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我们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这个科学命题一直困扰着我们,特别是前者涉及生命起源的难解之健。几个世纪以来,人类几乎穷尽了自己的手段和能力,苦苦执着地探寻着,时刻期待着水落石出的那一天……海绵:地球生物的共同祖先  相似文献   

2.
尹怀勤 《百科知识》2012,(14):27-29
正一个国际研究小组日前发现确凿证据,显示1.2万年前地球曾降下陨石雨,并导致美洲史前人类和包括猛犸象在内的一些大型动物灭绝。这就引出了几个问题,什么是陨石?陨石是从哪里来的?又为什么会形成陨石雨?许多运行在太阳系空间大小不一的碎块,  相似文献   

3.
人类每天都在接受来自疾病的挑战,因此,“药瓶子”是每个人都不喜欢而又往往离不开的“伙伴”。人类在走出地球,遨游太空的伟大征程中,发现了许多未知的自然之秘,同时也发现了地面所未曾发现或无法解决的生存之秘。到茫茫太空制造地面所无法生产出来的特种药物,就是这场外层空间探索中的可喜收获。现代空间科学研究成果向人类传递着一个信息:外层空间是一个理想的“制药工厂。”  相似文献   

4.
生命是怎样形成的?人类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在试图破解这一谜题。但是,从对生命的懵懂无知到建立起精细齐全的生物学知识体系,从单细胞生命体的研究到干细胞技术的问世,从植物的光合作用研究到转基因生物工程研究……生物学在取得进步的同时,每解决一个问题都伴随着更多谜题的出现。科学探索永无止尽,而这也正是生命科学研究的魅力所在。正因如此,它吸引着无数科学家探索的脚步。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广林副教授就是其中一员。  相似文献   

5.
<正>自从本刊刊登了文章《鸡啊,你从哪里来?》(2017年3月刊),很多小读者就来问:那人是从哪里来呢?人类的祖先是什么样的?本文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人类诞生的秘密吧地球上所有物种,都是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而来的。地球形成之初,是没有任何生命形态存在的。大约在36亿年前,第一个有生命的细胞产生在深海里。随着漫长岁月的不断演化与变迁,才有了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地球。  相似文献   

6.
为什么没有闹钟的铃声,你却每天按时醒来?为什么雄鸡啼晨,蜘蛛总在半夜结网?生物体的生命过程复杂而又奇妙,生物节律时时都在奏着迷人的“节律交响曲”。人体内的“隐性时钟”万物之灵的人类,同样受着生命节律的支配。什么是人体生物钟?有人把人体内的生物节律形象地比喻为“隐性时钟”。科学家研究证实,每个人从他诞生之日直至生命终结,体内都存在着多种自然节律,如体力、智力、情绪、血压、经期等,人们将这些自然节律称作生物节律或生命节奏等。人体内存在一种决定人们睡眠和觉醒的生物钟,生物钟根据大脑的指令,调节全身各种器官以24小时…  相似文献   

7.
脑筋急转弯     
《科学与文化》2006,(8):28-28
1.你只要叫它的名字就会把它破坏,它是什么?2.人类目前已知的最高的山在哪里?3.中国的“煤都”是大同,那么钢都是……?4.青蛙王子一年只能说一个字,他攒了5年,终于对公主说:“我爱你公主!”公主说了个字,青蛙王子就晕倒了。只有一个字!5.打什么东西既不花力气又舒服?6.为什么狼  相似文献   

8.
李健 《今日科苑》2005,(7):22-23
“人类从哪里来,将到哪里去”,一直是很多科学爱好关心的话题。生命起源研究领域最高级别的会议——第十四届生命起源国际大会近日首次在中国北京清华大学举行。生命科学领域的顶尖科学家,和公众进行了近距离对话。  相似文献   

9.
细心的小朋友可能也会观察到,有很多鸟儿是站在树枝上睡觉的。鸟为什么不躺着睡觉呢?它们站着睡觉不会从树上掉下来吗?科学家发现,人类和鸟类的肌肉作用方式有很大的区别,从而可以解释为什么鸟儿能“站”在树枝上睡觉而不掉下来。德国的科学家发现,在进行“抓”这一动作时,人类和鸟的动作完全相反———人类是去主动地抓,而鸟儿却是被动地抓。当我们人类想要抓住什么东西的时候,需要用力使肌肉紧张起来;而鸟儿只有用力使肌肉紧张起来,才能松开所抓住的物体。也就是说,当鸟儿飞抵树枝时,其爪子的相关肌肉呈紧张状态;而当它“坐”稳之后,肌肉…  相似文献   

10.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南兴镇北,上个世纪80年代前后在这里发现了大批以青铜器和玉石为主的文物,这些与中国商代并行的3000多年前的文物明显有“西方”特点,这些相貌奇特的人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了呢?有人说:他们来自外星文明,并且又回到“故乡”去了。2004年,一个叫苏三的网络作者更是把这种观点发展到极致,在她刚出版的一本《三星堆文化大猜想》的  相似文献   

