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感受文化     
春天,是一个灵动的季节。我有幸随《天津档案》编辑部一行。和一些文人学者一起游览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爨底下村。说有幸乃三:或曰我这个没有文化的人和文人学者竟“爨”在了一起;或曰有缘结识了“爨”字,我的菲薄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爨”在了一起;或曰把现代文明和历史文化的感受“爨”在了一起。总之没有枉走一遭。[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白色巨塔》中译本封面有“日本社会派小说巨匠经典名作”字样;论家谈及此书,或曰“现实主义”,或曰“批判现实主义”。在我看来都有点儿“隔”。鲁迅写《中国小说史略》时不用这路概念,他自己另造一些。书中讲到“寓讥弹于稗史者”,与此正相仿佛。  相似文献   

3.
新闻轻重说     
经验丰富的老编辑眼睛里似乎有杆秤,拿到稿子粗粗一览,便能“称”出稿子的分量。 读到好稿,欣喜若狂,两眼放光,连呼“有分量、有分量”;读到劣稿,则遗憾地苦笑,或曰:“轻飘飘一点分量都没有。”或曰:“蛮好的材料湮没在浮云飞絮中,可惜了!”  相似文献   

4.
新年伊始,海内外新闻媒介争传《中国文化报》被“封”之事,缘由众说纷纭。或曰“刘晓庆侃裸”侃得过火;或曰李谷一和韦唯斗法斗出了新水平。权与理、情与法,总编如何摆平?此文将真相和盘托出。  相似文献   

5.
访顾尔镡     
精神朗健,声音洪亮。顾尔镡给人的第一印象象个年轻人。他是在一间卧室兼书斋的不大的房间接待我们的。这是一个炎热的下午。《严凤英》夺魁电视连续剧“飞天奖”,各界褒扬之声不少,或曰俗中有雅,雅俗共赏;或曰透过严氏生命轨迹鞭挞“文革”,  相似文献   

6.
张家口是个贫困地区。要摘掉这顶贫困的“帽子”,张家口日报在宣传上,认真贯彻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全体会议精神,根据地委的指示,紧紧围绕“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反映舆论,引导舆论,努力为改革开放、迅速发展经济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引导读者重新审视区情,充分认识本区优势,增强加快发展经济的信心。长期以来,一些同志被这种“区”、那种“区”的区情禁锢着头脑。或曰军事禁区,张家口是首都军事防卫的“北大门”,属战略要地,限制了对外开放;或曰官厅水库水源保护区,全地区总面积44%划入这个保护区,限制了许多工业项目;或曰特殊贫困地区,地处塞外,多风少雨,十年九旱,多种灾害频  相似文献   

7.
谈谈编辑工作的综合目标管理程佛根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副总编辑编辑工作或曰“中心”,或曰“龙头”,无非是喻其在出版工作中所处地位的重要──坚持出版方向是主导,创造优质高效是基础。因此,搞好编辑工作改革,加强编辑工作管理,就成为出版社的首要任务。编辑工作管...  相似文献   

8.
对国内“英语热”忧心忡忡者,对国外现在的“汉语热”定会心感宽慰,殊不知二者也正相反相成。没有中国的改革开放、融入全球化、经济迅猛发展——“英语热”是其重要条件或曰结果,就不会有现在国外的“汉语热”。[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基层通讯员每与报社记者相比,总觉自惭不如。或曰:“人家有典型题材可写,咱只能‘拍点常规镜头’。”或曰:“俺这些‘土记者’唱不了‘大戏’,只能小打小闹地哼两句‘地方戏’,没有‘唱’头。”笔者认为,基层通讯员也能“拍”好“高难镜头”,“地方戏”也能成为“拿手戏”。是的,报社记者居高临下,经多见广,优势很多,但与基层通讯员相比,也有一些不及之处。就拿对基层的接触来说吧,虽然他们也经常深入基层,但与成年累月生活在基层的同志相比,仍不免显得有些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大量闪光的题材就不一定恰恰在他们光临之际而…  相似文献   

10.
对国内有关“硬新闻”和“软新闻”界定的质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编者按]本文作者在国外留学、执教多年,对西方新闻学理论有较为深入的了解。他认为,国内新闻学界关于“硬新闻”、“软新闻”以及“新闻导语”的界定与要求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含混莫辨的状态(或曰误区),以致于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为什么有的新闻体裁用倒金字塔结...  相似文献   

