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播沟通构成了我们这个时代一个极为鲜明的特征,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不是以传播者的身份出现,就是以受传者的姿态显现。传播者、传播内容和受传者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遵循着什么样的规律?要想使传播沟通艺术更有效,就必须探讨传播沟通艺术的心理规律,这种探讨对于了解现实生活状态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宋代宫廷院体画影响深远,可谓艺术传播的典范。如果以“五W”信息传播模式为分析工具,从传播者、受传者、信息、媒介和传播效果五个方面对宋代院体画的兴盛繁荣进行传播学意义上的解读,将有助于探索成功的艺术传播所必需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3.
从知识传播的五要素出发,遵循知识传播的过程规律,结合共享课知识内容传播者和受传者特征分析、媒介特征分析、沟通通道特征分析以及知识转化、创新机制分析,得出共享课建设的4个基本策略,并将其应用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共享课的设计开发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网络传播与传统传播、网络上个体交流与群体交流的比较分析,提出了在线沟通的传播模式,并以此为依据设计了学生在线沟通状况调查问卷,从而归纳出影响学生在线交流的障碍因素,包括传播者与受传者的经验匹配、网络信任、信息过滤、沟通指向性与沟通形式的选取、网络环境等.案例分析也进一步证实学生在线沟通障碍的存在.最后,本文提出了实现有效沟通的对策,以期对在线沟通的有效实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高校校园文化传播过程及其规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校园文化传播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本文从高校校园文化传播的传受者、传播媒介、受传者三个要素入手,阐述了文化选择、吸纳及自身行为构建的校园文化传播过程,揭示了校园文化传播双向互动规律、双动力调控规律及文化选择规律.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传播学角度,分析了以教师为传播者、成人学员为受传者的成人教学传播过程中互动的必然性:互动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适应多媒体教学工具应用的发展趋势,更是由成人学员自身特点决定的;并就如何强化这一互动关系,优化教学效果,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艺术等方面提出改良建议。  相似文献   

7.
传播工具的发展和媒介的丰富,为实用技术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即使是这样,传播者个人的技巧仍是有价值的。有真才实学同时又具备传播技巧的传播者,可被受传者尊为“活财神”;反之,缺乏传播技巧,常可能不被理会,不受欢迎。  相似文献   

8.
一、网络传播出现前的宣传工作环境──可控性环境在传播理论中,无论是拉斯韦尔的“五W线性模式”还是后人不断补充、发展而出现的理论,都离不开对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传者、传播效果五方面的研究,他们都涉及到“把关人”的问题。社会信息传播活动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对信息的筛选和过滤。任何传播者,在他传播信息之前,都要作出传递什么的决策,都要从他所获得的信息中,选择他所希望传播的内容。也就是说,传播者选择什么信息都不可避免地带着自己的主观愿望,传播者是信息通道的“把关人”,传播者控制着信息的传播。我…  相似文献   

9.
在郑和下西洋中,郑和使团与海外诸国进行了多方面的文化传播,物质文化传播是其传播的主要内容之一.在郑和使团与海外进行的物质文化传播中,无论从传播者还是受传者来看,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资都有一定的传播意义,传播目的明确,传播类型多样,传播范围广泛,实现了一定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0.
胡再 《地理教育》2011,(1):106-107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互动的教育活动,从传播学角度看,它也是一种信息传播的活动。信息传播是指人们发出和接收信息的活动,是一个信息交换、交流的过程。从信息传播角度看,教学是一个由传播者(教师)对信息(教学内容)进行编码、加工,通过一定的信息通道和媒介作用于受传者(学生),受传者(学生)再将信息反馈给传播者(教师)的完整过程,完全符合传播学原理。因此,运用传播学理论,可以指导地理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二级传播又称把关人理论,主要阐述的是信息两级流动的问题.信息的流动往往不是人们所想象的那样从现实社会直接流向被接受者.其实在传播者与受传着之间,有着一个过滤关口,这个过滤关口的作用,就是为了把不符合自身和受传者要求的信息过滤出去,留下符合自己需求的信息,所以我们说受传者能接触到的信息,是被他人过滤过的非真实的信息.在教学工作中,老师就是这道过滤关口,学生就是被传者,老师如何利用好自己把关人的身份有效地传播自己所消化的知识,是学生成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二级传播理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二级传播理论的发展历程,阐述了大众传播受传者接受信息渠道的多元化和层次性,分析了二级传播理论发展动力的实践性和社会性,并探讨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互动关系和传播学理论发展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3.
从传播学的角度,以"5W"传播模式为框架,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和受传者等四个方面分析如何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高校教育的效果:政府文化教育部门、高校管理部门应积极推动;传播者应充分利用多种媒介.采用立体化的教学方法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时要抓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精髓,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针对大学生的特点,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兴趣.  相似文献   

14.
“二级传播”在大众传播媒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新的传播条件下,尤其是网络传播迅速发展之后,传统的“二级传播”的作用也发生了一些改变。由于网络媒介的特性,网络传播模糊了传播者与受传者的界限,传播的主权不再被大众传播媒体垄断,网络传播的主体呈现出个人化、多元化的特征。因此,“二级传播”中的意见领袖的角色及其在营造公众舆论中所发挥的影响都相应地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5.
传播学理论对建筑设计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传播学的理论和方法运用到建筑学的领域中,把建筑设计看成是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可以通过对建筑传播活动的传播要素——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和受传者的分析为建筑设计的发展拓展一条思路,从而打破以往仅着眼于传统建筑学上的建筑功能或者形式上的好坏的传统。  相似文献   

16.
我校中文系讲师孙宜君近几年来潜心研究、独立撰写的专著《文艺传播学》,今年1月份已由济南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中国第一部文艺传播学专著,它共分十三章,全景式地探讨了文艺信息传播活动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具体阐述了文艺传播的历史、现状、本质、特征、模式、方式、效果等;考察了文艺传播者、信息、符号、媒介、受传者等诸要素,以及它们之间频繁复杂的互动关系;还对如何增强社会主义文艺作品传播效果等问题作了论述。由于著者学科视角较广,读者可以从书中领略到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信息传播理论和现代教学理论,着重阐明了教学信息在传播与转换中,传播者、受传者、教育传播媒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的有效方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够增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有助于加快信息流程,从而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  相似文献   

18.
杨阳 《海外英语》2011,(11):199-201,221
全球范围内电子政务不断普及,政府门户网站日益成为各国外宣的窗口。该文从传播学视角出发,阐述了政府门户网站英译的传播本质,从传播者分析,媒介分析,噪音分析和受传者分析着手,凸显影响其传播的要素,并结合政府门户网站英文版实例进行评析,试图探索政府门户网站英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现代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认为,课堂教学的本质是信息传递过程。传播者、受传者与教学传播者是课堂教学的三个基本要素。可见现代传播媒体已经成了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特别是远程教育的推广和使用为语文教改提供了平台,弥补了现行教学体制中教法呆板、空泛、缺乏整合力的不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了语文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以Web2.0为支撑的新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SNS深入到大众生活领域,日益影响甚至塑造着当下的大众生活.大学生SNS中地域信息传播者和受众众多,信息量庞大,倾向性强,传播者呈现"部落化"趋势,应受到关注.本文以人人网内蒙古用户为例,以内蒙古的地域信息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大学生SNS中的地域信息"部落化"传播特点,以期得到合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