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母亲情怀     
那天是周末,说好了要同朋友去逛夜市,母亲却在下班的时候打来了电话,声音是小女孩般的欢呼雀跃:"明天我们单位组织春游,你下班的时候到威风糕饼店帮我买一袋椰蓉面包,我带着中午吃."  相似文献   

2.
两袋红枣     
事情发生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当乡村医生的时候。那是一个秋日的黄昏,我刚要下班,被一对农民夫妇堵在了门口。女人看上去很瘦弱,还有些气喘吁  相似文献   

3.
新闻题材从哪里来?来自本单位,来自办公室,但很多时候也来自下班途中,来自社会。近几年来,我先  相似文献   

4.
投稿人生     
近二十年来,我投出的稿件至少有上千篇.我是在1978年刚到图书馆的时候开始向外投稿的.有一天下班,收发室的师傅告诉我:"你的文章在丹东科技报上发表了".当我接过编辑部寄来的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报纸时,兴奋得眼睛都潮湿了…….  相似文献   

5.
生活在人间     
1996年的整个夏季,我都在拆阅读者来信。每天的早晨和午后,都会有一摞一摞的信件压到我的面前,然后在临近下班的时候被我用筐子盛了扔进垃圾箱。我在那个时候刚刚结束了在一所师范大学的学习生活,这之前,我沉溺于那种叫做文学的东西,并以自己坚守的空灵的不食人间烟火的语言为旗帜,而生活于我由陌生疏远继而为我深恶痛绝了。  相似文献   

6.
太太生病     
太太经常突如其来地“生病”,是“病来如山倒”的忠诚实践者。白天,太太生不生病,取决于我下班回家的早晚。如果我比她下班早,将饭菜做好端上桌,太太回来后会精神百倍地坐到桌前吃饭,谈笑风生地讲这天的轶闻趣事。如果我下班比她晚,我十有八九会接到她  相似文献   

7.
我是个容易急躁的人,婚后在许多琐事上,我都习惯与林锱铢计较,争吵不休. 一天下班回到家,我打电话让林在下班的路上捎几个馒头.他回电话说没问题.天渐渐地黑下来,我把粥和菜都已经做好了,可是他还没有回来.  相似文献   

8.
我小的时候,父亲在核工业部所属的新疆一座铀矿工作。在那里没有什么娱乐活动,父亲每天下班后总是拿着书和报纸看,看到高兴处,他就大声地念给我和妈妈听。渐渐地,听爸爸读报就成了我最快乐的事。从那时起我就想,长大了我也要写好多好多的文章让人看……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当过知青,干过铸造工、材料员、炊事员、缝纫工、管道工等等.工作很累,但动笔  相似文献   

9.
听到柯灵先生去了的消息,是在熙熙攘攘的下班的路上。朋友从手机里传来的声音穿越了周遭鼎沸的市声,我知道了柯灵先生去世的消息。有些吃惊,也不是特别地吃惊。有些出乎意料,又有些在意料之中。想起去年秋天最后一次见柯灵先生的时候,不知为什么,心里总在响着一个声音:“来不及了,来不及了,赶快写一写柯灵先生吧。”  相似文献   

10.
1.每周五下班之前,我都会去趟厕所,把剩余的卫生纸半卷带回家一因为没有搭档,所以女厕的那半卷我一直没有得手。  相似文献   

11.
做“24小时编辑”陈礼章有“24小时记者”一说,意思是当记者的,不分上班下班,不管白天黑夜,什么时候发现有新闻,就去采写。却无“24小时编辑”之讲,好像当编辑的,只是上班拿过稿子修改、起题、安排版面,才算开始了工作。其实,编辑同样需要24小时投入,不...  相似文献   

12.
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总爱翻开那本旧的发黄的军报合订本,让许许多多往事外面而来。新兵下班后,我和另两名新兵被一辆“解放”拉到燕山深处的一个哨所,我们连同行李一起被“卸”下后,车就返回了。我仿佛一脚迈进了青山幽谷,四周环视,山挨山、山挤山、山背山、山抱山,灰色的山脊线圈定了我的视野。哨所一共5个人,一个志愿兵班长、一个下士老兵,加上我们3个。哨所里“干净”到没有一本书、一张报,只是在班长的抽屉里有一本过期的《解放军报》合订本。饥不择食的我们昏欲先睹为快。“按高矮顺序轮流看!”班长的声音有点嘶哑,却不容置…  相似文献   

