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汤曼祖是明代著名的戏曲家、文学家.在他的诗集中,有一类特别的诗——咏剧诗.这些诗,吟咏了与戏曲有关的多方面内容,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一是关于戏剧的读者;二是关于演员(剧中演员和唱者);三是是关于戏曲的演出行头及收费标准;四是无知音的苦恼及剧作无法上演的愁苦;五是对昆曲的喜爱;六是关于戏曲理论方面的.其咏剧诗数量虽不多,但却有着不容忽视的价值,在明代的戏曲及咏剧诗历程上有着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王丽 《巢湖学院学报》2009,11(5):72-76,129
<古舟子咏>是英国湖畔诗人柯勒律治最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作.本文从两个角度分析<古舟子咏>中信天翁意象以此来解读<古舟子咏>:信天翁意象的词汇寓意构建;通过对多个意象进行分析,探讨信天翁意象构建.  相似文献   

3.
较之前代咏雨诗,南朝咏雨诗更专意咏雨,描绘更细致.写法上以描写为主,议论和陈述更少,叙事化倾向减弱到最低程度,关注更细微的意象.这些特点的出现,反映了南朝文学对"形似"的追求,这是文学发展的进步.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对南宋末期著名词人吴文英咏花词中女性拟体与此前两宋词人咏花词女性拟体的比较中,阐述了梦窗咏花词中女性拟体的拓新与融变.通过这一侧面,可以反观宋朝末年词体在学问与思力的双重作用下,追求极新极变的创作理念和创作实践.  相似文献   

5.
从<玉台新咏序>,我们可以看到以下问题.一、<玉台新咏>的选录标准:收录的诗歌作品应易解易懂,收录作品须能在更大范围内抒发情感,专门收录描述女色及女性生活的"艳歇",多录乐府作品,多关注当代诗人及当代"新诗".二、<玉台新咏>的编撰目的:为烦闷的读者提供读物,编成一部具有某一类题材总成性质的总集.<玉台新咏序>还谈到出版方面的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6.
<玉台新咏>序跋论(玉台新咏>与<文选>,一为缘情、专题的,一为诸体毕备的;<玉台新咏>的古诗有枚乘之名,诵诗论诗宜取二者并观;<艺文类聚>"赋"类作品有不以"赋"名者,为亦诗亦赋的交叉文体,<玉台新咏>以其为诗而录,<文选>不录,是因为限于类别体例.从<玉台新咏>所录而<文选>多有不录者,及<文选,有序而(玉台新咏>无序者或(玉台新咏>有序而<文选>无序,可知<玉台新咏>与<文选>之间没有承袭关系,但收录作品有同一出处者.  相似文献   

7.
罗璇 《文教资料》2012,(26):95-97
随着茶文化和词创作在宋代的繁荣发展,咏茶词作为一种文学形式正式登上文学舞台并逐渐兴盛,为后代茶词的创作开辟了道路。综观《全宋词》收录的70余首咏茶词,可以发现其审美形态不外乎以下三种:一是描摹物态,穷形尽相;二是融咏茶与艳情为一体;三是藉咏茶以抒怀言志。这三种审美形态贯穿在南北宋各个阶段的咏茶词创作中,且在表现技法上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王士禛歌行体咏物诗所咏对象大体可以分为三类:文物、动植物和日用器物。咏文物古玩尚典实,咏动植物多生气,咏日用器物重情趣。他在对所咏之物进行从形相到神理的多层次摹写的同时,往往把人生的意气灌注其中,实践了其“不即不离,不粘不脱”的咏物规范。  相似文献   

9.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一篇抒情散文。独领30年代咏秋散文的风骚。古人多哀秋、怨秋;今人多喜秋颂秋。郁达夫是颂秋,这其中的“秋”味给我们带来了美的意境。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的《玉台新咏》研究进一步深入发展,在理论建设和实际操作方面都体现出了多维的角度和空间,引进了各种理论和方法,尤其体现在《玉台新咏》的成书时间,《玉台新咏》与《文选》的关系,《玉台新咏》的编选问题,《玉台新咏》与音乐的关系等方面;但在某些问题的研究上有待深入挖掘和开拓,比如《玉台新咏》和《文心雕龙》、《诗品》的比较研究,《玉台新咏》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以及与宫体诗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1.
自《诗经》以来到两汉魏晋南北朝, 咏月诗歌大多是游子怨妇主题, 李白的咏月诗扩展了传统咏月诗的表现主题, 把它引向了关注实现人生, 使托意怀人的思想主题成为咏月诗的主流。宋代苏轼继承发展了李白的这一特点。然而, 李白、苏轼在咏月诗的艺术风格和审美理想方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独特个性。本文试图在历史的坐标上对他们咏月诗歌的风格、主题以及透过咏月诗歌所折射的诗人的内心世界等方面进行比较探究, 并由此去窥见两位伟大诗人的审美理想和人生哲学。  相似文献   

