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克思是经济学家,恩格斯有20多年从商的经验,他们对报刊的经营是内行而不是外行。但是,由于政治上遭到的种种迫害,他们创办的质量很高的报刊却在经济上被逼得破产。也许由于这个缘故,人们误以为他们在报刊经营上是失败的,当然也不会有什么这方面的论述。实际上他们有不少论述,这些论述为我们的报刊经营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马克思和恩格斯主要从政治上考察报刊,但也经常“单纯从出版的角度来谈这个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合集》※(※后面不再注明名书。)第38卷535页),他们从这个角度把记者工作视为一种“谋生领域”。(34卷455页)马克思谈到《新莱茵报》时说过:“我曾经给  相似文献   

2.
为当代的伟大运动服务恩格斯一向认为,新闻记者只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他在评论《德意志电讯》的创办人谷兹科夫时就这样写道: 谷兹科夫具有从事政论工作的巨大才能;他是天生的新闻记者,但是他只有一种办法能够保持这个地位,那就是他必须领会关于宗教和国家的最新哲学观点,并使自己的《电讯》  相似文献   

3.
诚实,不吹嘘,不夸张恩格斯要求记者的报道符合事实。在1860年初的西班牙摩洛哥战争中,他批评了一些记者不注重事实的细节随意夸张报道的做法。恩格斯写道: 关于战术措施的优劣,我们无法判断,因为西班牙兵营中的少数记者把所有枯燥的军事细节略而不提,而醉心于绘声绘色的描写和热  相似文献   

4.
为当代的伟大运动服务恩格斯一向认为,新闻记者只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他在评论《德意志电讯》的创办人谷兹科夫时就这样写道:谷兹科夫具有从事政论工作的巨大才能;他是天生的新闻记者,但是他只有一种办法能够保持这个地位,那就是他必须领会关于宗教和国家的最新哲学观点,并使自己的《电讯》(据说他准备重新恢复这份杂志)完全为当代伟大运动服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528页)新闻记者需要较为开放的社会环境,才可  相似文献   

5.
诚实,不吹嘘,不夸张恩格斯要求记者的报道符合事实。在1860年初的西班牙摩洛哥战争中,他批评了一些记者不注重事实的细节随意夸张报道的做法。恩格斯写道:关于战术措施的优劣,我们无法判断,因为西班牙兵营中的少数记者把所有枯燥的军事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交往”概念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里,交往(der Verkehr)是一个使用频率较高、含义广泛的概念。马克思特别指出,与这个德文词相对应的英义词是 Commerce。它既指物质意义上的商业贸易、交通运输,也包含精神意义上的各种信息的传通,还指男女间的性爱。例如恩格斯晚年讲的这样一句话:“……依靠了现代的交往方法,即依靠了铁路、电报、  相似文献   

7.
《新闻界》2017,(2):102-104
<正>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里,宣传的概念出现频率很高。现代宣传概念起源于17世纪罗马教皇建立的宣传信仰协会,它简称宣传(propaganda)。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新世界观的最初年代,就对宣传一词进行过考证,写道:Congregatio de propaganda fide(成立于1640年)。[1]他们通常是在广义上使用宣传这个概念的,它既指观点、学说的传播,也指事实本身造成的影响。能够用于宣传的东西,有时理论上可能站不住脚,对此,他们自己绝不使用;对已经用于宣传的,则持慎重态度。例如自由的人民国家这一用语,恩格斯曾指出  相似文献   

8.
郭士立,当年的普鲁士传教士,中国第一份现代报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创办者和编者,他与马克思有什么关系吗?1959年我国出版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七卷,新闻界本应该从中了解他们之间有思想联系这件事。但是,由于《全集》中提到的郭士立,采用的是...  相似文献   

9.
我们有些同志,对书评存有偏见,认为它是“小儿科”,是二手学问,是雕虫小技,认为真正有本事的人,是不屑于搞书评的。这实在是误解。书评,虽然称不上是“经国之大业”,然而“不枉之盛事”是当之无愧的。几乎从有了书的时候开始,就有了书评。书评不但渊远流长,而且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指的"交往革命",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电报、蒸汽动力轮船、内陆运河、火车、公路、现代报刊、一便士邮政厅和巨大的工业城市本身。他们重视交往革命,在于现代交往媒介所具有的强大的"用时间消灭空间"、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即时地还原面对面人际交往的功能。如马克思所说:"它表明,社会生产力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不仅以知识的形式,而且作为社会实践的直接器官,作为实际生活过程的直接器官被生产出来。"  相似文献   