11.
“专业对口”,或曰“对口”服务,在图书馆已成为常用术语,做法大致分两类:其一是通过调查研究,有的放矢地向特定的服务对象提供所需图书资料,有效地配合生产、科研进行的一种服务方式,应予肯定,而在提法上似以改为“跟踪服务”较好;其二是图书馆将图书资料严格控制,规定  相似文献   

12.
流浪者从来位居社会最边缘,甚至可说社会之“外”,向来不被重视,因此深研其历史的严谨学术著作自是凤毛麟角。法国著名史学家若兹·库贝洛的《流浪的历史》,对法国从古至今的“流浪的历史”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使我们得以一窥“流浪”的大千世界,更使我们对自身所处的“正常社会”有所反思。古往今来,还没有一个社会能完全“消灭”或曰“消除”流浪现象,反而都  相似文献   

13.
“人有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于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这事载于《战国策·燕二》。或曰“马价十倍”。或曰“伯乐一顾”。意思是说有人牵一匹马去卖,三天无人问,后卖马人求于伯乐,伯乐去看了那匹马,离时又回头看了一下,人们马上蜂拥争相购马,使得马价  相似文献   

14.
随笔     
地上的和地下的女性话语 朋友聚会,酒桌上总免不了讲个笑话或民谣,称之为“嗑”或曰“下酒的菜”。有时这种“菜”还真不少,且是新“菜”。例如时下流行的一些呈系列的套“菜”: “四大傻”:“购物到燕莎,点菜要龙虾,挣钱老婆花,下班就回家”。 “四大忙”:“BP机、手机、莱温斯基、野鸡”。  相似文献   

15.
麦克卢汉认为:“任何媒介(亦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个人和社会产生的影响,都是由新的尺度引起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  相似文献   

16.
何谓"阑珊"?     
《南方周末》2001年3月15日第16版《弟弟在北京》文中有句云:“我们漫步在灯火阑珊的北京街头,站在高大的立交桥上,品味着‘车流如水’、‘灯海似星’这样的词汇。”——由“灯海似星”,我们自不难想象,夜晚的北京街头,定是“灯火通明”或曰“灯火辉煌”的;那么,这“灯火通明╱灯火辉煌”的景象,是否  相似文献   

17.
第七届全国书市在深圳落幕,几家报纸的报道一片喝彩声。或曰“火爆热烈。盛况空前”,或曰“展销两旺,成果喜人”。已经公布的几个数字(读者60万人次,上架图书10万种,订货码洋3.2亿元,零售总额2.1千万元)可以证明这样的描绘并不过份。 我没有亲眼看到这番盛况,从文字和图片的报道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我也为之鼓掌。 我是书市的拥护派,从第一次出现书市开始就拥护。我的拥护,理由很简单,因为它可以弥补当今流通渠道不畅、书店可供品种不多的缺陷,让因“卖书难”而紧张奔波的读者得到缓一口气的机会。  相似文献   

18.
读书的味道     
沈括《梦溪笔谈》载:“古人藏书辟蠹用芸草。芸,香草也。”古人在书中放置香草,不仅可以防蠹虫咬蛀,而且还可以给书留下幽幽清香,“书香”一词便由此而来。后来人们据此加以引申,形容读书人有“书香气”,而读书人家或曰“知识分子家庭”,则被称之为“书香门第”。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种“权”、“钱”交易的怪现象:为了小团体利益甚至个人私利,在公款中增生出一种额外支出。其名成曰“活动费”,或曰“公关费”、“手续费”等等,不一而足。近几年,用公款“活动”,已堂而皇之进入某些单位和企业的议事日程,呈逐渐公开化趋势。其结果是使大量国家和集体资产流失,腐蚀了某些国家公务人员,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20.
新的世纪,是一个不断诞生奇迹的年代。而奇迹中的奇迹,首先要数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似乎就在一夜之间,人们突然发现自己已经置身网中,或曰“天下一网”,或曰“一网打尽”。这张网将全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地球村”的梦想正在逐步变成现实。伴随着网络的诞生,如影随形的网络文化也随之诞生了。网络文化从她诞生之日起,就给人一种全新的面孔,全新的感受,全新的视觉冲击。不管你是接受她,还是排斥她;不管你是喜欢她,还是厌恶她,她已经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无可置疑地出现在你面前。对于这些网络文化现象,我将一一加以介绍,今天着重介绍一下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