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相信,看过美国电影《后天》的同学都会被影片中所描述的人类的命运所震撼。然而,比影片更让人震撼的是现实。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岛强烈地震引发的大规模海啸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袭击了印度洋各国,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极大的损失,幸存者形容这场海啸和《后天》中的  相似文献   

2.
2004年12月26日,一场人类历史上 前所未有的灾难突然降临到印度洋周边地 区,由地震引起的巨大的海啸瞬间便夺去 了15万人的生命,给人类留下了惨痛的记 忆。 可是,在印度的特雷莎岛上,一位叫 法扎克·阿里的港口控制塔的无线电发报 员,用自己在电视节目中学到的知识预知 了海啸袭击的发生,从而英勇地挽救了岛 上1500人的生命。据印度官方的记录,在 这场巨大的灾难中,这个岛只有一人丧  相似文献   

3.
海啸     
王良敏 《初中生》2005,(11):12-13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2004年12月26日上午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灾难,波及了印度洋沿岸的7个亚洲国家和1个非洲国家,造成15万余人丧生。巨浪以摧枯拉朽之势,越过海岸线, 越过田野,迅猛地袭击着岸边的  相似文献   

4.
一场大海啸,夺走了近30万人的宝贵生命。2004年12月26日,这场突如其来的由印度洋海底地震引起的海啸,高达30多米的巨浪席卷了东南亚沿岸国家,甚至远在大洋对岸的非洲国家也受到影响。短短几小时内,狂暴的海啸无情地吞噬着来不及逃生的人们,给受灾国带来巨大的损失。海啸无情人有情。面对21世纪的第一场人类大灾难,国际社会纷纷慷慨解囊,中国更是在第一时间就向受灾地区伸出了援助之手,举国上下迅即进行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对外救援行动。“中国速度”、“中国式关怀”成为了国际传媒和当地百姓交口称赞的对象。海啸发生的第二天,中国政府就…  相似文献   

5.
2004年12月26日,是人类灾难史上又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在这一天,由于印度洋海底地震而引发的海啸夺走了十几万人的生命,使数百万人失去了自己的家园。海啸具有如此强大的破坏力,那么它到底是什么样的自然灾害呢?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当地震发生于海底,因震波的动力而引起  相似文献   

6.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周边国家突遭海啸袭击,10米~30米高的巨浪吞噬了30多万人的生命,造成数百万人流离失所,沿海居民的家园几乎被海浪彻底摧毁。然而,奇怪的是,远洋船只却平安无事,这是什么原因呢?要回答上述问题,还得从机械能及其转化说起。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所有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且随质量和运动速度的增加而增大,有一种势能是由于物体处于一定高度而具有的,随质量和被举起的高度的增加而增大。动能和势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在大洋的深处发生强烈地震,产生的巨大机械能几乎全部转移给了海水,海水以向前推进的波浪为形…  相似文献   

7.
2004年12月26日,北京时间8时58分和12时21分,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和印度尼科巴群岛西南海域分别发生了里氏8.7级和7.5级地震。地震引起了巨大海啸,东南亚和南亚多国受到波及,造成近30万人伤亡。大多数海底地震发生在太平洋边缘地带,称为“亚延地带”。海域地震发生后,边缘地带出现裂缝。这时部分海底会突然上升或下降,海水会发生严重颠簸,犹如往水中抛入一块石头一样会产生“圆形波纹”,故而引发海啸。“地震海啸”波涛长达数百千米,有时波浪可高达数十米。这种“水墙”内含极大的能量,它以喷气式飞机的速度沿海洋运动,冲上陆地后…  相似文献   

8.
嘟嘟闯关记     
物理课堂上,老师问大家:“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海域发生里氏9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印度洋沿岸各国数十万人失去生命,除了海底地震外,大家知道还有什么可能引发海啸吗?”  相似文献   

9.
人类与速度     
吴莎 《新读写》2011,(2):62-62
2004年,雅典,刘翔以12秒91的成绩跑完了110米跨栏,这表明人类又超越了极限,进一步提升了速度。这是可喜的。 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失去了速度,失去了发展,任何事物都会被踢出局,上演一场“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悲剧。  相似文献   

10.
通常,水灾多是由于降雨过多或过于集中,河水渲泄不及而发生的。我们很少见到风和日丽的好天气爆发水灾。可海啸却是既无风又无雨时发生的特大水灾。2004年12月26日上午8点左右,印度尼西亚西北部苏门答腊岛附近发生了里氏8.7级强烈地震,并引发了海啸。灾难波及斯里兰卡、泰国、印度、马来西亚、孟加拉国等国家。沿海岛屿、城市一片狼藉,十几万人丧生,还有更多的人失去家园。地震虽在瞬间发生,但其释放的能量巨大,是破坏力很大的自然灾害。如果地震中心位于山区,那里将发生山崩;地震发生在平原,地面会出现裂缝甚至坍陷;地震发生在海底,就会引…  相似文献   

