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猴来到大森林,哇,这里空气新鲜,气候凉爽,真好。他跳上一棵树,看见一个像小熊模样,全身长满绿毛的动物用四个秤钩一样的爪子牢牢勾握住树枝,倒吊着在睡觉。“你是谁呀?”小猴问。“我叫树懒,咱们交个朋友吧!”绿毛动物说。“哈,你很懒是不是?”小猴打趣说:“这么倒吊在树枝上睡觉,多累呀,我可受不了!”“你说对了,我喜欢吃饱后倒吊在树枝上睡觉,不累,可舒服了!我一天要睡十五六个小时呢。”“你是睡觉大王呀!咦?你身上的绿毛衣真好看,能让我穿穿吗?”“我这身绿毛衣,你不能穿的。”“毛衣就是穿的嘛,真小气!”“你误会了,其实我身上根本就…  相似文献   

2.
“哎,出去千万别说你认识我。”狐狸奶奶坐在院中的椅子上叹气道。 “奶奶,为什么啊?”阿布不解地问。 “有你这样做强盗的狐狸吗?居然被一只兔子倒吊在丛林里,真是丢人啦!”狐狸奶奶掩面说道。  相似文献   

3.
这是著名漫画家华君武的代表作之一《榜样》。木架上被倒吊者是意大利法西斯头目墨索里尼,左边呆若木鸡、神色惊恐的站立者为日本法西斯。此画作于1945年5月,当时德、意法西斯面临末日,意大利的墨索里尼已被处决,并被暴尸示众。画家认为日本军国主义“应该考虑前途了”,因此以此画预示它必然灭亡的命运。事实上,三个月之后日本就宣布无条件投降。  相似文献   

4.
这位朋友很特别,它是唯一一种会飞翔的哺乳动物。它喜欢阴暗的环境,白天倒吊在山洞里休息,晚_上和伙伴们出来觅食。别看它们在夜间活动,视力也一般,但是它们整个家族的听觉能力却非常强大,靠“听”就能在夜晚敏捷飞行。它们会用喉咙发出超声波来探测距离,躲避障碍,确定目标,然后用特殊进化而来的脸部和耳朵感受这种超声波反馈回来的信息。我们人类使用的雷达,就是根据它们的这个“超能力”发明的。现在你知道这位朋友是谁了吗?对,就是蝙蝠。  相似文献   

5.
喜欢自己     
你喜欢自己吗?这个问题,对一部分朋友来讲根本不算问题,答案是肯定的“:不喜欢自己还喜欢谁呀?”然而,对另外一部分人来讲,恐怕就不那么确定了。有的人无法接受自己,认为自己浑身都是缺点,没有优点,根本不值得喜欢;有些人是完美主义者,他们设置了过高的目标,达不到便觉得自己不够完美,因此也没有办法喜欢自己……他们一不喜欢自己,就麻烦了,因为接受自己才能真正地接受其他人,喜欢自己才能真正地喜欢其他人。先有我才能无我,连自己都不喜欢,还咋天人合一,保护环境?喜欢自己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知道自己是值得喜欢的。怎么办呢?首先,准备一个自…  相似文献   

6.
学游泳,拼了     
炎炎夏日,酷暑难耐,大家最喜欢游泳了,我也不例外。虽说我对游泳不算陌生,但到现在我还是个“旱鸭子”。又是一个火辣辣的天气,我约好马李到我家小区游泳池游泳。看着蓝悠悠的水,我们迫不及待穿上泳衣,“扑通”一声,跳进池子里。游泳池里人很多,真可谓:岸上是“洗桑拿”,池中是“下饺子”。  相似文献   

7.
田铭 《留学生》2009,(9):49-49
在国内时,虽说我的学习成绩不算差,可我还是害怕考试。到了德国,说实话,我竟然有点喜欢上考试了。因为德国的考试方式灵活,讨人喜欢。德国大学的考试有一个鲜明特点,那就是“灵活”,这与德国人给人留下的“严肃、刻板”印象大不相同。它的灵活之处就体现在:针对不同的科目,采取不同的考试规定。  相似文献   

8.
很多朋友都喜欢欣赏高清视频,如果你的显卡还不算太次,那么可以激活QQ影音的“高清加速”,解决CPU占用过高、画面延迟等尴尬。  相似文献   

9.
我的自画像     
我,长着一头微微发黄的头发,在脑后扎成一束“马尾巴”;一双不算很大的眼睛,闪烁着顽皮的俏意;高高的鼻梁下面,有一张能说善辩的小嘴巴。我,是个喜欢看书的女孩。书柜里,床头边,写字台上,到  相似文献   

