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利民 《考试周刊》2010,(13):52-53
课程标准提出要以三维目标来培养学生,即通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素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目标,语文课堂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课堂教学提供最佳情感背景,创设情感交流最浓烈氛围。只有教师借助教材,把握情感调拨的最佳尺度.才能使师生共同享受语文课堂教学的情感之美,才能使教师个人魅力加以闪现.从而更有效地完成三维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2.
新课改“忽如一夜春风来”,让大江南北的课堂教学呈现出“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喜人势态:“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是创造的主人”;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大力提倡;学科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他,水乳交融;三维目标,手拉手一齐朝前走……课文课堂也由此萌发出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3.
现行的语文教材,内容丰富,文质兼美,便于师生情感交流。本文所探讨的就是如何让语文课上出一定的情感魅力。  相似文献   

4.
重视语文教育情感的培育和渗透,让学生在美好情感中学习语文,感受生活,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语文素养和崇高的情感品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5.
当今,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广大教师已普遍开始关注情感教学。如何从情感的角度运用情感因素,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知情并茂的教学效果,已成为广大教师共同探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语文学科中的情感教育一直被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所重视,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情感和情操,在情感体验中培养学生的自我精神和人格,使情感教育有效、合理地与小学语文教学相结合,把教学生正确理解祖国语言文字和进行情感教育统一起来,激发学生情感的浪花,培养他们提高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一、抓住"传情点",体验作者情感文章的情感信息总是附着或蕴藏于一定的言语形式和表达方式之中。所谓传情点,是指那些在传情达意方面最具表现力的语言或表现手法。教师要善于抓住文章的传情点,架设学生与作者、作品情感交流的桥梁。如教学《伯牙绝弦》时,教师要抓住"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这句的"悲伤"传情点展开情感教学,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伯牙伤心欲绝的心情,然后深化引出明代小说家冯梦龙根据这个传说所创作的  相似文献   

7.
一、语文情感教育的作用1.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老师是课堂教学的引领者,其教育方式以及同学生的情感沟通状况直接影响着小学生的心理成长水平和小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所以加强小学语文课堂上的情感教学是必要的。例如:在讲《学弈》的课文时,这篇课文主要是教给学生们勤劳刻苦才能成事,懒惰贪玩注定一事无成。小学生正是爱玩的年纪,他们对未来并没有什么明确的规划。如果单纯的课文阅读并起不到情感教育的意义,那么就需要老师改变教学方法。可以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当做故事讲给小学生听,告诫懒惰的学生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  相似文献   

8.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教学改革正在全国广泛、深入地展开。情感培育为我们实施新课程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有助于打破课堂教学中的单向、被动、沉闷的局面,使学生在课堂中能自主愉悦地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9.
程广平 《新疆教育》2012,(22):68-68
语文课堂情感沟通是教学的重要前提,师生情感一致时,双方易形成默契,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情感有隔阂,学生就会产生抵触心理,影响教学的顺利进行。因此情感是教学语言极为重要的因素,它直接影响学生情感的变化,影响学生对教学信息的认知和理解。积极的情感性言语能使学生在一种情绪的感染中全神贯注地接受教学信息,它像纽带一样把教师、教学内容和学生有机地沟通起来。心理学认为,  相似文献   

10.
张志刚 《考试周刊》2013,(29):40-40
<正>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句话道出了情感教育的真谛。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相比,似乎更强调情感。那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尽管也有表象运动和抽象思维,但绝离不开情感活动,而且情感活动往往对作品成败至关重要。翻开语文教材,我们无不感受到,那些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中充满着对祖国、人民、大自然、亲朋好友、志同道合者的深挚情感,字里行间洋溢着或优美淡雅、或清丽委婉、或崇高  相似文献   

11.
沈丹 《湖北教育》2004,(5):44-44
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必须把情感贯穿到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并以情促教,以情优教,进而全面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2.
当今倡导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新课程明确提出要实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构建起课堂教学比较完整的目标体系,由以知识本位、学科本位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真正对知识、能力、态度进行了有机整合,体现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为此,作为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小学阶段的学生情感直觉性不够稳定,对事物的感知往往是凭直觉上的好恶,而不是经过理性的分析。而一旦他们觉得外界事物不合自己的口味,就会变得兴趣索然,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基于这种特点,老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重视对学生情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美国当代情感教学理论创始人罗杰斯认为:课堂教学是师生间情感的相互交流过程,是以人的整体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相统一的过程,知识的传授、个性的培养、潜能的开发、创造性的激发都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语文是一门最富情感性的学科。王力在《中国语法理论》中说,西洋的语言是法治的,中国的语言是人治的。  相似文献   

15.
学生是灵动的生命个体,富有主动性和创造性。语文课堂上,老师积极地引导、充分地调动学生思考,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品味文本魅力,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把握好生成细节,学生自然能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自然会魅力无穷。  相似文献   

16.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  相似文献   

17.
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来把教材中所写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沟通起来,使学生更加热爱语文学习,更加热爱生活。  相似文献   

18.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中产生的主观体验。情感对个性心理特征和行为动机都有较大影响,是影响学习者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学习者不同的情感因素对语言学习者也有影响。这种情感因素包括学习目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自信心等。要把情感态度作为教学内容目标之一,强调在外语教学中要尊重学生,进行品质培养;强调利用影响学习效果的积极情感因素培养学生的兴趣、学习的原动力以及学生的主动性和目的性;强调通过情感教育来实现教学中师生共同参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贺孝友 《成才之路》2009,(20):53-53
学习情感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来说,有直接的影响。起着动力作用。愉快喜悦的积极情感,会对学习起促进作用和增强学习的效果;而痛苦恐惧的消极情感,则会对学习起阻碍作用和削弱学习的效果。那么在数学学习中怎样培养和增强学习的情感呢?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