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元代的宗王封藩制度有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对元代的统治有着深刻的影响。随着历史发展的进程,古老的宗王分封制度有了新的变化,与汉地的官僚政治有机地融合起来,加强了封建中央集权统治。  相似文献   

2.
宗王出镇是蒙古分封制与中原传统制度相结合而推出的中央集权军事制度.元代宗王的出镇区仅到江北两淮,没有江南,应该注意的因素包括:江南是皇帝直辖区;帝王对蒙古贵族既利用又防范在政治、军事控御体制上的表现;江南经济和军事地理的特殊性;江南不设出镇宗王和江淮分割对元朝统治的利与弊.  相似文献   

3.
刘宋时期,为重振皇权、抑制世族势力,引宗王全面参政,由于宗王势力的膨胀,导致空前残酷的宗室大屠杀。在宗室内乱中,寒人与宗王、帝王彼此利用。寒人或被倚作心腹、参与高层机密,或直接被利用为屠杀工具;寒人也利用宗室的矛盾获取或扩大自己的利益,势力也得到了扩张。  相似文献   

4.
忽辛是元朝回族名政治家赛典赤,赡思丁的第三子。他继其父兄之后出任云南行省右法(第一副省长),主持全省军政事务。面临云南宗王努力膨胀,行省权力削弱的复杂局面,他不避权势,废除弊政,坚持云南的改革和建设,巩固了上政权,进一步减轻人民负担,正确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宾服了邻邦,维护了云南的安定局面,对云南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是一个杰出的回族政治家,改革家。  相似文献   

5.
汉族人口很早就进入云南地区.自秦汉开始至唐宋,云南的汉族移民人口数量远低于少数民族人口,处于"夷化"的过程中;元代,云南首次设立行省,汉族聚落初步巩固;明代随着大规模的汉族入迁,汉夷比例发生显著的变化,汉族开始成为云南的主体民族,在云南的社会历史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普米族、蒙古族和回族都是元代进入云南的少数民族,在经历了明、清两代的发展后,其文化上都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变迁.本文拟从政治环境、生计模式、宗教文化等几个方面,来分析比较明清时期云南普米族、蒙古族和回族三个民族文化变迁的异同.  相似文献   

7.
通检几种《四库全书》类丛书之元人别集,新见刘岳申撰《云南中庆路儒学新制礼器记》、苏天爵撰《故梧州幕府王长卿墓志铭》、释大新撰《豫章般若寺绝学诚禅师塔铭》等文章涉及元代云南政治、社会、文化、宗教等史事。谪滇诗人平显《松雨轩诗集》等众多诗作,也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元代云南历史的某些事实。本文对此略加钩沉,希望引起重视别集中云南史料的发掘和整理。  相似文献   

8.
元代云南行省的设置,是云南历史上划时代的政治事件,自此,云南与内地行政区划趋于划一,云南纳入中央王朝直接统治之下,这不仅稳定和巩固了中央王朝在云南的统治,而且使云南各族与内地的政治、经济等联系加强,促进了云南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刘宋王朝中后期,发生了一系列大规模的宗室内乱,其原因在于宗王势力过大,缺乏牵制与平衡的异姓力量;帝王及宗王素质较差;皇位继承失序.内乱导致大权旁落,大批寒人进入政权.  相似文献   

10.
元代云南行省设置较早,又率先实施半固定化.其机构组织与官吏任用,也有一定的特色.在一署多员与长官节制结合,长贰官地位突出,左右司、宣使、都镇抚司等属官重要,蒙、汉二元色彩交融等方面,云南行省与其他九行省基本相同.但蒙古、色目官员占大多数,后期梁王和段氏对行省官员及权力构成影响渐重等,又是云南行省比较特殊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关于裕固族的形成历史,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关键问题之一就在于裕固族大头目的来源及其世系说法不一。综合各种文献记载及社会调查资料,可以看出,元代蒙古豳王家族及其后裔在河西的活动,尤其是对回鹘文化的接受与吸纳,使二者间形成了水乳交融的关系,对裕固族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今天的裕固族大头目,与元代的蒙古豳王和明代的安定王是一脉相承的,今天裕固族的"安"姓即来自"安定王"之首字,传说中的安帐实际上指的就是首任安定王卜烟贴木儿。  相似文献   

