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于古经籍文句中几种特殊的表达格式略举数例,加以分析。目的在使读者能够正确理解古籍,并能进一步提高其阅读古籍能力。  相似文献   

2.
文句迷宫     
下列“文句迷宫”都是童诗(句子长短不一,不押韵),题目已列在前头,你能依照文意走出迷宫吗?1.雨刷时汽车像泪眼着迷路地擦雨的停手不孩小下▲2.报纸是世风的界纸报户爸爸每把它窗天都打的看开界景看世▲3.黑板擦▲擦很来跑上黑板爱满打屁去玩身去股板是都出抓黑灰老日生在来师值叫玩了很生气跑得《文句迷宫》参考答案1.雨刷:下雨时\汽车像迷路的小孩\手不停地擦着眼泪2.报纸:报纸是世界的窗户\爸爸每天都把它打开\看看世界的风景3.黑板擦:黑板擦很爱玩\在黑板上跑来跑去\玩得满身都是灰老师来了很生气\叫值日生抓出去\打屁股文句迷宫…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的中考数学试卷中,围绕二次根式的知识,出现了一批考查分析与创新能力的判断正误题,归纳起来主要有: 一、一题一解型判断正误问题例1 (1998年南京市)阅读下面一题的解答过程,请判断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写出正确的解答.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思想内容精致的外衣和载体,重点词语则是文章的点睛之笔。阅读、理解现代文,离不开对句子深层含义的理解。在日常用语和各级各类考试乃至高考中,不乏此类题型的应用和考查。为此,我们应努力地培养学生具备善于“深究”句子含义的能力。在阅读现代文的过程中,文中语句的内容或含义,常常并非能“一目了然”,倘不认真体味,容易造成片面性或表面化的理解,甚至闹出笑话,得出错误的结论。那么,如何分析句子的含义呢?一、联系语境。一个句子或几个句子都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受环境制约的。因此,准确分析句子的含义,切不可抛…  相似文献   

5.
意蕴即内在含义,文句有意蕴,指语言内涵丰富深刻,具有象外之旨和言外之意,令人玩之无穷味之不厌。高考《考试说明》将其作为作文的“发展等级”来看。如何让文句富有意蕴?意以下四种方法可谓行之有效。一、语离意合即遣词造句打破思维定势,按表层意义作出自相矛盾的组合,且通过上下文揭示其深层含义的统一性,诱导读者由表及里,思考其言外之意。如一篇写凡·高的文章中有这样的话:“一张向日葵脸的凡·高,割掉了一只耳朵,就是割掉了向日葵的一片花瓣吗?”将凡·高割耳的怪诞行为与其名作《向日葵》巧妙联系起来,暗示凡·高生前凄凉的命运与其…  相似文献   

6.
简字正误     
咀这字是“咀嚼”的咀,读jǚ(举)。有人把它当作“嘴”字的简体使用,这是没有根据的。“嘴”字在《汉字简化方案》中尚未简化。以“咀”代“嘴”在“用咀咀嚼”这类句子中就显得特别不合适。(?)有些人把这个字当作“围”字的简体使用,这是不符合《方案》的规定的,是  相似文献   

7.
正误分析     
1.直到昨天她才收到我的信。 Until yesterday she received my letter.(误) She did not receive my letter until yesterday.(正) 2.直到1999年他才进厂工作。 He didn’t work at the factory until 1999.(误) He didn’t start working at the factory until 1999.(正) 3.他等了半小时我才到达。 I didn’t arrive until he waited for half an hour.(误)  相似文献   

8.
简字正误     
(木日)这是个什么字呢?象“相”字,可是缺一短画。原来有些人把这个字当作“杨”字的简体使用。这是错误地把“阳”字的半边类推的结果。同样,也有人把“揚、場、腸”简化作“抇、(土日)、(月曰)”。这些简化字都是错误的。根据《方案》中简化偏旁表,“易”旁简化为“(?)”,因此“楊揚場腸”照此类推作:杨扬场肠。偏旁类推必须根据《方案》中的简化偏旁表,不能任意拿一个简化字的半边来类推,例如“確”虽已简化为“确”但是不能把“榷鶴”援例类推简化为“桷鵤”。至于“陽”简化作“阳”,元明以来就这样写的,已  相似文献   

9.
10.
判断正误     
判断正误仔细检查下列词语,若有错字,请改正。娇揉造作()怨天由人()休弃与共()不经而走()多多亦善()委屈求全()按装玻璃()板上走丸()立案侦察()墨守陈规()计日成功()一愁莫展()诛除异己()穿流不息()振振有词()带罪立功()以逸代劳()稍...  相似文献   

