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学生在处理某些集合问题时,对学过的知识没有牢固掌握,不能灵活运用,常会产生一些意料之外的错误或走了弯路.为此,在集合问题的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先思后虑”的良好习惯.1.“先思”由于集合,集合中的元素,集合的运算等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和特征.如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等,使集合问题隐含了许多容易忽略的约束条件,而这些条件在解题中又往往产生着关键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养成“先思”的习惯.所谓“先思”,即在解决问题之前,不要急于按常规的运算或推理,而是先思考问题中的根据(集合)自身的特点和要求能得到…  相似文献   

2.
丁建华 《考试周刊》2014,(33):92-92
汉语中不存在主谓一致现象,所以学生学习英语中的这一语法时存在困难。那么,主语和谓语怎样才能在"人称与数"方面保持一致呢?要学会"察言观色"。既要"察"语法一致、意义一致、就近一致,又要"观"动词时态、语态和修饰等,做到"主谓一致"。  相似文献   

3.
主谓一致是指谓语动词与主语在人称和数上保持一致,主谓一致必须遵循三个原则:意义一致原则,语法一致原则,就近一致原则。  相似文献   

4.
《百喻经》以近百喻喻世,系中古时期浅显易读的佛典名著。其篇章中的“喻”共有148例,所见类比、明喻、隐喻、对喻、借喻、反喻、讽喻七种形式各有特色,反映了中古时期比喻这一修辞手法的成熟和功用。  相似文献   

5.
从实例出发,给出函数连续与一致连续的区别,并给出函数一致连续的几何意义,帮助学生较快地理解函数一致连续的概念。  相似文献   

6.
一致收敛性是保证函数项级数和含参量积分具有连续性、可微性、可积性的重要条件。文章主要通过引入"次一致收敛"的概念,对一致收敛的相应结论进行了推广。  相似文献   

7.
五代政权中,唯后唐建都于唐代东都洛阳,中兴之意,不言而喻。传统文化具有历史传承性,洛阳的后唐宫廷生活,诸如帝王之勤理朝政,褒奖群臣,征藩开边,后唐的宫廷建筑、宫廷习俗、宫廷乐舞、宫廷游艺、宫廷服饰等等,皆可视为唐代文明的延续。这就是和凝《宫词百首》所描述的主要内容。因后唐宫廷史料传世甚少,和凝宫词无疑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通过诗史互证,可了解后唐时期的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8.
“判”是唐朝科考中的一种特珠文体。《百道判》是白居易参加“书判拔萃”试前虚拟性的练笔,是透视白氏早期思想的重要文献。《百道判》在艺术上也有多方面的突出成就。探讨《百道判》的文学价值,既可弥补此类文体研究中的缺失,对全面评价白居易的文学成就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关于“一致”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致"问题是数学分析中的重点和难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一致"问题,剖析了几个概念的实质,给出了他们之间的本质联系和有利于学生掌握的定义.  相似文献   

10.
影片《天下无贼》赋予了许多人生的哲理,诸如:人是不断变化的;坏人也是情感之躯,也是可以改好的;人都该象傻根这样憨厚;但损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也不可无;要想天下无贼,就得防贼,见贼起码要敢喊抓贼;人不可上贼船干贼事,糊涂犯傻。日常生活中,谁都希望别人都是爱心大使,周围无骗,近边无盗,人间无欺, 社会安定。要真能日不上锁,夜不闭户, 百无禁忌有多好!真能天下无穷无苦,无灾无祸,无烦无恼,无虑无忧,无污无染, 无假无坑,无欺无诈,无冤无仇就好了。  相似文献   

11.
汉大赋文化内涵的最大特征即“劝百讽一”。这种特征的最终形成与原始创作意图可谓大相径庭。“劝百讽一”面貌的形成,究其原因是汉人对其时代精神风貌的用心展示,而整个创作是在文学理念与儒家思想的较量中进行的,最大的收获则是促成了人作为大自然主宰者的意识的形成与定位。  相似文献   

12.
汉大赋文化内涵的最大特征即“劝百讽一”。这种特征的最终形成与原始创作意图可谓大相径庭。“劝百讽一”面貌的形成,究其原因是汉人对其时代精神风貌的用心展示,而整个创作是在文学理念与儒家思想的较量中进行的,最大的收获则是促成了人作为大自然主宰者的意识的形成与定位。  相似文献   

13.
作为汉初儒家学者的代表人物之一的韩婴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典籍中的天人理论,构筑自己的天道观。他首先赋予“天”以意志、情感及人类道德属性,并具有无上权利,同时用大量的篇幅论证“天谴”及“祥瑞”,证明上天意志的存在。但他同时认为,人的作用也可以影响“天”的意志。把儒家的仁义道德伦理与其构建的有意志的“天”结合,为儒家的仁义礼制思想的真理性寻找“天命”依据。至董仲舒。儒学便发展成为更为精巧严密的思想体系,完成儒学的学术整合。  相似文献   

14.
世纪末坛兴起一股思想随笔势,这类带有强烈怀疑、批判和探索精神的思想的体,以其独特的内涵在散界独领风骚。它不仅让人深切地感受到民间的、独立的批评思想的力量,而且也为21世纪中国散发展提供了一种精神向度。  相似文献   

15.
价值是指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关系状态,“三个代表”深刻的价值论意蕴就在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精神需要,并通过这一切来实现人的最根本利益——亦即人的最高价值——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以”是上古汉语中一个重要的虚词,其与名词(N)的组合有“以N”和“N以”两种方式。对于前者的结构特征,学者已有定论。而对于后者,尚存分歧。本文以《左传》为语料,通过系统研究得出结论:“N以”结构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介宾结构,从来源上讲是“以N”结构的变体。  相似文献   

17.
"一页纸开卷"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某些高校试行的“一页纸开卷”考试,文章从考试方式入手,对教育思想、考试理念、教学方式、学习方法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思考。认为“一页纸开卷”不仅仅是一种考试形式的改变,而是推进考试理念和教育思想的创新。它的作用也不只是探索多种考试形式,而在于它有效推进考风建设;着力实践素质教育对教育教学提出的要求;使学生实现从死记硬背到灵活掌握、到提升能力、到学会学习的转变;推动并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18.
《易经》含有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其卦辞和爻辞所运用的象征或比喻与无意识所表达的原始认知是相通的,具有改变思维方式和心灵暗示功能,在现代的心理教育、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中均能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现代艺术令人瞠目的表现形式不由得使人们质疑它的合理性,而这种质疑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殃及到艺术本身。于是"艺术的终结"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种理解艺术方向的新观念。然而"艺术的终结"在提出者黑格尔那里并非指艺术作为一种人类文明形式的结束而是其它,现代艺术也只是意味着艺术的"人类中心主义"理解方式的一种反思与觉醒。而在人类学视角上,现代艺术依旧行驶着它的艺术职责。  相似文献   

20.
“虚壹而静”是荀予在《解蔽》中提出的认识客观事物及自然规律的方法。荀子认为,人具有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而客观事物又有可以被认识的一面,但人们又常常容易犯片面性的错误,即“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只有以“虚壹而静”之法才能不被蒙蔽,达到“明参日月”的“大清明”境界。通过对“虚壹而静”的认识方法进行剖析,文章认为它的思维方式具有动态发展性、整体和谐性、辩证综合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