学生敞开大门的,是陶冶他们性情、滋养他们心灵的一副良药。每个孩子天生都是一个音乐家,他们都喜欢音乐游戏,在音乐中玩耍,在音乐中放声歌唱……有意营造一种非常宽松、活泼的氛围,以民主的态度、商量的口吻,讨论指导学生进行音乐活动,在活动中尽量放手给学生一个充分自由发挥的空间,能使每个学生的思维都处于一种积极的、活跃的状态,从而人人都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喜好、特长来自由地想象、自由地表现、自由地创作,使孩子们借助倾听来感知美,借助歌唱来表现音乐美,借助表演来发展音乐美。  相似文献   

19.
应该适当地编写具有本地特色的音乐教材内容,让地方特色的音乐和文化走进学生、走进音乐课堂,因为自选音乐教学内容是初中音乐课程的补充,所以要选取有代表性的流行歌曲进教材和进课堂。  相似文献   

20.
音乐要素一般包括音乐的节奏、曲调、和声、力度、速度、调式、曲式、旋律等等。只有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要素,才能知道音乐的美从何而来,进而深入感受音乐之美。多年来,我着力使音乐课充满着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以音乐审美体验为重点,抓住相关的要素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