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拉磨     
<正>磨房里,灰驴正在拉空磨。公鸡看见了,十分奇怪:"驴大哥,磨盘里空了,你怎么不叫主人来添麦子呀""傻瓜才会那样做!"灰驴得意地说,"你想想,是拉空磨轻松省力,  相似文献   

2.
⒈河马请灰驴承建一个正方形游泳池,边长30米,深2米。⒉签完合同后,灰驴建议:为了便于举行50米和100米的比赛,不如把长改为50米,宽改为10米,这样周长与原设计一样,也不必改动合同。⒊灰驴可没安好心,这样一改设计,它从中赚了一大笔黑心钱。这不,通缉灰驴的通缉令已经贴了出去。⒋按照挖土方每立方米10元,池底和四壁贴瓷砖,每平方米75元的工钱标准,你来算一算,灰驴一共骗了多少钱?灰驴骗了多少钱!山西@黄晋晓  相似文献   

3.
曾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农场主,养了一头驴为自己磨面粉。每天只要把驴牵到石磨面前,成袋的面粉就出来了。上帝觉得这头驴太辛苦了,于是教会它如何说人话,让他去和农场主理论。这天,驴终于鼓足勇气对主人说:"我不干了,你没有理由让我做这么辛苦的事。"农场主过了一会才反应过来:驴在为自己争取自由。狡黠地说:"对不起,我的朋友,这些年我对你是有些过份,作为补偿,今天我要请你大吃一顿。"说着就从外面抱回一  相似文献   

4.
殷卫 《老年教育》2010,(12):22-22
一头拉磨的驴子,围着磨道转悠了一辈子。忽然有一天,主人说,“你老了,该休息了。”就把套绳和捂眼都摘下来,拍拍老驴的屁股说,“恭喜你,你自由了!”老驴朝主人“咴咴”几声,蛮感激地离开了磨道。正在拉磨的驴们无疑相当羡慕,朝那老驴离去的方向张望着,有些眼热的意思在里面。  相似文献   

5.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 4题。过去时常看到农村里的驴 ,被蒙上眼睛拉着磨转圈 ,“一条道走到黑”却一副全然不知的样子 ,不禁想知道一般情况下驴是怎样看世界的 ?它看到的世界是否与我们人类看到的一样 ?今天 ,科学实验告诉我们 ,每一种动物看世界的方式及所看到的世界都不相同 ,驴也不例外。驴只有在吃草时 ,双眼才具有最大的视野 ,因为驴在吃草时身体基本保持不动 ,两眼也不必向前看 ,因此每个眼睛的视角都达 14 6° ,且左眼与右眼所看到的景象都不相同。在驴的脑袋与驴的四肢之间有一盲区 ,一般来说 ,这一盲区有约12 0厘米长 ,5 0…  相似文献   

6.
驴和牛     
一户农家,养了一头驴和一头牛。主人牵着驴和牛到村南的山坡去放牧。回来的路上,驴子敏捷地交换着蹄子,颠跑起来,连主人也跟不上。牛却不同了,它一步连着一步,不紧不慢往前走,慢得像蜗牛。主人一手拽着头里的驴,一手牵着后边的牛,驴想跑快也快不起来。这时,一个响雷从头顶滚过,大雨哗哗地落了下来。驴、牛和主人都被雨浇了个透湿。回到棚子里,驴对牛大发雷霆:“你这又蠢又笨的家伙,害得我和主人好苦啊。又一天,主人用驴和牛往地里拉粪。驴拉着头一辆车,刚进地头,车轮就陷进土里。尽管主人把鞭子  相似文献   

7.
一头拉磨的驴子,围着磨道转悠了一辈子。忽然有一天,主人说,"你老了,该休息了。"就把套绳和捂眼都摘下来,拍拍屁股说,"恭喜你,你自由了!"老驴朝  相似文献   

8.
张萍 《幼儿教育》2012,(13):38-39
一次,娃娃家人数已满,我班的天天很想玩娃娃家,不愿意到别的区去。我走过去轻轻地对他说:"你看,娃娃家已经满了,你去‘超市’买点东西或去‘小吃店’里吃点东西,明天再来玩娃娃家,好吗?"可天天不肯走,我只好半推半拉地把他拉到比较空的"小吃店",许诺  相似文献   