11.
2004年12月26日,印尼的苏门达腊外海发生里氏地震8.9级海底地震。地震引发的海啸造成斯里兰卡、印度、泰国、印尼及马来西亚近20万人丧生。这是人类的一场毁灭性的大灾难。那么什么是海啸?海啸是怎么形成的呢?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这种波浪运动引发的狂涛骇浪,汹涌澎湃,它卷起的海涛,波高可达数十米。海啸形成的波涛,移动了上万公里仍不减它的巨大威力。这种“水墙”内含极大的能量,冲上陆地后所向披靡,往往造成对生命和财产的严重摧残。海啸的起因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6.5以上的海底…  相似文献   

12.
阳光、沙滩、椰树、蔚蓝的大海……这一切人们所熟悉的印度洋海岸的旖旎风光,在2004年岁末发生了改变.突如其来的灾难只用了一瞬间便唤醒了人类关于洪荒的记忆.印度洋的海啸吞噬了十几万条生命,使许多村庄瞬间变成死亡的泽国.无数人流离失所,失去了家园,也失去了亲人.  相似文献   

13.
"指甲速度"何以引发9级地震 这一断层在积聚了300多年的应变能之后突然断裂,导致上千千米长的海底发生强烈错动,就像一只巨手在浴缸底部猛烈地搅动,终使印度洋掀起滔天巨浪,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灾难.  相似文献   

14.
2004年12月26日上午8时58分55.2秒,在印尼苏门答腊西北近海(北纬3.9,东经95.9)发生8.7级地震(我国地震台网测定数据,美国台网测定为8.9级). 地震发生数分钟后,地震引发的大海啸迅速袭击了距离震中最近的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2个小时以后,海啸袭击了斯里兰卡,造成惨重的人员伤亡.最新公布的统计数字表明,此次印度洋大海啸造成的死亡人数大约有22万人(失踪10万人),印尼与斯里兰卡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6%以上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海啸     
2004年12月26日,印尼的苏门达腊外海发生里氏8.9级海底地震。海啸造成斯里兰卡、印度、泰国、印尼及马来西亚数十万人丧生。这是人类的一场毁灭性的大灾难。那么什么是海啸?海啸是怎么形成的呢?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这种波浪运动引发的狂涛骇浪,汹涌澎湃,它卷起的海涛,波高可达数十米。这种"水墙"内含极大的能量,冲上陆地后所向披靡,往往造成对生命和财产的严重摧残。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水下或沿岸山崩或火山爆发也可能引起海啸。在一次震动之后,震荡波在海…  相似文献   

16.
你知道吗 ?太阳也会像地球闹地震一样发生强烈的“日震”。前不久 ,美国和英国的科学家通过研究气象卫星发回的资料 ,捕捉到了一个令人吃惊的信息 :1996年 7月 9日 ,太阳在发生耀斑的同时 ,伴随着发生了太阳内部的强烈震动。而且 ,这种类似于地震的日震释放出的能量 ,地球上任何地震也相形见绌。科学家从资料上观察到 ,这次日震 ,在太阳的表面出现了就像人们向池塘里丢进石块引起涟漪的现象 ,震波竟高达 3千米 ,在向外扩展了 194 0 0亿千米的距离后 ,才逐渐消失。有关专家还对这次日震产生的能量进行了估算 ,认为差不多等于 190 6年美国旧金…  相似文献   

17.
请以ThewholeworldarehelpingSoutheastAsia为题写一篇文章,介绍世界各国援助东南亚受海啸袭击国家的情况,内容要点如下:1.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发生强烈地震,随后发生巨大海啸,海啸很快蔓延至东南亚其它国家,到目前为止已造成16.5万人死亡。  相似文献   

18.
一、自然灾害的直接之“利”首先以地球各圈层中不同的灾害分别来进行说明。台风(或飓风)是地球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其狂风暴雨及风暴潮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居各种气象灾害之首。如1970年11月,飓风袭击了孟加拉国,高达6~9米的风暴潮瞬间夺走了二三十万人的生命。2005年8月底,来自加勒比海的“卡特里娜”飓风在美国佛罗里达州东南部登陆,  相似文献   

19.
李弗不 《语文知识》2005,(10):43-4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杀人海啸探密陈燕根据科学研究报道,正是全球气候变化引发了2004年12月26日发生在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的强烈地震及由此产生的海啸。有学者提出,在这次地震中,苏门答腊西南缘的小岛可能向西南方向移动了20米。若  相似文献   

20.
日本的自信心动摇了陈荫,林木神户的灾难动摇了日本抗地震的自负心。当强烈地震袭击日本的神户市时,这个国家享有盛誉的抗地震建筑技术受到巨大冲击。巨大的生命损失和财产破坏表明,日本的努力是不够的。来自世界各地的建筑工程师和地震学家在被毁坏的房屋、办公楼、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