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流的规律     
(一)热点解读1.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所以电流的产生必须有两个条件:导体和在导体两端加上电压。因为导体中有大量的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而加上电压就能使自由电荷作定向的移动。物理学中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而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例如,电视机的显像管中的电子枪发出的电子射向荧光屏形成电流,此时电流方向是从荧光屏流向电子枪。电流的计算公式是I=Qt。此公式的物理意义是:1秒内通过导体任一横截面的电荷量叫做电流。电流的单位有A、m A、uA等,1A=1C/s。电流的效应有:热效应、化学效应、磁效…  相似文献   

2.
百科大拼盘     
蝴蝶飞行靠太阳 加拿大的心理学专家在研究北美的一种蝴蝶时发现,这种蝴蝶每年从加拿大飞行3500千米到墨西哥过冬。在这一过程中,它们始终朝着西南方前进。科学家将这种蝴蝶放在特制的飞行箱中,让它进行模拟飞行。科学家发现,如果蝴蝶的生物钟和当地一致,它就会朝西南方向飞。这一实验表明,蝴蝶是依据太阳的方位来确认自己的飞行方向的。  相似文献   

3.
瑞典隆德大学的研究人员从新陈代谢的角度考察了食物数量和效果的关系后发现,鸟类在体内储存了大量食物后,能够更有效地飞行。在长途飞行前,鸟类能够使自己的体重加倍,但却不会因此而飞不动,而是飞得更好、更远。  相似文献   

4.
候鸟是指春秋两季,沿着固定的线路,往来于繁殖区和越冬区之间的鸟。鸟类迁徙活动是鸟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生理生态反应。迁徙的原因一般认为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为随着四季的更替,自然条件如温度、光照、植物生态和鸟类的食物等都会发生剧烈变化。这些变化的外界条件直接影响着鸟类的生长、发育和生存。所以鸟类的迁徙是有机体对生存条件变化的反应。关于鸟类迁徙的定向机制问题,目前有多种解释,就生物地理角度分析有以下几种:1.地貌特征定向:地球表面高低相差悬殊,形态多样,既有山脉、高原、盆地、海岸、岛屿、湖泊、河流,…  相似文献   

5.
邓先武 《教学月刊》2015,(Z1):107-109
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这种移动会导致全球昼夜长短变化。昼夜长短的状况与太阳直射点所在的位置密切相关,昼夜长短的变化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有一定的关联性。那么,这种关联性是否可以通过我们熟知的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图表示出来?通过查阅文献,笔者发现,目前研究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图的文章虽然不少,但是大多都集中于太阳直射点位置移动所造成的影响。其中包括各地正午太阳高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物教学》2019,(20):58-60
由飞机飞行原理入手,引导学生初步了解飞行需具备的条件。然后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知识基础和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将飞行原理与鸟类类比,引导学生探究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同时通过与物理学科进行交叉,使学生深入了解翅膀对于鸟类飞翔的意义,培养学生多维度综合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图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如图1所示,在图上找出相应的日期,就可知太阳的位置和移动方向。如5月1日时,太阳位于北半球,正在向北移动。二、判断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在以太阳为中心的公转示意图(图2)中,要判断 A、B、C、  相似文献   

8.
我们知道 ,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而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跟电流方向相反。但是 ,在判断电流方向时 ,同学们往往不知道是什么电荷在移动形成电流 ,因此对电流的方向的判断常出现错误。现介绍一种用电荷平衡法来判断电流方向的方法。所谓电荷平衡法是指正电荷总是从所带正电荷多的物体向所带正电荷少的物体移动或负电荷总是从所带负电荷多的物体向所带负电荷少的物体移动 ,最后使两物体所带的正电荷或负电荷相等。根据这个规律就可以知道是什么电荷移动形成电流 ,从而准确地判断出电流方向 ,现举例说明。图例 1 现有甲、乙两…  相似文献   

9.
唐功 《生物学教学》1993,(10):32-34
鸟类的迁徙是指鸟类种群在其夏天繁殖区和越冬区之间所进行的—种大规模的、有规律的、广泛的和季节性的运动。这种运动的基本特点是定期和定向并且常常集成大群进行。对此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主要是:①鸟类是如何迁徙的和迁徙的原因是什么?②鸟类迁徙是怎样起源的?③鸟类在迁徙过程中是如何进行定向的?近几年来,由于许多现代化的实验技术手段的应用,使得对鸟类迁徙行为以及定向导航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并已取得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10.
轮船在茫茫大海上航行,如果不知道它的航行方向,就会迷航;飞机在辽阔的天空中飞行,飞行员如果不知道飞机的飞行方向,就不能飞到目的地。那飞机是如何确保不迷路的呢?一般来说,飞行员除了靠飞行原理和飞行经验,如用太阳、星星、高山、大河、海岸等辨别方位外,还依赖一系列机载导  相似文献   