11.
神经细胞典型结构如果我们缩小100万倍,跳入自己的大脑,就会惊异地发现:一棵棵“大树”突然出现在了我们面前。每只神经细胞都长着一条长长的“树根”和许许多多的“树枝”。为什么它们会长成这个模样?一直以来,全球的神经科学家试图寻找到答案。近日,从中科院上海神经研究所了  相似文献   

12.
正既然癌魔有"老不死秘术",那人类何不拿来借鉴、借用一下呢?癌魔是怎样炼成的?其实人类之所以会谈癌魔而色变,最主要原因就是它让人类是又恨又怕。那么癌魔是谁?它从哪里来?它为什么会让人类又恨又怕呢?在19世纪初,德国医学家就给癌魔画了像——变态细胞,因为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的大小和形状不一致,内部结构异常,排列也非常紊乱。后来,  相似文献   

13.
康娟 《今日科苑》2007,(9):10-11
地球是宇宙中人类惟一能栖居的星球吗?这个困惑推动着天文学家不断望向宇宙深处。欧洲天文学家于2007年4月24日宣布,首次在太阳系外发现了一颗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它的温度、体积估计与地球相似,而且还可能有液态水。这一发现被认为是“搜寻宇宙生命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为探索地外生命提供了新参考。  相似文献   

14.
自从诞生以来,人类一直都没有放弃对太空的关注和探索,并试图了解其它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形式,进而梦想着在未来移民到别的星球上去,或是先把有这种潜力的星球改造成可支持生命存在的“第二家园”,然后再移民。这似乎是一个十分美好的梦想和极其伟大的壮举。当人类的火星探测器成功地在火星上降落,并顺利地取回图像数据,全世界都为此欢呼雀跃、奔走相告时,是否会有人冷静 地想到,也许与此同时,外星智慧生命早已捷足先登,它们已经发射过探测器来侦察我们地球,我们的一切活动都早已在它们的视线之内呢?权科学家指出,其它星系的外星人很有可…  相似文献   

15.
人是从哪里来的?当然是由猿进化而来的,猿是从哪里来的?之前呢?再前呢?从鸿蒙伊始,是怎样慢慢的,才有了我们现在的样子?这些问题,非但我们不知道,就连被称为“进化论之父”的达尔文也没能完整地回答出来。1859年,达尔文完成了他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创立了进化论。鉴于当时古生物学的研究水平,在寒武纪之前的地层中很少发现生物化石,达尔文对在那些古远世代里究竟生存着什么样的原始生命尚不能做出准确的描述。远古的生物是怎么来的?他意识到,这将是困扰进化论的一个重大难题。在《物种起源》中,他写道:“这个问题如果得不到合理的解释,已经建立起来的进化论就难以自圆其说,就会遇到严重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正现代天文学确证:人类的出现是宇宙演变的结果;由于自然法则在宇宙中具有普遍性,导致人类诞生的因素也会出现在苍茫宇宙的某处。因此,许多科学家坚信:宇宙中存在其他智慧生命,甚至有高级智慧生命——外星人(ET)。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科学家就一直致力于对潜在外星人的搜寻,他们试图通过截获有规则的无线电信号或激光信号来探知外星文明的存在。然而,如果地外文明真的存在,它们在哪里?为什么人类没有得到过任何有关这类文明存在的证据?  相似文献   

17.
“百变女神”的诞生如果向100个人询问:“是谁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也许没有一个人会想起“她”。让我们来猜猜?是衣服?是汽车飞机?是电脑?还是赫赫有名的互联网络?很遗憾,都不对。其实今天我们每个人都被“她”包围着:从儿童玩具到仪器和容器,从计算机到电话机到汽车  相似文献   

18.
“金星人”、“火星人”和“泰坦人”是人类对可能存在的地外高级智慧生命的假设,宇宙中是否存在着这些地外高级生命?2004年对火星、土星和土星的第6个卫星——泰坦的探索将可能稍稍揭开一些谜底。  相似文献   

19.
星火计划从“七五”起步,历时一十二载,风光不减,魅力犹存,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其奥妙在哪里?答曰:不断超越自身,适应改革需要,推动改革发展。星火计划从“七五”之初的短、平、快项目开始,到“八五”期间明确提出重视星火区域性支柱产业建设,“九五”又将星火技术密集区建设作为重要任务之一,其每一步成功跨越,都伴随着能量  相似文献   

20.
史峰 《知识窗》2013,(13):52-53
一日发现三个“地球” 致力于地外文明探索的美国国家航天局拥有全世界最先进的太空探索技术和成果.不久前他们宣布:航天局的一个太空研究小组利用开普勒天文望远镜观测到两颗太阳系外迄今“最像地球、可能最适宜人类居住”的行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