12.
元初大理地区权力结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史学家对元王朝统一西南边疆这一事件非常重视,他们强调中央王朝"元跨革囊"的巨大影响。但这种视角无法告诉我们元王朝对云南各地区的影响究竟处于何种程度。同时,元初云南各地社会文化状况体现出多元特点,不同地区面对元中央势力的进入显然也存在着不同的应对方式。我们选择大理地区探讨元初大理国精英深厚影响力。蒙元依靠军事力量击败大理国,但兵力消耗巨大,加之主力很快北返,因而元初大理国贵族故旧仍然是大理地区的主导力量。掀起浩大声势的起义军领导者舍利畏,以及这场起义的平定者段实都体现了这一点。研究表明,元初大理国王室段氏仍然在这一地区拥有至高无上的影响力,甚至等同于"国主";而姚州白长善的例子向我们证明,即便中央王朝已经设置行政机构进行管理,但大理各地区的控制权依然掌握在大理国贵族故旧手中。这说明大理社会权力结构并不随着元王朝的进入而发生根本变化,这也是我们理解元代大理地区土官问题、民族政策的着眼点。  相似文献   

13.
云南地区种茶、饮茶和制茶的情形,古代的不同时期有明显变化。秦汉至宋代云南有种茶和饮茶的若干记载。元代云南经济有较大发展,但提及云南饮茶、制茶的记载甚少。明代记载云南地区饮茶、制茶的文字虽然增多,仍未能与产茶大省比肩。清代滇南的普洱茶如异军突起,种植、加工和销售均扩至相当的规模。普洱茶在清代的繁荣,与历史机遇、时代背景与社会习尚等有关。  相似文献   

14.
滇东北地区包括今昭通市、曲靖市、昆明市的东川区和寻甸县等区域,这一区域在元代属于彝族聚居区,是云南通往内地的主要交通要道。故元代在此设置了两个宣慰司,在宣慰司下设路府州县,并任命彝族首领为土官,蒙元统治者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控制措施对彝族土官进行管理,使他们为蒙元王朝奔走惟命。  相似文献   

15.
傣族在云南分布广泛,主要聚居于滇西、滇西南等沿边各地,元明清时期,这一地区多为土司之地。元代,傣族地区的儒学教育,实际处于空白状态。明清两代,傣族地区虽然办学的规模及效果各不相同,但在大一统的格局下,该地区的教育已成为国家教育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政策,以国家政治的需要而变化,在儒学、书院不断增加的同时,增置了数量众多的义学;在改流较早的地方,施行与内地基本一致的文教政策,以儒学教育为主;改流稍晚之地,儒学教育、寺庙教育相伴而行,两者互为补充;未改流地方,则以寺庙教育为主,形成二元化的教育体系。明清傣族地区教育的发展,对提高民族素质、改变落后习俗以及维护边疆安全,均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自元宪宗三年(1253)冬忽必烈率领十万大军攻克段氏“大理国”至洪武十四年(1381)年最后的梁王把匝刺瓦尔密自杀身亡,蒙古人占领并统治云南长达128年之久。这段时间里,史料记载的入驻云南的蒙古人主要为诸王、仕宦、骑兵和牧马人等。  相似文献   

17.
狄青和狄家将的故事从两宋发端,历经元、明、清,被改编成戏曲、小说等,在民间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清代,狄青故事进入创作繁荣期,出现了四部以狄青和狄家故事为题材的章回小说。这四部小说融合历史史实、民间传说、话本以及讲唱文学中的叙事因素,在此基础上对狄青故事进行了再创作,作者大量采用了民间叙事的手法、方式,使这四部小说都带有程式化的叙述模式、类型化的人物塑造以及传奇性的情节描写,具有浓厚的民间文学叙事色彩。  相似文献   

18.
元代整个东北地区被逐步纳入了分封制与行省制的体系之内,这使得元代的东北统治既可折射朝廷、诸王等多种政治势力的混存交织,又体现出中央集权的逐步加强与若干特色。由于东北地区的特殊地位,元代的东北统治呈现出几种不同的统治方式。控制、安抚、利用东北诸王,始终是元代东北统治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明清时期,高氏土司和木氏土司曾世代联姻。高氏家族是云南历史上的一个名门望族。元明清时期,高氏土司长期统治鹤庆、永胜、姚安三地,木氏家族也长期统治丽江,木氏土司声名威镇滇西北。高氏土司和木氏土司的联姻属于典型的政治联姻,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虽然各个时期双方的联姻形式上相似,但实质却有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20.
元代云南行省的农业与农业赋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元享国虽仅百年 ,却是云南发展史上重要的转折点。蒙元贵族“华夷有别”与“内华夏、外夷狄”的偏见比较淡薄 ,对边疆少数民族亦较少歧视。为获取赋税与矿产品 ,以及通过边疆对外扩展 ,蒙元统治者积极经营云南。元朝在云南建立行省后 ,在各地广开屯田 ,同时设立屯田管理机构。元代屯田是云南历史上的首次大规模屯田 ,产生了很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行省管辖下的民田也有很大发展。以较快发展的农业为前提 ,元朝在云南普遍收取农业税 ,其实质是封建剥削 ,但客观上也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云南农业进步最快的地区是东部山区和西部、南部边疆。元朝在这些地方的积极经营 ,为明清移民大量迁入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