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知识、信息价值的日益突出,充分实现知识、信息的价值成了图书馆的中心任务,但因原有的知识、信息保存体系存在局限,使得“藏”“用”矛盾空前激化,而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办法是实现知识、信息保存的高度有序化、网络化、数字化。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国内有关数字档案信息长期保存的文献进行了系统回顾,并从“目的”“相关主体”“技术”“标准”“法律”“经济”和“国家策略”七个方面对目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整理、分析。国内关于数字档案信息长期保存的研究已取得较丰硕成果,但相关研究成果过度集中于理论方面,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成果亦较少。未来应开展丰富的数字档案信息长期保存实践探索类研究,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以及跨学科视角的研究,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字档案信息长期保存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3.
协作保存网络指的是利用网络及相关工具软件为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人们提供协同服务以进行保存工作和存档信息共享。文章从技术的角度,通过几个典型的web archive协作保存网络案例,对如何构建协作保存网络来共享保存系统和资源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分析。该文为2009年第七期“网络信息资源保存”专题文章之一。  相似文献   

4.
电子档案信息保存生命周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别论述了电子档案信息保存生命周期中的“木桶效应”理论,电子档案信息载体和软、硬件系统的技术生命周期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5.
信息素养的生命周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文章首先讨论信息素养研究的时代背景,提出信息素养的概念,并将信息素养的养成看成是一个连贯性、螺旋上升的过程,是一个生命周期。随后通过对信息素养的生命周期11个阶段的详细描述,分析从“形成获取信息的渴望”到“使用信息解决问题”再到“保存管理有关信息”的整个信息活动流程中需要具有的信息素养,并提出一些相应的措施来提高每一阶段对应的信息素养;最后,对全民的信息素养建设提出了9条建议。  相似文献   

6.
当今,信息竞争已经成为经济竞争的关键。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科技档案是保存备查的直接记述和反映科技动态信息的科技文件材料,是重要的信息资源和知识宝库。开发利用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可以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那么,如何才能使“死”档案变成“活”信息,这是摆在广大档案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崭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网络信息资源长期保存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首先分析网络信息保存的意义,探讨了网络信息资源保存和其它信息资源保存的异同,最后结合网络信息保存面临的挑战提出网络信息保存的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8.
吴钢 《图书馆》2011,(4):4-7,11
信息保存权是对信息资源进行收集、存档、管理、处理,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提供服务,并确保资源能够提供长期利用的权利。从公共信息管理机构出发,阐述了信息保存权理论的正当性和对信息保存活动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态”和“物态”是信息的两个基本形态。“本态”即信息在生命体(信息主体)中的存在形态;“物态”即信息在生命体(信息主体)外的存在形态。“本态信息”有“潜态”和“显态”两种类型(层次、部分);“物态信息”的具体形式很多,但可分为“物理态”和“物质态”两类。“物质态”又可分为“恒定态”和“非恒定态”。同一信息虽可同时具有多种具体形态,但信息的价值、功能只能通过“本态”尤其是其“显态”才能在生命体(信息主体)的心理与行为中实现。“物态”的意义主要在于信息行为即信息的传播、处理、储存以及信息行为的速度、效率和保障信息内容的确定性与可靠性上:“物理态”和“非恒定态”的优势主要在于信息传播、处理、储存的速度和效率;“恒定态”的优势主要在于保障信息内容的确定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信息辩正     
现代社会,都爱用上“信息”这个字眼,什么“信息时代”、“信息社会”、“信息产业”等名词术语突兀而出,许多本来应该用文献或情报的称谓,也被抹掉了,换之以“信息”,似乎应时,光彩。究竟信息本质是什么?它有什么特征?它与知识、文献、情报、资料等概念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本文就此辩析一番,以正视听。(一)信息的本质特征当前,在信息本质的认识上,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信息是“认识论中的第三者”,意即物质居首,精神次之,信息位三。其论据是:“如果物质和意识是绝对划分为两类的,它们中间没有任何过渡,没有任何中介,没有任何共同点,那么,它们之间就决不会有任何相互作用。”认为信息就是联系物质与精神的中介质,故而应该位居老三①。另一种相反的观点则认为:“信息的本质大体上可以理解为物质客体所固有的反应特征,它是物质客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一种形式。”其论据是:“信息又必定同物质和能量密切联系而实际存在着,它的储存和传递必须借助于运动着的物质载体”,并且指出“那种认为信息可以脱离物质的运动而独立存在的看法,……显然是违背事实的,是错误的。”②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20所国外一流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政策文本,发现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具有采集多样化、保存规范化、利用包容化、获取开放化、评估科学化、组织智慧化、经费安排合理有序、注重应急保障等特点和趋势,呈现“丰富”“融合”“包容”“共建共享”“人文关怀”的建设理念。国内高校图书馆可从多样化特色化的文献信息资源内容体系建设、开放性包容性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系统性应急性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管理框架、服务合作与交流、全球影响力提升等方面着手,推动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相似文献   

