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1.选定一把椅子   很多青年教师选择教育并非是从填写志愿那一刻起就对教育充满了情感,更多的是父母之言,更多的是找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更多的是当年考试分数线的限制.及至做了教师,发现教师之苦之累远出乎自己的想象范畴,加之经济大潮的席卷,因此对教育工作得过且过,内心里时不时地琢磨着能跳出这一行,彻底地翻身解放.然而这个身真那么容易就能翻的吗?不做教师,那做什么呢?考公务员?办公司做生意?竞聘做电视主持人?待一番深思后就会发现,这些梦想的岗位往往只是个梦想,这些梦想的存在除了继续干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再不能起到任何积极的作用.生气的时候也想,随便做什么反正没做教师这么窝囊,上面有领导得罪不得,下面有学生稍一越界就跟你“人民来信“,可气过之后还能怎样?不少青年教师就是在这种目标混乱的感喟中长久徘徊,消耗掉了自己最珍贵的黄金年华,及至过了浮躁岁月,安静下来了,却再也没有了青春活力,再也没有了奋斗的勇气.这样一来,不但在教育上没做成什么,自己这一生恐怕也很难成就什么了.……  相似文献   

2.
《好同学》2005,(9)
有一句很经典的广告词:“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同样,对一个人、一个民族来说,如果没有梦想,世界将呈现怎样一种景象呢?不敢想。从孩提时代起,每个人都有梦想,有的想当文学家,有的想当歌星,有的想当飞行员,有的想当科学家。梦想没有高下之分,而且有梦的日子是快乐的,所以儿童便是世上最快乐的人。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日子变得越来越实际,有的人要为柴米油盐发愁,有的要为房子票子操心,尤其是生儿育女以后,很多人便像田间的老牛一样被套上了重轭。梦?连想想这个字眼都觉得奢侈。只有个别人在午夜失眠的时候,脑海中可能会闪观出儿时梦想的一些片断,但时过境迁,他们已不再为梦激动,不再为无梦可惜。  相似文献   

3.
杜甫有一个梦想,希望能有很多宽敞的大屋,为天下贫寒的读书人遮风蔽雨,令他们展露欢颜;马丁·路德·金有一个梦想,希望他四个孩子生活的国家,有一天将不再根据他们的肤色,而是根据他们的品德来评定他们的为人;袁隆平的梦想是成功培育并推广杂交水稻,让地球上不再有饥饿的角落;海伦·凯勒的梦想是得到三天光明,让她能用眼睛亲吻她生活过的世界。当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当生日的烛光跳跃的时候,当流星划过天际的时候,梦想会在每一个人的心里变得强烈而温暖。你是否有梦想?为实现梦想你付出过什么?当你怀揣着梦想走来,这一路上又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请以“梦想”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字数在800字左右。  相似文献   

4.
“我是谁?”这个简单的问题早在古希腊就被苏格拉底提了出来,然而经过这么多年,却依然困惑着我们。你究竟是什么样子的?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生命在呼吸的瞬间,你是否感觉到了它存在的意义?……你的心灵所感就是我们的目光所及。从这一刻起,尝试认识了解自己,理解自己,呵护自己。  相似文献   

5.
儿时问过的许多“为什么”如今大都已经成了常识,其实现在所谓的“常识”有许多还是没有回答出来的“为什么”,尤其是那些关于我们自己神奇的身体的问题。什么时候我第一次意识到我的存在?什么时候我第一次做梦?什么时候我第一次听?什么时候我第一次看?割下的头还能存活吗?人体能预测地震吗?是否有一天我们可以用机器人来代  相似文献   

6.
从儿时起,我们就有属于自己的梦想。虽然梦想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不断发生变化,但不可否认的是,梦想其实从未远离,它一直都在默默地见证你我的成长。如果现在的你依然心怀梦想,却从未为之努力,那么这样没有行动的梦想只能是空想。现在该是丢掉那些胆怯和犹豫不决,向着梦想成真而奋斗的时候了。努力过后,你会发现,梦想并非遥不可及!  相似文献   

7.
你是否发现,自己有些时候学习起来特别带劲,有些时候做作业却老走神? 你知道自己最佳的记忆、思考时间吗? 你是否尝试给自己规定什么时间学习什么功课,设法让自己的学习变得轻松些?那就请你——  相似文献   

8.
窗·水雾     
面对冰凉如窗玻璃的现实,水雾般的生活,伸出手指,轻轻地划过一道优美的下弧线——告诉自己,这是微笑,也是人生。著名哲学家布留伊艾尔曾说过:“对于人类来说,一生惟有三个事件:诞生、生存和死亡。诞生的时候并无所感。死的时候是痛苦的,但是在活着的当儿却把它遗忘了。”这无疑想告诉我们,不管生活如何,至少要记得你还活着。活着,就有希望。现实往往如窗玻璃般冰凉。在生活里,你是否乞求过别人给你一个微笑,一个安慰?你是否乞求过天,给你一个机会?是否乞求过一首动人的歌,宽慰自己的心灵?可往往乞求又是没有结果的——现实就是如此的冰凉,如…  相似文献   