9.
徐玲 《小学生》2009,(11):44-45
引子:蒋小雨的脸皮实在是太厚了,上课的时候跟老师叫板,下课的时候把男生当驴骑,还想系着围裙去上学……妈妈说:“蒋小雨,你的脸皮比城墙还要厚,请你把你的脸皮磨得薄一点儿。”蒋小雨到处找磨石,边找边问:“我是先磨左脸还是先磨右脸呢?”  相似文献   

10.
冯梅 《教师》2013,(15):1-1
传说唐太宗贞观年间,长安城西的一家磨坊里,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子。马在外面拉东西,驴在屋里推磨。贞观三年,这匹马被玄奘大师选中,出发经西域前往印度取经。17年后,这匹马驮着佛经回到长安。它重到磨坊会见驴子。老马谈起这次旅途的经历,驴子惊叹道:"你有多么丰富的见闻呀?那么遥远的道路,我连想都不敢想。"  相似文献   

11.
磨房里有一头驴,整天机械地做着拉石磨的工作,日子长了,它心里就有了一些想法,觉得自己也有能力做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因此,它的脑子就时不时开小差。有一次,它想像自己在做马的工作,长途奔驰,尘土飞扬,烈日酷暑,口干舌燥。但是它凭着强健的体魄,机智的头脑,坚定的信念,终于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赢得热烈的掌声和赞扬,狮王还亲自为它戴上勋章,老虎献上一杯葡萄美酒……驴子完全沉浸在美梦中了,是一声吆喝将它惊醒的。主人大声训斥道:“这么半天,你在搞什么名堂?一筐麦子也没磨出来!”驴子低头一看,原来只顾想事情,虽然没停止拉磨,却忘了往磨眼里…  相似文献   

12.
思考的片断     
一一头驴幻想着变成人,它割掉自己的尾巴后,问周围的驴:"现在我像个人了吧?""差一点,你还应该把耳朵剪下来。"其他驴回答说。"这好办。现在我变成人了吧?""还差点,你还缺双鞋和领带。"……不管怎样,这头驴在驴群  相似文献   

13.
狮子的标签     
<正>狮子醒来发现自己的尾巴上挂了张标签,上面写着"驴",编号、日期、鲜红的公章、签名一应俱全。它想不能自行摘掉,得合法地摘下这标签。它先是愤怒地质问驴子和狼等动物:"我是不是狮子?我怎么会是驴?我从来不吃草!"动物们众说纷纭:"依照法律,我看你是一头驴。""你的外表,无疑有狮子的特征,可具体是不是狮子我们说不清。""你倒不是驴,可也不再是狮子!"狮子变了口  相似文献   

14.
马和驴     
马和驴一起旅行,马拉着轻便的车轻松地前行,而驴驮着很重的鞍囊(náng)走路。"我多希望我是你。"驴感叹道,"你什么也不用做,却配带这么漂亮的马具。"  相似文献   

15.
传说,唐太宗贞观年间,长安城西的一家磨房里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子。 马在外面拉东西,驴在屋里推磨。  相似文献   

16.
驴和千里马     
有一头很会叫的驴,它大叫一声,声音可以传出三里远。一天,驴遇见了千里马,便走上去说:“千里马,你有没有胆量和我  相似文献   

17.
孙南 《江苏教育》2012,(26):52-53
北方偏僻的农村,一直用驴拉磨。驴被蒙着眼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围着磨转。驴的一生不知走了多少路,但永远是原地打圈。这个生活场景常被引申为一个教育隐喻,用来形容有些教师枯燥乏味的一生。要想使教育教学工作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要想从那种重复枯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脱身,那你就得走上教育科研之路。通过研究,你将会使反思成为自觉;通过研究,你会持续改进教育教学行为,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教学工作充满着创新的乐趣。更为可  相似文献   

18.
三个饼     
天已黑了,知了还在叫,墙皮热得烫手。二干翻来覆去睡不着。“他奶奶的鬼天气,热死人啦。”二干骂道。“到磨房睡吧,”有人说道,“那儿凉快点儿。”“对,对,到那儿去。”有人附和说。于是六个人一起爬起来,去磨房磨道里睡下。磨道是石板铺的,石磨被驴拉了一  相似文献   

19.
黑驴和灰驴     
农夫买了两只驴,一只黑驴,一只灰驴。黑驴总是感觉自己精力充沛,为了引起农夫的注意,它就驮起更多的东西,总是远远地走在主人前面。而灰驴觉得自己很普通,还是按平常那样。  相似文献   

20.
传说,唐太宗贞观年间,长安城西的一家磨坊里,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子。马在外面拉东西,驴在屋里推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