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廖平(1852—1932),初名登廷,字旭陔,后改名平,字季平,初名四益(译),晚年又号五译、六译,四川井研人,光绪进士。1875年进张之洞创立的等尊经书院受学于王阅运,治今文经学,尤重《春秋》。廖平曾历任四川国学校长、华西大学、成都高等师范学校教授。  相似文献   

2.
马光宇 《大理文化》2013,(1):90-101
五 祖以僧为帝,孙以帝为僧,转眼盼兴亡,法席难追皇觉寺。君不死竟归,臣不归竟死,抚膺悲宇宙,梵钟莫问景阳宫。——光绪《浪穹县志略》知县黄元治永乐二年开春后,建文帝与先臣相约出行,入四川,到重庆与程济、廖平、宋和、冯漼、金焦等旧臣汇合,前往襄阳王芝臣、廖平家。八月到吴江史彬家,祭祀亡臣。之后云游杭州、天台和雁荡山等地。永乐三年春,重游四川大竹遇旧臣杜景贤,留居半月。谈起燕王入京,金陵城风声鹤唳,尽洒忠臣血。  相似文献   

3.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学术史”命名的著作,始于刘师培的《周末学术史序》。刘师培(1884-1919)字申叔,号左庵,改名光汉,别号光汉子,江苏仪征人,近代著名学者。刘家自曾祖文淇、祖父毓崧、伯父寿曾、父贵曾,三世以经术闻名,列传国史。他幼承家学,十二岁读毕“四书”、“五经”,十八岁为县学生员,十九岁乡试中举。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到上海,结识章炳麟、蔡元培等爱国学社成员,倾向革命;三十三年(1907年)赴日加入同盟会;三十五年返国,由妻何震牵入两广总督端方幕府,又在四川国学院讲学;民国四年加入“筹安会”,为袁世凯称帝效力,为时论所痛惜;民国六年任北京大学教授.八年任《国故月刊》总编辑,与新文化运动对抗。  相似文献   

4.
廖平的学问思想是:尊经尊孔,考辩今古,“改制待后”,人类圆和.承扬中华文统,开启地球新义;理念境界是:尊经尊孔不尊专制,追天追人更追真理.首倡“素王空言”改制,共球一统合发;其学问终前待后,启发来者习须运用科学方法,吸取人类新思养料,结合国情,阐扬儒学的现实意义功能,寻求解决现实问题的时代理论.  相似文献   

5.
《原富》是严复翻译的,后人列为“严译八大名著”的第二部。原书名An Inquiry into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为英国经济学家斯密·亚丹Adam Smith(1723—1790)所著,是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经典著作。原书出版于1776年。 戊戌变法的前一年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严复便着手翻译此书。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首二部交上海南洋公学(交通大学的前身)译书院出版,1902年10月(光绪二十八年九月),全书出齐。该书分甲、乙、丙、丁、戊五部,其中部甲十一篇、部乙五篇、部丙四篇、部丁九  相似文献   

6.
屠仁守(1836~1904),字静夫,号梅君,斋号渐室,湖北孝感人.咸丰乙未( 1859 年)恩科举人.同治十三年(1874年)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二年(1876年) ,任翰林院编修.光绪九年( 1883年)后,历任江南道监察御史、掌广东道监察御史、山西道监察御史、掌山西道监察御史,山西令德书院、陕西三原宏道书...  相似文献   

7.
汪奎 《华夏文化》2007,(3):61-64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儒学,而儒学的核心则是经学。自汉代儒学一尊,崇奉孔孟以来,“儒者沿波,学凡六变”(《四库全书总目》)。其中,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是经学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也是南北经学分立的时期。永嘉丧乱,中原衣冠南迁,北方学术随之南播,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经学,大规模传入江南。淝水之战后,随着南北对峙局面的确立,经学也逐渐形成了“南学”与“北学”之分,清代经学家皮锡瑞称这一时期为“经学分立”的时代。所谓“南学”,是指承袭魏晋学风,博采玄老众学,不拘家法,随意发挥的南朝经学。元嘉十五年,宋文帝立“儒、玄、史、文…  相似文献   

8.
姜德明 《寻根》2001,(1):55-55
(桑松)、《马来亚的犯人》(茨威格)。1949年后,他又出版了译作《农民》(巴尔扎克)等多部。他为“明日社”的出版物写了不少广告,每篇不过百来字,又不乏学气息,可以作书话来读。如:  相似文献   

9.
由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洛分校)、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学院、西南石油学院联合主办的“三国化国际学术研讨会”,2001年5月28日至6月1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南充市举行。来自美国、韩国、日本1所大学的20多位学,与我国内地和香港特别行政区11所大学、科研机构、博物馆的20多位专家会聚一堂,对三国历史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这是继1991年“三国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之后,在四川举行的又一次“三国化”国际性学术活动。  相似文献   