9.
你见过田野的荒芜吗?你可以想象那是一种什么样的败落?你见过荒芜人烟的戈壁大沙漠吗?到处是耀眼白茫茫一片,没有一片绿色,你有勇气敢再继续朝前迈一步吗?那么当你面对一个心灵荒芜的孩子,你会想到什么?孩子本应该是天真烂漫的,对一切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对未来也充满着憧憬。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向往大自然,不是吗?可是有一天你突然发现他们不再是这样,心灵一天天变得荒芜起来,变得我们认不出来,我们会怎么想?一、心灵荒芜的表现在家里不会尊重理解他们父母、不愿意和父母沟通、不听他们的劝告,甚至会顶撞他们、整天无精打采、也不  相似文献   

10.
梦想与现实     
朋友,你有没有想过?比如生与死,生是没能预料的梦想,死是谁也逃避不了的现实. 每种下一颗麦子、一粒稻谷,都是现实的问题.想要世界不再有饥荒,这曾是很多人的梦想.梦想不能实现,我们称之为不切实际的空想.  相似文献   

11.
SARA 《大学生》2013,(21):36-37
正理工男转为法律新鲜人Sara:您说自己有一个"法律的梦",这个梦想是怎样的?立辉:法律对于公平、正义等的追求,是我的心之所向。很多人都知道康德有过这样一句名言:"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这其实是一份执着的信念和崇高的价值,我对法律的感觉也类似。Sara:实现梦想的第一步是什么吗  相似文献   

12.
读研的日子     
有朋友经常问我读研究生的日子是什么样的?学友之间也时时在谈论读研的日子应该是怎样的?而我们自己的实际生活又是怎么样的?这三年的生活也许就仿佛弹指一挥问,我们的心态到底是怎样在现实与梦想的游走间成长起来的?为寻找答案,我们走访了研究生同学,他们如是说:  相似文献   

13.
林曦 《家庭教育》2002,(10):22-22
您一定听说过生物钟吧?您是否发现,孩子有些时候学习起来特别带劲,有些时候做作业却老走神?您知道孩子最佳的记忆、思考时间吗?您是否尝试给孩子规定什么时间学习什么功课,设法让孩子的学习变得轻松些?  相似文献   

14.
这些天,微博上和空间里,有一句话被广泛转播,大致是说:"人的一生有两条路,一条是生活给你的,一条是自己想走的,我们只有走好了生活给我们的路,才能走自己想走的路。"这句话貌似很有道理,我第一次读到的时候,也被迷惑了,可当我细细琢磨,才发现这句话是多么的无稽。我们自打一出生,就被无形中安排好了将来路。或许我们曾经有过很多的梦想,想做很多的事,但大多数的人却终究没能完成。是我们真的不行吗?当我们谈及梦想的时候,我们总是会非常的兴奋,勾画着  相似文献   

15.
小的时候。你有朋友吗?你和你的朋友有过什么约定吗?年少时你有梦想吗?你的梦想今天现实了吗?你为了自已的梦想,又做了些什么呢?文中的小作者。把梦想当作自己年少时的好友,对他娓娓倾诉。仿佛也让我们看到了他在追寻梦想的过程中所有的奋斗。坚持与执著。  相似文献   

16.
一天我在信箱里收到这样一封来信,是一位叫邹妍的女孩写来的,信上说:“……老师,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大约是初一吧,我发现自己变了,不再是以前活泼开朗的我了。变得不爱玩,不爱闹,心事重重,总是不自觉地坐着发呆。有几次我妈都被我的表情吓坏了。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变得这么善感,对许多事总要问个明白。比如我总想:我是怎样的一个人?我有什么才能?别人怎样看我?我将来能做什么等等。今天上午放学回家,骑着车望着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们,我就莫名其妙地琢磨起这么一些问题:我在人群中有特殊的位置吗?我漂亮吗?有气质吗?我有魅力吗?然后我就和街…  相似文献   

17.
为何不使我们生活的世界变得和我们想像的一样,充满和谐和美好,富有童趣和新意呢?尽管我们的世界很现实。有哲人曾经说过:“事物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又有什么能限制得了我们发挥想像力,去憧憬一个心中所幻想的世界呢?当我们遇到不快或遭受挫折,便会感到周围的一切似乎都在和我们过不去,有种失落的感觉。当我们渴望得到什么或达成什么,而发现现实与理想又相距甚远,又何尝没有一种郁闷的感觉呢?不能否认,我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这个现实得不能再现实的世界上,但我却无时无刻不在虚拟着自己心中蕴藏着的幻想世界,它带给我快乐,…  相似文献   

18.
从小到大,我们沐浴过多少爱啊!你对一直疼爱、呵护你的爸爸妈妈表达过爱吗?在生活中,可能有你不理解父母或者父母不理解你的时候吧,你对父母掏过心里话吗?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怎样和父母说说心里话。心里的话儿有哪些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已经不再懵懂,已经不再是那个无忧无虑的幼稚孩童了。我们开始有了自己独立的意识,  相似文献   

19.
生命之初,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笑容? 你是否梦想着,将来成为一名指挥家、护士、摇滚歌手或是学者什么的? “年”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过去了,回到校园的时候,你和你的伙伴是不是在开心地议论着新衣、美食、旅游……让我们把关注的目光暂时从自己身上挪开一小会儿,下面你将看到的,是你所不曾遭遇过的生活,它将使你的心灵震颤,或许,能为你的压岁钱找个更有价值的去处。  相似文献   

20.
<正>祥子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拥有凭自己的力气挣钱、买车、养活自己的梦想,但最终却走向了毁灭的悲剧命运。祥子的梦想是如何幻灭的?又是什么力量摧毁了这个曾经卓尔不群的人?这是我们理解《骆驼祥子》这部小说的基点和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