10.
我喜欢读散文,但未必喜欢读《榆林的城墙》(以下简称《榆》文)这类的散文,然而,周佩红的《砖石·信号·流动的风》,却让我品出了《榆》文的韵味。读多了《教学参考书》上的文章,会觉得周文不合规矩,不合“一主题、二分段、三写作特点”之类的模式。读多了“教参”,会让人陷入思维的误区:总以线形思维去理解、剖析文学作品,导致语文教师的职业病——会“掰洋葱”,不会“含话梅”,品不得真谛不算,还使我们的学生思维变得迟钝起来,周文则不然。  相似文献   

11.
黎明 《学习之友》2009,(6):20-22
日常一些常用的和重要的词语,不一定经过了认真的思考。 平时说领导干部“有民主作风”,大概要表达的是对他有“好脾气”的印象。领导干部主动做自我批评,喜欢说的一条缺点是“有时发扬民主作风不够”。因为他知道这不算什么大毛病,也利用了“民主作风”的含混特点。这“作风”怎样才足够,怎样不算够,有谁知道又有谁来加以界定呢?  相似文献   

12.
据《读卖新闻》报道,不久前日本家庭教师中心学院以东京地区500名中学生(男女生各半)为对象进行了名为“老师的工作评定”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在学生喜欢的老师中,“讲话易懂”者占42%,“令人愉快”者占33%,“有幽默感”者也占33%。但这类受学生喜欢的老师的人数在各所中学中平均只有1.5人。  相似文献   

13.
一、从《捕蛇者说》谈起柳宗元的《捕蛇者说》,把“观民风”的“民”字换成“人”字,许多注本部注明其中原由: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但是,同一篇文章里有“专其利三世矣”,和了“世”字,却不算犯讳了。这是什么缘故呢?这个问题,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讲清楚的.先说什么叫“讳”。宋人张世南《游宦纪闻》  相似文献   

14.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提到的“乐之者”就是对“它”感兴趣。如果学生不感兴趣,也就谈不上喜欢,更谈不上了解了。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在语文课堂上如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呢?下面,就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摸索的一些经验作个介绍。  相似文献   

15.
李亚芬 《甘肃教育》2013,(20):87-8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两千多年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让学生“乐学”,喜欢上美术课,是美术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还是上小学时就学过“叶公好龙”的故事:叶公因为喜欢龙而闻名,家里几乎处处雕刻、描绘上了龙的图案,“我最喜欢的就是龙!”他这样对大家说。天上真龙知道了叶公喜欢龙的事,就下凡到他家去拜访,结果叶公一看到真龙,却吓得面无人色,连忙往外逃走了……原来叶公喜欢的是假龙,而不是真龙。后来,喜假龙而惧真龙的叶公,就成了口是心非、虚伪者的象征。  相似文献   

17.
郜红 《教育论坛》2007,(5):27-27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这句话很好地诠释了“新课标”的理念——“让学生喜欢学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如何才能让学生真正喜欢上汉字,感受到识字的乐趣呢?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摸索出以下几种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佚名 《教师博览》2011,(3):46-46
在国内时,虽说我的学习成绩不算差,可我还是害怕考试。到了德国,说实话,我竟然有点喜欢上考试了。因为德国的考试方式灵活,讨人喜欢。  相似文献   

19.
中学季节     
细细一算,到美国已有一年零一个月了。虽然搬了两次家,换了两所小学,但也算上了一个完整的五年级。一年下来,英文有些熟练,数学在全年级遥遥领先,绘画也稍有进步。六月的毕业典礼上,学校用的节目表和年终纪念册的封面都用了我的画。天哪,我是中学生了小学就算结束了,又到“更上一层楼”的时候了。我对上中学并不是“胸有成竹”,但也不至于“战战兢兢”,而是既紧张又新奇。看电视,我已对中学生活略知一二,但看是一回事,做则又是另一回事了。我的适应能力不算差,可我并不爱变动,要一段时间才能“喜欢”一个新环境。直到跨进…  相似文献   

20.
好猪     
<正> 有一本书,叫《夏洛的网》,是美国人E·B·怀特写的,在中国,知道的人不算太多,喜欢的人却不少。第一次读到这本书是在15岁那年初夏。我上初三,被升学考试压得昏头涨脑。一天偶然到久违了的市图书馆去逛逛,发现那里腾出一层楼面,新辟为“少年图书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