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网络舆情热点话题发现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丹丹  陈福集 《现代情报》2017,37(3):165-171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舆情对社会的影响不容忽视。若能够及时从海量数据中发现热点话题,追踪热点话题演变以及预测话题的倾向,对于帮助相关部门及时有效地对其引导和控制具有较大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网络舆情热点话题发现的相关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及分析,归纳其中的主要研究思想和方法,同时发现存在的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展望,以期对后来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文本挖掘在网络舆情信息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网络舆情已成为社会情报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挖掘技术为网上大量以非结构化数据形式出现的舆情信息分析提供了方法和技术支持.介绍了网络舆情的特点与作用,分析了文本挖掘技术的主要功能,提出网络舆情信息挖掘分析模型,并以实例说明文本挖掘在网络舆情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张瑞 《现代情报》2012,32(3):68-71
该系统可以将网络中多种不同媒体类型信息源的舆情信息进行自动采集并跟踪热点,使决策者可以准确地把握事件的全过程。系统由舆情采集系统、舆情检索系统、舆情分析处理系统和舆情服务系统4部分组成。文章对舆情监控设计流程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特别强调了系统设计过程中多种算法及处理策略的实现,另外,还特别阐述了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舆情热点内容以及倾向性分析等关键技术的处理,最后,文章对该系统未来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分析信息异化视角下网络舆情衍生效应类型,以logistic模型为基础模型,构建网络舆情衍生效应的数学模型,通过模型平衡点及稳定性研究不同信息异化条件下正面衍生舆情和负面衍生舆情的传播特性,为优化政府应对衍生舆情流程、完善网络司法解释等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吉祥 《现代情报》2010,30(11):46-49
伴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网络以其独特的优势正逐渐成为社会舆论的主阵地,随着大量信息的涌现,如何从中发掘有用的舆情信息为我们的决策、管理服务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介绍了观点挖掘技术之后,提出了基于观点挖掘的舆情信息分析方法,在构建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实例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面向大数据研究网络舆情信息异化机理以及控制模型,是政府控制信息异化程度的关键,为政府应对和治理网络舆情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过程]定性分析大数据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异化机理,将网络舆情演化机理模型拓展为信息异化控制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值仿真研究政府控制信息异化的分类问题。[结论/结果]经过理论建模和实证分析得出本文构建的信息异化控制模型是可行的,以上理论研究可为政府准确把握大数据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异化程度,制定网络舆情治理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网络舆情信息生态链主要研究网络舆情信息和外部环境对网络舆情主体的作用与反作用,以及网络舆情信息生态链中信息流转与能量交互规律等问题。本文在阐释网络舆情信息生态链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其特征、功能及影响因素,提出了网络舆情信息生态链优化策略,进一步丰富了网络舆情信息生态链理论,以期为网络舆情生态系统构建提供学理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面向大数据研究多个网络传播平台之间网络舆情信息交互模型,能够准确把握大数据环境下网络舆情演化趋势以及网络信息在多个平台之间的传播规律,为政府治理网络舆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过程]定性分析大数据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交互机理,通过定义交互系数,基于微分方程理论构建网络舆情信息交互模型,并应用差分回归法对各个媒体平台的网络舆情信息交互趋势开展预测。[结论/结果]经过理论建模和实证分析得出本文构建的信息交互模型及趋势预测方法是可行的,以上理论研究可为政府准确把握大数据环境下网络舆情演化规律,制定网络舆情治理对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舆情演化的动态网络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舆情具有的衍生性、动态性和多维性特点,使得舆情的演化分析相当复杂。本文在分析舆情演化的微观组成及其演化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舆情演化的动态网络模型,以期对舆情演化的动态过程和微观结构进行有效地描述。本文重点研究了动态网络模型的结构、演化特性和描述方法等建模理论。  相似文献   

10.
网络舆情信息资源共享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政务流程重组,降低职能部门间的政务耦合度和政务关联度,就能有效降低网络舆情信息资源共享需求.但同时造成单个职能部门面临的信息全面度不足等问题;因而需要建立由核心业务子系统、数据中心子系统、决策支持子系统组成的网络舆情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同时还需要提高政府对网络舆情信息资源共事的认识,建立共享领导机制、激励机制以及经费投入机制.  相似文献   

11.
网络舆情信息工作应以建立信息共享的工作环境、实现信息共享的政府工作运行和优化信息共享的技术手段为重点,分别从管理层、运行层和实务层建构相应的工作机制。通过监测预警、挖掘汇集和研判分析能力的提高,更好的服务于网络舆情信息的应对和处置。  相似文献   