12.
基于网络信息资源保存的生命周期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信息资源生命周期管理研究以网络信息资源保存为基础,研究生命周期理论的规范性方法和最佳实践。文章在分析总结国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生命周期模型、生命周期管理成本控制以及生命周期过程控制三个方面分析了网络信息资源生命周期管理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为后续研究工作作铺垫。该文为2009年第七期“网络信息资源保存”专题文章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中文网络信息保存体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信息保存体系是一种解决与网络信息资源保存相关的一系列问题的整体方案.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构建网络信息保存体系的背景与意义.然后作者提出,在建立中文网络信息资源保存战略体系时,应该从宏观上研究保存中的4个基本模块:保存目的、保存主体、保存对象、保存方法.  相似文献   

14.
网络信息归档保存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国内外网络信息归档保存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不足。指出网络信息的归档保存需要在调查分析归档对象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建立起分层责任体系和科学的合作模式,坚持“选择性采集,开放式存储”的原则,采用科学的自动采集和组织方法,根据不同的需要采取不同的归档方式;指出为保证网络信息的长期存取需要建立安全的多元存储体系。  相似文献   

15.
信息资源保存评估机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钢 《图书馆论坛》2011,31(5):97-99
在分析信息资源保存评估意义的基础上,结合对全国范围内图书馆的调研,探讨信息资源保存评估实施的主体,从保存资质和保存效果的角度分析信息资源保存评估的实施方式。  相似文献   

16.
“信息所指”、“信息所指对象”、“信息能指”以及“信息能度”等概念不仅可深化对信息的理论认识,甚至可解决哲学认识论中的重大问题。信息所指即信息自身并不是信息所指对象。生命体的信息能力尤其是信息能度不同,面对同一信息所指对象会形成不同的信息或不形成信息。“信息能指”即“信息能度”的现实表现,它是“可知”与“不可知”之间的理论边界。而且不同生命体的这一边界并不相同。“可知论者”和“不可知论者”的共同错误是漠视了这一边界的存在。  相似文献   

17.
大量有价值的网络信息资源是科学研究、管理决策可利用的信息源,但网络信息资源处于动态变化中,面临永久消失的危险,需要长期保存。对网络信息资源生命周期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网络信息资源长期保存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为了将长期保存的网络信息资源提供给用户利用,保存机构需要对这些资源进行一定的组织与质量控制。文章介绍了网络资源保存编目研究的发展现状,介绍了目前几种常用的编目方法:延续传统编目方法、基于web2.0标签技术的信息组织方法、基于大规模Web archive自动编目方法。并对两个新型的编目系统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一个是瑞士的电子资源长期保存工程e-Helvetica,它将图书馆编目系统与长期保存系统的摄入流程进行集成整合,利用编目系统对长期保存资源进行组织与控制;另外一种是新加坡的网页标注系统WAWI,借鉴web2.0标签技术为长期保存系统中的网络资源添加标签,实现对资源内容语义层面上的控制。希望能为国内网络信息资源保存的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一些参考。该文为2009年第七期“网络信息资源保存”专题文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由于互联网的出现,我们已从一种“信息匮乏”状态一跃进入“信息过载”、“信息过剩”、“信息爆炸”状态。受众在尽情享受信息资源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种尴尬的状态:一面大呼“信息过载”──信息来源多样化,信息的急剧膨胀,甚至于多得无法收看、收听或阅读,从而产生大量信息垃圾,也导致了信息的自然流失;另外一方面,又感觉到信息根本不够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长期保存政府网络信息资源的重要性,指出了政府网络信息资源保存应注意的问题,并结合美国相关项目的发展情况,对我国开展政府网络信息资源长期保存活动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