11.
正误辨析     
1.〔误〕May I smoke here?No,you maynot.〔正〕May I smoke here?No,you mustn't〔析〕m ay是情态动词 ,常用来询问或说明一件事可不可以做 ,但回答 may引起的问句时 ,一般不用 maynot这个词 ,而用m ustn't。另外 ,上面问句的回答也可以用 :Yes,please,certainly./Please don't.来回答。2 .〔误〕— Must we clean our classroom now?— No,you mustn't.〔正〕— Must we clean our classroom now?— No,you needn't.〔析〕情态动词 must常表示必须要作的事 ,在回答 must引起的问句时 ,如果是否定的答复 ,不能用 mustn't而需要用 nee…  相似文献   

12.
正误辨析     
1.这张桌子很重。误:This table very heavy. 正:This table is very heavy. 析:英语中形容词在句中不直接作谓语,而只可用在动词be后作其表语,动词be和其后的形容词构成系表结构。  相似文献   

13.
正误辨析     
析:表示时间的名词前还有另外的时间名词,它们一起构成新的表示时间的名词,这时,它们的前面不能有任何介词修饰。night是一个表示时间的名词,它的前面加上另一个表示时间的名词tomorrow,这时,tomorrow night的前面不能用任何介词。如:  相似文献   

14.
正误辨析     
1.两千年前,地球上只有2亿5千万人。误:Two thousands years ago,there wereonly 250 millions people on the earth. 正:Two thousand years ago,there wereonly 250 million people on the earth. 析:表示一个确切的数量时,我们在hundred、thousand、million、billion的后面不可加复数词尾-s,  相似文献   

15.
正误辨析     
误:He stood there silently,not daring lift his head.正:He stood there silently.not daring to lift his head.正:He stood there silently and didn’t dare(to) lift his head.正:He stood there silently and dare not lift his head.析:dare作实义动词用时,后面可以接带to或不带to的动词不定式,但当dare以分词形式出现时,其后的to不能省去;dare作情态动词用时,其后只能接不带to的动词不定式。  相似文献   

16.
正误辨析     
1.人类一定能够征服大自然。误:The man will be able to conquer thenature. 正:Man will be able to conquer the nature. 析:man作“人类”讲时,只用单数,且其前不用冠词。2.传来消息说,电话上有人找我。误:The word came that I was wanted on thephone. 正:Word calne that I was wanted on thephone.  相似文献   

17.
正误辨析     
“What(How)about…?”这一句型在口语中广泛运用,单在初一教材中就出现了15次左右。尽管它只被简单地译作“……怎么样?”但它在不同的场合却有其不同的内在含义。  相似文献   

18.
辨别正误     
下面一个多重复句(见初中语文第五册第146页)有如下三种划分法,请辨别一下,哪一种划分是正确的?为什么? (转折) ①一五○九年,他已经写好《天体运行》的提纲,但是他知道天动学说从亚(并列)(并列) 里士多德建立以来已经有一千八百年的历史,又有教会的拥护,如果发表跟天(假设)(因果) 动学说根本矛盾的地动学说,一定会遭到种种非难和攻击,因此他决定谨慎而(目的) 小心地进行观测工作,务使他的理论能和实际观测相符合。(转折) ②一五○九年,他已经写好《天体运行》的提纲,但是他知道天动学说从亚  相似文献   

19.
语法只研究组词成句的规律,至于怎样才能把文句写得更具内涵和美感,它是不管的。不过根据陈望道先生在《文法简论》中提出的“以词为材料的基本单位,以句为陈述的基本单位”的思想,我们研究句子,也须以词为基本单位。  相似文献   

20.
古诗文句内词语切分,即是古诗文句内的再“句读”,这种“句读”的正确与否不是通过标点符号,而是通过对古诗文的注释和翻译表现出来的。如:颜亨福《常用文言实词讲解》译《论语·季氏》“丘也闻有国有家者”句曰:“我(指孔丘)也听说有国有家的人。”①其实,句中的“也”不是表类同的副词,而是句中表停顿的语气词,翻译为现代汉语时,完全不必译出,正确的切分只能是“丘也/闻有国有家者”。类似的例子,在古诗文的注释和翻译中时有出现,究其原因,则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进行考察。就客观而言,是由于注释者、翻译者缺乏古代汉语语言文字方面的知识,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