12.
苏轼《贺新郎·乳燕飞华屋》一词的题旨,历来众说纷纭.归纳起来,可分为两大类.一类认为是写男女情爱.杨湜《古今词话》讲了一个苏轼守钱塘时为歌妓秀兰写作此词的故事,认为该词题旨是赞美歌妓.陈鹄在《耆旧续闻》中引用晁以道的话,认为是写东坡侍妾名叫榴花的女子,题旨是赞美这位侍妾.曾季狸在《艇斋诗话》中讲东坡在杭州万顷寺见到石榴花,同时又见到歌女昼寝,写了这首词,既咏人又咏花,也认为这是一首描写歌女的作品.总之,这三位论者都采取“坐实”的方法,求本事,探题旨,归结为这是一首赞美  相似文献   

13.
陈毅同志写的《冬夜杂咏》共二十七首,小学语文教材选用了三首。《冬夜杂咏》组诗寄给《诗刊》时,作者写了一个“小记”说:“一九六○年冬夜大雪,长夜不寐。起坐写小诗若干首,寄兴无端,几于零乱……”“杂咏”,“杂”的意思是五彩相合,就是说这一组诗的题材广泛,揭示的主题多。  相似文献   

14.
仲达 《初中生必读》2022,(Z2):47-50
<正>汤坑泉王安石寒泉诗所咏,独此沸如烝。一气无冬夏,诸阳自发兴。人游不附火,虫出亦疑冰。更忆骊山下,歊然雪满塍。【诗词赏析】“汤坑泉”是指今天的汤池温泉,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境内。“寒泉诗所咏,独此沸如烝。”“寒泉”指冷水泉,这两句是说普天之下,冷水泉比较多,而且赞美冷水泉的诗词也很多,然而,像汤坑泉这样的温泉作者却不曾多见。常年蒸气飞腾的泉水是这汤坑泉。  相似文献   

15.
唐代是诗歌艺术的顶峰时期,咏马诗在这一时期同样达到全盛。唐代咏马诗对前代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唐代的社会环境,诗歌这一体裁本身的发展成熟,都推动了咏马诗在唐代的繁荣。诗人或借马言志,或用马抒情,或以马来反映社会现实,积极的创作促使有唐一代咏马诗佳作迭出,对后世咏马诗的创作也颇具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一、咏"春"赏"春"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孔子游春>.你能吟诵出与"春"有关的诗句吗?比一比看谁记得多.  相似文献   

17.
去年出我院学报连载的《历代名人咏晋诗选》一书.已经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和广大读者见面。这本书是我省几位年轻文学工作者编选的。著名书法家赵朴初为本书题签,著名历史学家侯外庐为本书作了序言。《历代名人咏晋诗选》共选了自汉至清二千多年间,历代诗人、作家、学者、帝王、将相共一百三十个作者,歌颂山西山川形势、名胜古迹、历史人物、土特名产等多方面的诗歌二百三十九首,涉  相似文献   

18.
<正>读《红楼梦》时,最是感慨这群小儿女们时不时就要作诗一首。他们以文会友,以文抒怀,组织了海棠社、菊花社、芦雪庵联诗和桃花社四次诗社活动,真真将斗诗当成雅趣。甚至在平日生活中也常常乘兴而诗:赏花、赏雪要写诗,吃螃蟹、吃烤肉要写诗,游园、聚会要写诗,开心、郁结也要写诗。真真让作诗成为情韵。这些诗的主题大多以写物为主:《咏白海棠》《咏菊花》《螃蟹咏》《咏红梅花》《咏月》《柳絮词》,诵读时不但能感知人物的悲喜,还能感受到人物的个性与情思。  相似文献   

19.
金朝咏寺酬僧诗直接反映了佛禅对文学的渗透溶浸。这部分诗作包括三大类型:借题咏寺院及周围环境表达向往净土、崇信佛禅的意识;借题咏寺院及周围环境表达对世事的感触和内心情致的抒发;通过酬僧之作表现文人与方外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佛禅的向往。它们所体现的佛禅意蕴的深度虽各有不同,但都反映了佛禅对金诗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柳宗元的咏史诗多借古人事以自抒怀抱,将强烈的孤愤融入对历史的观照、反思之中,既使得咏史具有浓郁的主观色彩,又赋予史事以丰厚的现实内蕴和情感深度.其<咏史>、<咏三良>二诗即典型地表现了此一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