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微 《天津教育》2006,(7):44-45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语文课程应考虑汉语言文学的特点对学生的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语感和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同时,提出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以及文章之间的对话过程。  相似文献   

2.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从此,“文本”这一新理念在广大师生的头脑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然而,由于“文本”是从西方文艺美学中借用过来的术语,许多语文教师对“文本”的内涵及特征把握不准确,语文教学中一度出现文本失落的现象。本文试从分析文本的内涵及特征入手,剖析当今语文教学中处理文本的失误,并进一步指出解决之对策。  相似文献   

3.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问对话的过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则进一步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对话理念的引入,对新世纪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对话教学已成为当前正在进行的语文新课程改革的热点和亮点。  相似文献   

4.
李丕创 《现代语文》2005,(3):104-105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多重对话关系,在本文中,笔者试从生本对话、师生对话两个方面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余纯 《现代语文》2007,(5):79-80
浙江的新课程实施已经半年多了,语文界对改革的结果褒贬不一。但无论是新教材还是老教材,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应该是提高学生各种素养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而教师无论怎样开发课程资源,语文教学最重要的就是使学生获得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6.
王仕友 《时代教育》2007,(6Z):82-82
阅读能力是学生必不可少的一种基本的语文能力,所以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但是,在语文教和学的实践中,存在着忽视甚至弱化阅读教学的现象。[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情感:体验式阅读教学的灵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珺 《现代语文》2007,(10):66-67
据统计,"体验"一词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出现了19次,如此高频率地使用该词说明了新课程标准对学生"体验"的重视。体验式阅读教学便由此而来,它从语文阅读教学自身的特点出发,强调学生在阅  相似文献   

8.
反思语文对话教学的误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理念的引入,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对话教学成为当前正在进行的语文新课程改革的热点和亮点。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由于一些教师对对话教学理论存在着片面的甚或是错误的理解,致使语文对话教学中也产生了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9.
自《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的理念后,“对话”作为一种教学形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课堂教学中。课堂上,生本对话、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思维碰撞、心灵交流、情感互动、意义感悟。然而,在不经意间,我们发现有些课堂“对话”中出现了为求生成,淡化文本价值;追求形式,弱化文本内容;盲目拓展,虚化文本意蕴的倾向,对话变了味,走了形,值得引起重视。本文试着就课堂“有效对话”要立足文本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陈少华 《现代语文》2006,(10):79-79
伴随着高考改革的进程,阅读和写作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这对语教与学均提出了新课题。针对传统阅读教学模式在理论层面和操作层面的种种流弊,新课程实施以来,语界就这一问题了热烈讨论并明确提出课堂阅读必须实行个性化道路的主张,影响深远。《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是说,语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点要落在学生身上,以往教师填鸭式的阅读教学已经不符合当今实际。一千个读一千个哈姆雷特,开展阅读教学必须遵循个体阅读为基础的原则,把开拓学生思维发展学生能力为归宿,将课堂阅读切实归还给阅读的主体——学生。  相似文献   

1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以来,阅读教学的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来的知识本位,转变为“人本本位”,既关注知识和能力,又关注方法、过程和情感,强调语学习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重视人素养的培养,弘扬主体精神,激励学生语学习的创造性,尊重学生的选择和学习方式以及独特的体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笔摸索出引领学生进行阅读实践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别永娟 《陕西教育》2005,(10):21-2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0万字,初中7-9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阅读面呢?我在教学中尝试了这样一种方法,感觉效果不错,愿与同行切磋。首先,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学生阅读的课外读  相似文献   

13.
朗读,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是一种眼、口、耳、脑协同作用的创造性阅读活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替代学生的阅读实践,  相似文献   

1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首次确立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这是语文课程改革的的重大突破,意味着语文课程的功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也就是说,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不仅对学生的认知发展提出了要求,同时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也提出了要求,这是时代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的要求,也是语文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5.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也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由此可见,当今中小学语文教育的特殊使命,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积累性阅读对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能力的发展和灵魂的塑造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如何能有效提高语文课外阅读的质量,改变“功利阅读”和阅读娱乐化、消遣化倾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下面结合自己开展的两项阅读实践活动谈一谈。  相似文献   

17.
一当前的语文课程改革十分重视学生的体验。据笔者统计,《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有15处提到了“体验”,至于与“体验”相关的词语则更多。什么是体验?人们一般认为它是一种亲身经历,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然而, 通过对各种体验活动的考察,我们发现这一解  相似文献   

18.
我并不专门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偶然的机会,投身于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工作,参与起草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得以与广大语文教师、教学研究人员以及同仁研讨语文教学。近日有幸读了万明华同志撰写的《有效的语言教学》一书,内心感到十分的欣喜,并提笔写下以下文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立竿见影,只有“厚积”才能“薄发”。为强化阅读与积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初中生课外阅读提出建议,首先规定了课外阅读量:7-9年级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规定“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也就是说三年中阅读名著的总量不少于6-9部;其次,新教材在每册书后都推荐了一些课外必读书目。  相似文献   

20.
仇定荣 《中国教师》2010,(21):31-34,50
<正>文本是阅读教学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的确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