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道德性是新课程改革制度的应有之义和本质诉求。新课程改革中诸多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是制度伦理的缺失。反思新课程改革制度伦理的缺失,重塑课程改革制度伦理的价值,应从制度设计伦理和制度运行伦理两方面对制度进行完善,以促进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改革是一种教育改革活动,更是一种道德实践活动。合道德性是课程改革制度的应有之义和本质诉求。课程改革中的诸多问题,重要原因就是制度伦理的偏失。忽视地区差异,行政挤压课程民主,实践呼声被遮蔽,是课程改革制度伦理偏失的主要表现。重塑其伦理价值,建构具有生命性、对话性和平等性品质的课程制度,才会实现课程改革的长效和深入。  相似文献   

3.
课程伦理是一种应用性的伦理,存在于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体现教育伦理的精神,也是专业伦理在课程领域的体现,旨在为课程价值的实现服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存在相应的伦理要求。然而,受文化价值、教师素质等方面的影响,教师的课程权力、义务以及教师在课程中的角色并未得到广泛认同,课程伦理在事实上表现出一定的相对性,这也体现出课程伦理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统一,继而体现出课程伦理的适宜性。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的实施对于教师是一个新的机遇,也是一个新的挑战。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提出全方位的要求,教师的工作也因此变得更加富有创造性,教师的个性和个人价值、伦理价值和专业发展得到高度的重视。但是,长期地运用旧课程的教师们能一下  相似文献   

5.
国家新课程改革旨在促进学生全面、自主地发展。新课程改革体现了可持续性发展的课程资源观 ,并不断追求着公正、民主与多元的社会伦理理念 ,具有重要的伦理学意义。当然 ,这次新课程改革在价值取向、课程管理以及课程资源等方面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一、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教学的理论思考 (一)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的共性价值取向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在知识经济深入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以及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社会多元化下酝酿和展开的,它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重视人的价值和发展需要,强调个性发展与创新能力的关系.但是当前教师普遍存在着价值取向迷失和实践样态困惑的问题.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我们究竟需要一种怎样的价值取向呢?  相似文献   

7.
崔世杰 《考试周刊》2012,(32):155-157
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关键性环节,课程实施的价值取向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先决条件。新课程背景下,青海地区藏汉双语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历来也为人们所关注,长期以来人们关注的三种课程实施价值取向虽然各有千秋,但也都有其致命的弱点。作者梳理了这三种课程实施的价值取向,意识到我国青海少数民族地区双语课程改革只有走自我建构的课程价值取向之路,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参与式教师培训既是一种培训理念,也是一种方法和形式。其价值目标契合了我国当前正在实施的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同时,新课程改革也为其提供了广阔的实践空间,而且,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与实践经验的积累必将为这种培训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与指导。  相似文献   

9.
孙慧  孙运辉 《函授教育》2003,7(3):10-12
新课程改革已正式实施,而教师的现实状态和教师继续教育的内涵均与改革的要求存在差距。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是更新教师继续教育的内涵。即:更新教师的理论和观念系统;更新知识系统;加强教师的伦理、心理和人格系统教育。从而改变教师不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的现状。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改革实施背景下教师继续教育的新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改革已正式实施,而教师的现实状态和教师继续教育的内涵均与改革的要求存在差距。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是更新教师继续教育的内涵。即:更新教师的理论和观念系统;更新知识系统;加强教师的伦理、心理和人格系统教育。从而改变教师不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的现状。  相似文献   

11.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一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新课程以“为了学生发展”为核心价值取向,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的中介转化作用得到了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2.
进化论思想是近20年来新兴的一种研究范式。进化论教育思想认为,知识的根本功能是提高适应能力;教育过程是价值实现的过程;知识的进化是一个知识变异和选择的过程;知识的价值具有领域特异性。以此为指导,新课程实施要加快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课程内容要重视知识的价值和特异性、以知识价值传承过程指导新课程教学、建立恰当的知识创新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3.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改革的内容和任务。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长期以来,师生关系问题一直是教育理论和实践关注的热点。在师生关系这一内涵中,包括师生伦理关系和师生情感关系。一、建立新型师生伦理关系当前,在学校教学中师生伦理关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师生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混乱,学生权利得不到应有的保护;许多教师没有把学生作为一个有独立人身权利的社会人来对待,经常有意无意地侵犯学生的人身权利;教师为学生筹划一切、包办代替等。新…  相似文献   

14.
实施新课程改革已经历三届高考,但一线政治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仍存在把握不准价值目标及用陈旧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这一弊端.一线教师须正确把握新课程价值取向,并将其贯彻到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15.
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根本的价值取向。几年来在我区初中语文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新课程理念正越来越深入我们的语文课堂,课堂教学呈现出一种良好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从历史视角分析了1949年以来中国八次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以及这种始终自上而下行政推进的精英决策模式的特点;其次针对第8次课改,提出关于时代挑战、教育目标刻画、人的学习机制分析和知识价值的思考乃是构成一项课程改革的理性基础和出发点,而新课程并没有给出这样的坚实思考;第三,从国际视野分析了新课程方案在核心理念及课程目标解释等方面的框架性缺失;第四,针对新课程标志性的四项改革举措,分别论证其实践基础的脆弱和不同理论前提的内在冲突,认为看似宏大的新课程计划其实建立在一片流沙之上;最后,本文主张重新审视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强调转向学生的深度学习和建立教育改革的问责制,并进一步提出改革的伦理取向在于从"信念伦理"走向"责任伦理"。  相似文献   

17.
对新课改"以人为本"核心价值理念的价值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在某种意义上直接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素质教育。迄今为止,新课程改革实施已10年有余,然而大量调查显示新课程改革对中国基础教育的贡献依然停留在理念的层面上。原因在于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价值理念尚未深入人心。更深层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又是由于对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价值理念本身的诠释不明所造成的。为了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进程,有必要从价值学的维度解读新课程改革理论的核心价值理念所蕴涵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存在三种课程伦理取向 :相对主义的课程伦理倾向 ,从表面上看肯定了每一种伦理规范的合理性 ,而实质上是放弃严肃的伦理思考和导向 ,是对严肃的学校生活的放弃 ;绝对主义简单地肯定一种伦理倾向 ,把某种伦理价值绝对化 ,它容易导致伦理价值标准的僵化和武断 ;权威主义是指由某种外在权威力量来确定伦理规范的现象和倾向 ,其实质是以非伦理的力量为导向 ,取消课程伦理思考的独立性和大众性 ,使课程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育人的功能 ,变成了权力的工具。上述三种倾向 ,都不能为当前的课程改革提供正确的伦理基础 ,应予以摒弃当前我国的课程改革需要确立一种新的课程伦理 ,即以科学和民主为基本精神 ,以个人全面发展和社会整体进步的有机统一为基本价值追求 ,以坚持文化进步标准和倡导思想开放原则为重要规范的新型课程伦理体系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教师发现,实施有效教学不仅是课堂教学的价值追求,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和核心理念。当前现象耗时、低效甚至无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已经引起了语文教学界的高度重视。因此,特意针对这一现象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20.
教育政策分析的制度伦理视角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教育制度伦理是教育政策和教育制度价值诉求的契合点,教育政策分析必然关联制度伦理。教育公正作为教育制度伦理的核心范畴,也必然成为教育政策价值诉求的基本点。从制度伦理的角度审视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一种有价值的分析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