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承军 《寻根》2015,(1):95-101
当我们回顾山东泰安城历史时发现,浩如烟海的文献留下的是数以万计关于泰山的诗赋华章,而绝少提及这座城市,以至于我们解读这座城的过去时,只有极少的碑刻和文献可资参考。后唐长兴四年(933年)的《冥福院牒》留下了关于泰安城最早的城市信息。冥福院又称冥福寺,后改称资福寺(现已无存),现在泰安城尚有资福寺街,即得名于该寺。由碑记可知,当时该地有马司徒、张中舍、卞二郎、霍二郎、翟家、王官人、成三郎、韩五郎、  相似文献   

2.
幸福,现在是所有媒体和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也是人们孜孜追求、极其向往的人生目标。古人相信,人间之幸福掌握在福神手里,要得福,只能向福神祈求。古时称木星为岁星,谓其所在有福,所以又称“福星”。旧时,相术士说:“岁星所照,能降福于民。”所谓“福”,《尚书·洪范》上说:“五福:一日寿,二日富,三日康宁,四日攸好德,五日考终命。”这就是民间常说的“五福骈臻”、“五福临门”。  相似文献   

3.
本主的狂欢     
何谓本主?白族民间常说":本主,本主,本境福主"。本主就是白族村村寨寨的保护神;一村一本主是掌管本村寨村民生死祸福的神灵。本主崇拜的起源和形成的时间,根据各种资料的综合分析,史学界的一致看法是起源于原始  相似文献   

4.
建筑、雕刻和美术领域的交流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国建筑风格在印尼早在13世纪初《诸蕃志》载:‘对了板国(位于中爪哇——引者)居民架造屋宇,与中国同。”上述‘’居民”也许是在打板定居的华侨,也有可能说明中国的建筑技术和风格已传至爪哇。长期以来,华人在印尼各地所建的各种宗教建筑和住宅,突出体现了中国的建筑风格,对当地的建筑文化起着一定的影响。仅雅加达一地,自广世纪中叶至1975年,至少建有72座华人庙宇。在三宝垄,除三保庙外,还有十九间街的古庙、郭六官庙、灵福庙、妈祖公庙、回得庙;泅水有纪念孔子的文庙…  相似文献   

5.
白族与鸡     
雄鸡是中国白族祖先的图腾.大理三月街民族节节微的图案就是一只振翅欲飞的金鸡.白族先民把鸡作为民族的图腾有悠久的历史,直到现在,还可以在民间风俗活动中找到它的踪迹.  相似文献   

6.
和谐社会构建是我国实现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民间传统文化对和谐社区的建设具有积极作用.成都民间传统文化是成都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资源,也是和谐社区建设的有效平台.充分利用成都的民间传统文化促进社区家庭关系融洽,成员交流,促进人与文化生态的和谐.  相似文献   

7.
刘涛 《寻根》2023,(2):125-131
<正>目前,学术界关于汕头与台湾族群互动研究已有论述,对后学研究有所启发,但在广度与深度上仍有探讨的空间。如长期以来,学术界多将“河老”写作“福佬”,而未述及万历癸丑《漳州府志》出现“福佬”本字“河老”。洪维晟《16—18世纪往来台湾的潮州人群初探》一文述及潮州人由于使用福佬话而被视为台湾“福佬人”,认为相关的地名与民间信仰遗存可反映其本来面目,却未从“福佬”一词由来,  相似文献   

8.
通过考古发现,丝绸之路史前即为中华民族先民与生活在中亚、西亚和地中海沿岸人们友好往来、互通有无、相互学习、共同发展之路。汉代张骞通西域并非丝绸之路的开始,而是开启古代东方与西方交流的新时代,即由零星、断续、小规模的民间交流转为大规模、持续、官民结合的交流。  相似文献   

9.
姚向奎 《寻根》2009,(5):79-82
小冀背妆的源起 小冀背妆,是豫北新乡县小冀村民众在吸取戏剧、曲艺及舞蹈等多种艺术成分的基础上,创造出的一种民间造型艺术,起源于明末清初。据当地一通民国13年的碑文记载:“镇西南隅坤太街旧有火帝真君圣会,每年新春初七日为帝君寿诞之辰,十六例会扮背妆庆贺。神庥相传此会起自成丰年间……”  相似文献   

10.
文昌圣诞与民间习俗黄枝生梓潼文昌帝君是掌管文昌府事和人间功名禄籍之神,首先成为读书人崇拜的神灵。农历二月初三是文昌帝君的圣诞日,学校士子都要举行庆典活动,师长儒者及地方官吏"相聚饮福"。因此,文昌帝君的圣诞之日,又是读书人的圣诞节。在文昌圣诞之日,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