10.
康有为 ( 1 858— 1 92 7年 ) ,原名祖诒 ,字广厦 ,号长素 ,更生。广东省南海县人 ,人称“南海先生”。康有为出生在名门望族 ,自幼聪颖过人 ,勤奋好学 ,两岁识字 ,5岁能诵诗数百首 ,6岁开始系统学习《大学》、《中庸》、《论语》和朱注《孝经》等书 ,1 1岁丧父 ,跟随祖父学习程朱之学 ,研文字训诂 ,阅《三国志》、《明史》。 1 9岁乡试不第 ,拜同邑大儒朱次琦为师 ,研习宋明理学 ,“得闻中国数千年学术之源流 ,治教之改变 ,九流之得失 ,古人群书之指归 ,经说之折衷”。 2 0岁入西樵山白云洞 ,潜心研究佛藏。当时中国内忧外患日重 ,康有为在…  相似文献   

11.
2002年10月31日,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学研究所发起的“全球化语境中的四川学: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在四川省社科院举行,与会专家学近40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李翠贤编审、副院长陈焕仁研究员出席会议并讲话。大家就全球化语境下学创作与研究面临的挑战,化产业的市场化、商品化对四川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尊德性"、"道问学"的讨论关涉传统学术的方法论和目的论,有清一代"尊德性"与"道问学"的关系折射出传统学术在宋明理学与清学之间的转轨。清初孟学研究中诸如博约论、心性与问学等问题无不曲折回应了学界"尊德性"、"道问学"的争论,成为探究清初学风转折的重要路径。在实学思潮的影响下,清初学风由"尊德性"而"道问学"的推身移步隐含了清代学风的新走向,同时在方法论和目的论上影响着中国传统学术的近代转型。  相似文献   

13.
中国湘南的崇山峻岭中的江永县消江流域,很久以来流传着一种奇特的文字——“女书”(或称“女字”)。这是一种当地妇女专用文字(她们称通用的方块汉字为“男字”),男人们不认识也不过问。(一)女书的文字特点及记录的语言这种妇女文字外观形体大致呈“多”字式的菱形。经整理基本用字有七百左右。其中有三分之二为自制字,三分之一为改借方块汉字。在自制字中有一百多个具有浓厚原始符号特征的独体字,其中  相似文献   

14.
刚毅(1837-1900年),字子良,晚清满洲镶蓝旗人,以笔帖式累迁刑部郎中。谙习例案,曾任江西按察使、广东布政使、山西巡抚等。光绪二十年(1894)召授军机大臣,补礼部侍郎。光绪二十四年(1898)为工部尚书、协办人学士。反对戊戌变法尤力,政变后曾监斩六君子。义和团起,清廷令刚毅、赵舒翘驰往近畿解散,但其复命之时则汇报朝廷谓义民可用,于是有抚团政策的出台。  相似文献   

15.
正扬雄(前53—18),字子云,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市)人,西汉后期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语言学家,巴蜀文化的杰出代表。扬雄的著述,自班固《汉书·艺文志》始,历代公私目录书,多有著录;选编(如梁昭明太子萧统《文选》)和笺注(如清代学者汪荣宝《法言义疏》、戴震《方言疏证》等),代有名作;作品流传,更是长盛不衰。近百年来,在继承发扬传统学术的基础上,以现代学术理念对扬雄进行的评论和研究,由出版社出  相似文献   

16.
秦始皇焚书一事 ,两千年来一直肯定是其暴政之一 ,并且被小说、戏曲、杂文不断渲染、演绎 ,给“千古一帝”(李白语 )的暴君暴政增色不少。但长期以来 ,很少有人究其实效如何。近年研读“目录学”及翻阅许多有关文献 ,深感有探究其焚书实效之必要。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言 ,始皇三十四年(前 2 13年 ) ,李斯在与博士淳于越争辩中 ,以“诸生不师今而学古 ,以非当世 ,惑乱黔首”为由 ,建议始皇焚书、禁私学 :“臣请 :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 ,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 ,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 ,…  相似文献   

17.
2005年3月,都江堰渠首鱼嘴外江河床出土东汉石像2尊,石碑1通。石碑碑文约400余字,涉及东汉都江堰"监北江堋"的堰官姓名、上下级官吏姓名、职务、堰功活动,以及汉代经学、郡县建置、乡党孝悌等内容,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8.
“尊德性”与“道问学”语出《礼记·中庸》“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集中体现先秦儒家的两种价值追求;至宋代以后成为宋明道学的两个重要范畴。  相似文献   

19.
我国学术界的一件盛事王宁一《东方美学和大宇宙存在哲学整体理论译释论》一书是梁渡先生潜心多年、批阅十载的一部“述而不作”之作,它有如下引人注目的特点:广博性全书共计35万字,由三大部分组成:1.东方乐教美学名著──《声无哀乐论》译、释、论;2.大宇宙存...  相似文献   

20.
由国际儒学联合会主办的“国际二程(程颢、程颐)学术研讨会”于2001年5月28日至30日在北京举行。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韩国、德国、新加坡等国以及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的专家学60余人出席了会议。与会各国学就二程思想成为中国近古社会学术主流的内在根据、二程思想与北宋儒学、二程学说在中国经学史上的地位、二程思想与理学心学之源流、二程思想与佛道二教、二程思想在海外的传播与研究、二程思想在现代及未来社会的价值与意义等问题展开了研讨,并对英国名汉学家葛瑞汉(A.C.Graham)所《中国的两位哲学家一二程兄弟的新儒学》一书作了评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