13.
李缨 《新闻窗》2006,(1):58-58
1998年7月22日是我到《贵州日报》报到刚好一个星期的时间,文艺部主任苏丹安排我做文艺副刊版面编辑,并要求当天就上版子。那天中午天气很热,吃了饭也不敢去休息,我就在办公室慢慢拼凑着“我的第一个版”。尽管之前苏老师已指导我临摹了20多个版面,但“真枪实弹”,还是心虚。直到下班前,我自己组的第一个版面终于诞生了。  相似文献   

14.
压岁钱     
那时我在电台做深夜情感节目主持人,痴男怨女的故事听了不少。夜深人静后下班,常听见远处有凄厉的哭嘁,或看见嗑了药或者醉酒的女孩子,摇摇晃晃在路边走。  相似文献   

15.
太阳收去最后的光芒,暮色就要.降临了。下午的后半个时候一直坐在我办公室闲聊的一位同事,忽然抬腕看了下手表,站起来说:走吧。我们真该下班了。楼道里已很空寂,我望了一眼窗外说:就是,我们走。便也跟着站起来收拾东西。同事打了个哈欠,又半是玩笑半认真地说:两个在情人节里既没有接到赴宴的邀约电话也没有谁肯给送花的人,真是悲哀极了啊。  相似文献   

16.
人家朝九晚五,我上班却是晚三晚九。每天出出入人,保安们与我打招呼,“出去呀?回来了?”渐渐春和景明,厚袄子一脱就看见我的小肚腩,赶紧买一辆自行车顺便健身。再遇到保安,他们对我点头,“上班呀?下班了?”不止一回,也不是同一个保安。  相似文献   

17.
记得那是1998年年初的一天,我回县城办事,遇到原县邮电局局长苟勇时,他对我说:“小李,你写的《金穗卡》那篇文章我看到了,还不错的!发在头版呢,好好干。”当时我心中可乐了!要说我从事业余写作.还真有点“历史”了,不过正式发表“豆腐干”却是近两年来的事。1986年刚从学校毕业出来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仅凭着自己的一份热心,意气风发地干工作。下班后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看书,不时地写  相似文献   

18.
多搭几座便民桥 这二三十年间,表面上我变了,从学物理的学生成了党报记,又成了记的领导,人亦渐老了。但内心、性格自觉没有变,眷恋一种东西,还是如初地眷恋。比如二三十年前街头的便民店,现在早已被现代连锁店取代,可“便民”二字却印烙在我的灵魂里。这不完全因为我下班后又融入了普通百姓的人流,而绝对是我从骨子里认为一些优秀的传统  相似文献   

19.
卖书     
郭沫若  一元 《出版参考》2004,(10):32-32
我平生受苦了文学的纠缠,我想丢掉它也不知道有过多少次了。小的时候便喜欢读《楚辞》、《庄子》、《史记》、《唐诗》,但在一九一三年出省的时候,我便全盘把它们丢了。一九一四年正月我初到日本来的时候,只带着一部《文选》。这是一三年的年底在北京琉璃厂的旧书店里买的。走的时候本来也想丢掉它,是我大哥劝我,没有把它丢掉。但我在日本的起初一两年,它被丢在我的箱里,没有取出来过。  相似文献   

20.
最忆家乡味     
<正>出门的时候,妻子对我说:“下班回来时,转到菜市场去,买把荠菜花回来。”我忽然想起来,按照湖北的风俗,农历“三月三”,是要吃荠菜花煮鸡蛋的。然而在这个季节,我心心念念的,却是老家安徽六安的另一种风味美食——蒿子粑粑。春风吹醒大地,原野上出现了一种看起来像菊花叶(比菊花叶小)、闻起来带着药香的草本植物,大约二三寸长吧,叶面上生着白白的毫毛,这便是蒿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