11.
《新闻界》2017,(10):103-104
<正>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里涉及到19世纪欧洲主要国家有关新闻出版方面的法律,有的法律还被详尽地论述过。这些论述从整体上表达了他们对新闻出版法的基本认识:争取所有人在普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尽可能使法律保障人民的新闻出版自由,减轻物的依赖关系对这种自由的控制。对此,恩格斯讲过一段话:"一切自由的首要条件:一切公务人员在自己的一切职务活动方面都应当在普通法庭上按照一般法律向每一个公民负责。"[1]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2018,(3):94-96
<正>马克思和恩格斯主要从政治上考察报刊,但也经常"单纯从出版角度来谈"报刊经营。[1]首先在政治上要获得成功,同时用前者的成功使经营上有所收获,是他们从事工人报刊事业的两方面的目的。1850年,他们就新创办《新莱茵报评论》而写道:"只有编辑部能够以后一期跟着一期间隔时间更短地出版,这个企业才会完全达到自己的目的—经常而深刻地影响舆论,而在经济方面也才会有很大的希望。"[2]在报业经营方面,马  相似文献   

13.
某通讯员给报社寄去一篇反映自己厂里新人新事的稿件,过了几天在报上发表出来,除修改了标题和个别词语外,其内容基本一样,而署名的却是“本报记者”,但那位记者并没有去厂里采访过。某通讯员到报社送稿,过去只是陪送些香油。烟酒土特产,如今还得送“红包”,简直有点受不了。有的编辑、记者到了基层,甚至连洗脚水都唤通讯员去倒,他们真成了通讯员的“无冕之王”!这使笔者想起了马克思、恩格斯,他们既当过通讯员,又做过报刊的编辑或主编,他们对通讯员工作的重视,他们和通讯员的那种“永恒的友谊”,堪称新闻工作者的榜样。马克…  相似文献   

14.
尤昊  李伟 《大观周刊》2012,(9):19-19
马克思与恩格斯在思想上有着很多的不同,其根源就在于二者在本体论思想上的关注角度与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在编辑了"列宁论报刊"一书之后,又编辑了"马克思、恩格斯论报刊"(现正排印中),全书约二十万字,八月下旬可以出书.这本书是从伟大的革命导师的程皿著作中,选出有关报刊的论著,辑轶成册,分类工蓂编成的.全书分为六编:一、论宣传;二、报刊的性质、原  相似文献   

16.
《新闻界》2017,(11):84-85
<正>1854年3月,为了能在经济上接济住在伦敦的马克思,在曼切斯特从商的恩格斯先经当时在英国已经有些名望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的信徒、演说家和该报的撰稿人约翰·瓦茨推荐,然后于3月30日给《每日新闻》(The Daily News)编辑亨利·约翰·林肯写了自荐信,希望担任该报军事专栏的通讯员,从而获取报酬。该报1846-1930年在伦敦出版,首任主编是著名的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林肯是19世纪50年代编辑之一,  相似文献   

17.
18.
《新闻界》2017,(7):102-103
<正>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里,30多次论及约翰·古登堡的印刷术及印刷机的诞生对现代精神交往的巨大推动。15世纪中叶,德国人古登堡发明欧式印刷术时,恰恰是世界交往开始形成的年代,与扩大交往的需要相一致,因而这一发明迅速普及,得到发展。中国11世纪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是在古登堡欧式印刷术普及后才被世界知晓的。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论证的印刷术,均指古登堡的欧式印刷术,尚没有证据说明他们当时知道中国发明的印刷术。他们充分肯定了印刷术发明的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新闻”(德文NeugikeitNeue或英文news)以及与这个概念相近的消息、情报、通告、公报、趣闻等等词汇,出现的频率相当高。在他们的通信中,“这里有许多新闻”、“没有什么新闻”、“告诉你一件新闻”①等等一类话,随处可见。尽管他们频繁地使用“新闻”这个概念,但对它含义的把握,是严谨、持  相似文献   

20.
列宁从中学时代就开始读马恩著作。列宁所读的马恩著作大部分是德文原版,他常常把马恩著作中最重要的和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译成俄文保存下来。1889年秋,19岁的列宁在萨马拉就翻译过《共产党宣言》。遗憾的是,这篇译稿已经遗失,未能与世人见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