12.
张伟 《现代情报》2016,36(11):82-86
由于网络舆情信息具有明显的大数据特征,使用传统的数据收集、分析与表现方法不仅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而且难以发现其中的关键信息以及信息背后的潜在特征。就此而言,发端于科学计算领域的可视化分析技术能够化繁为简,用易于理解的图形图像揭示网络舆情的分布、发展和演化规律,因而在网络舆情研究中具有非常显著的应用价值。本文根据网络舆情信息呈现形式上的差异,分别探讨了层次信息、文本信息和关系网络信息可视化方法在网络舆情研究中的应用范式和实现途径,以期推进网络舆情研究的纵深化。  相似文献   

13.
在"微笑表哥杨达才"等网络舆情事件中,政府、媒体、公众三方之间是动态的信息博弈关系。应从加强媒体信息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政府依法行政、公众依法参与推动政府信息公开三方面来应对网络舆情事件中的多方博弈,以达到三方共赢,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针对突发事件中多种网络舆情信息交互传播的现象,构建双网络舆情信息交互传播SE2I2R2模型并仿真分析其传播演化趋势及影响因素,为及时高效开展多网络舆情的引导干预工作提供有益指导。[研究方法]在传染病SEIR模型的基础上,通过量化舆情信息的吸引力和相关性因素,构建复杂网络上的双网络舆情信息交互传播SE2I2R2模型,并在真实社交网络Facebook数据集上进行仿真分析,揭示双网络舆情交互传播的演化规律。[研究结论]仿真结果表明,当舆情信息相互冲突(强负相关)时,有优先权的舆情信息具有明显的传播优势;当舆情信息呈正相关时,舆情传播个体之间持续发生着状态转移,舆情传播演化至稳态的时间(弛豫时间)显著延长,且人群接纳程度显著提升;当舆情信息吸引力差距较大时,强势舆情信息对弱势舆情信息的传播产生较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王秀红  陈卓蔓 《科教文汇》2014,(15):221-222
在“微笑表哥杨达才”等网络舆情事件中,政府、媒体、公众三方之间是动态的信息博弈关系。应从加强媒体信息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政府依法行政、公众依法参与推动政府信息公开三方面来应对网络舆情事件中的多方博弈,以达到三方共赢,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网络舆情的分析,将舆情系统映射为舆情事件网络和网民社会网络构成的超网络体系。利用网络链接分析法,就舆情事件网络、网民社会关系网络和事件—网民网络对舆情事件信息传播的机制进行系统分析,从舆情事件链接预测、网络意见领袖的传播影响、网络信息推荐方式等方面,提出了网络舆情信息传播控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各级政府在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今天,迫切需要掌握网络舆情来了解社情民意,进行科学决策。从政府产生网络舆情信息需求的内在驱动,政府网络舆情信息需求的特点、结构和类型等方面对政府网络舆情信息的需求进行了系统深入地探讨,并归纳出进行政府网络舆情信息需求分析的一般流程,包括需求调查、需求确认、需求供给、需求跟踪和需求变更几个环节。通过上述分析,旨在为网络舆情信息服务机构的工作展开提供理论依据,从而实现政府决策信息的“按需供应冶。  相似文献   

18.
吕朝辉  程子恒 《情报杂志》2021,(1):150-156,164
[目的/意义]遵循网络舆情演化规律开展高质量的信息治理,是有效化解重大疫情防控中网络舆情事件的必然选择,也是对重大疫情防控精准化、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检验。[方法/过程]基于弹簧运动的受力原理,借助系统动力学及营力系统理论建构一种“弹簧”动力模型,用以描述信息压力、信息支持力、信息驱动力、信息阻滞力等内外营力的相互作用,以及这些作用力在网络舆情蓄力生成、反弹加速、异化驱动、减速终结等四个动态演进阶段的各自表征。[结果/结论]重大疫情防控中网络舆情的信息治理策略应从前置端口环节守住信息传播“关口”,从中间过程环节打造数字治理格局,从后置反馈环节强化网络舆情监管。  相似文献   

19.
从新时期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入手,分析了正确研判和处理高校网络舆情的方法,并提出了进一步做好高校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全面普及,网络舆情所呈现出的影响力正在日趋增加,已经成为了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渗透到政府政策发布及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层面,随之也出现了很多损害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的虚假信息。因此,要正确引导网络舆情。文章分析了我国网络舆情的现状,并对加强网络舆情管理提出了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