11.
飞行、遨游太空是人类的愿望。人类飞行最早受到动物,特别是鸟类飞行的启发,飞行的最初尝试是单纯模仿鸟类飞行的"飞人试验"。孔明灯相传五代时,莘七娘随丈夫进入福建作战,他们用竹和纸做成方形的灯笼,底盘上点燃松树脂(松香油),当热气充  相似文献   

12.
鹦鹉是世界上最华丽、最会鸣叫的鸟类,但有些种类已濒临灭绝。全世界共有330多种鹦鹉,几乎全都生活在温暧的地区。它们以植物为生,擅长飞行和爬树。它们通常会攀到树顶上,一边移动它们有力的双足,一边用嘴衔住食  相似文献   

13.
信任     
鸟儿离不开树林,花儿离不开阳光,月亮离不开太阳,星辰离不开夜晚,就像我离不开您——祖国母亲。  相似文献   

14.
也许你想成为太阳 ,可你却只是一颗星辰 ;也许你想成为大树 ,可你却是一颗小草 ;于是 ,你有些自卑。其实 ,你和别人一样 ,也是一片风景 ,做不了太阳 ,就做星辰 ,在自己的星座发热发光 ;做不了大树 ,就做小草 ,以自己的绿色装点希望……也是一片风景@张霜$湖北巴东县京信中学  相似文献   

15.
生命观念是贯穿整个生物学课程内容体系且具有支撑作用的观念,它的形成需要一个认知和发展的过程。本节课以“鸟类是适于飞行生活的恒温动物”一课为例,以鸟类飞行所需的“能量供应”作为主线,分析鸟类飞行所需能量的来源。探讨创设情境、构建模型、联系生活、应用观念等能促进学生形成物质与能量观的具体策略,提升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徐星、周忠和博士及其同事通过研究辽宁的恐龙化石材料,发现鸟类的恐龙祖先长着4个翅膀,很可能具有滑翔能力,这为鸟类飞行起源于树栖动物、经历了一个滑翔阶段的假说提供了关键性证据。这一工作被评论为有关鸟类起源研究有史以来最为重要的工作。尽管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假说得到了大量化石证据和系统学的支持,但鸟类最早如何开始飞行却是学术界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问题。由于恐龙是典型的地栖动物,因此,大多数古生物学家相信鸟类的恐龙祖先是在地面奔跑过程中学会飞行的。徐星和同事曾经发现某些恐…  相似文献   

17.
通过合理组织纸飞机游戏,帮助学生在游戏中获得感悟,建构鸟类飞行取决于的三个要素,并利用生活经验、相关教具与课本知识将抽象概括的三个要素具体化,解决教学重点,明确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意识。孩子天生对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当学生提出鸟类飞行的要素,鸟类的生存还有哪些不利因素等,通过活动、交流、分享、获得验证或修订自己想法的时候,全体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深化与发展,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学生认为鸟类飞行是由于翅膀,是学生已有图式,通过人安装翅膀能否飞行,与学生已有经验形成认知冲突,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顺应图式,明确鸟类的内涵和外延。  相似文献   

18.
《考试》2011,(10):47-47
鸟类是体表有羽毛覆盖,善于飞行,卵生的恒温脊椎动物。鸟类最突出的特征是体表长有羽毛,有两个翅膀和两足。羽毛是鸟类独有的特征,我们可以根据一只动物是否长有羽毛来确定它是不是鸟。有羽毛的动物一定是鸟。哺乳动物中的蝙蝠,虽然善于飞行,  相似文献   

19.
没有发明时钟之前,人们是使用太阳钟——日晷(guǐ)来看时间的。首先发明太阳钟的国家是古埃及。大约在5000~6000年前,人们根据竹竿的影子来推测时间,而这影子是由左边往右边移动的,因此时钟上的指针,就依照太阳钟的方向移动了。时钟的指针为什么都往右走呢@袁晓平  相似文献   

20.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是中学地理教学中的难点,笔者在教学中通过绘图讲解这一难点,学生易于接受,教学效果较好。在绘图时,以某一经线的纬度为纵坐标,标出赤道(0°)、北回归线(23°26′N)、南回归线(23°26′S);以时间为横坐标,标出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及次年春分、夏至六个节气(如图所示)。一、引导学生学习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边讲边绘,画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曲线(如图所示,图中箭头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从A至B,即每年春分到夏至,太阳直射点自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从B至D,即每年夏至到冬至,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向南移动,经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