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平洋海有一个布拉特岛.在这个岛的水域中,有一种鱼,叫王鱼.王鱼分为两种,一种有鳞,一种没有鳞,有鳞没有鳞,全看自己,是由自己来选择.这太有意思了.  相似文献   

2.
正在布拉特岛的水域中有一种王鱼。王鱼有一种本领,能吸引一些较小的动物贴附在自己的身上,然后慢慢地吸收为自己身上的一种鳞片。其实,那不是鳞只是一种附属物。当王鱼有了这种附属物的时候便会比没有鳞的王鱼最少大出四倍。  相似文献   

3.
在布拉特岛的水域中有一种王鱼。王鱼有一种本领,能吸引一些较小的动物贴附在自己的身上,然后慢慢地吸收为自己身上的一种鳞片。其实,那不是鳞只是一种附属物。当王鱼有了这种附属物的时候便会比没有鳞的王鱼最少大出四倍。可一冷的是当王鱼到后半生时,由于身体机能的退化,这种附属物会慢慢脱离其身体,  相似文献   

4.
王鱼     
布拉特岛的水域中,有一种王鱼.王鱼有一种本领.能吸引一些较小的动物附在自己的身上,然后慢慢地吸收为自己身上的一种鳞片.其实那不是鳞,只是一种附属物.当王鱼有了这种附属物后,便会比没有鳞的王鱼至少大出4倍.可怜的是,当王鱼到后半生时,由于身体机能的退化,这种附属物会慢慢脱高它的身体,使它重新回到那个较小的外形.被  相似文献   

5.
泰国的斗鱼中常会出现两种鱼,一种是个头大的白色河鲈,以王鱼著称,另一种是个头小的黑色鲤鱼,也称鬼鱼。这两种鱼之间是如此的不共戴天,以至于它们一见面就互相攻击,直到你死我活为止。据好事者观察,一条王鱼在几秒之内就能轻易地吃掉1条或2条鬼鱼。但是鬼鱼行动很敏捷,而且集体之间颇为默契,所以只要有3条鬼鱼就能同1条王鱼抗衡,尽管它们能相持很长时间而不分胜负,但一旦加入第4条小家伙,它们的聪明和战斗力就表现出来了,这4条鬼鱼能恰好用3分杀死1条王鱼。而且有趣的是,小鬼鱼们似乎知道群体团结的巨大威力,习惯于…  相似文献   

6.
蛇虽然没有脚,但它身体表面的鳞和特殊的身体结构能帮它快速地爬行。蛇的鳞片有两种,一种长在腹面中央,叫腹鳞。另一种在腹鳞的两侧到背部,叫体鳞。腹鳞通过肋皮肌肉与肋骨相连,蛇  相似文献   

7.
关于龙     
氏族部落有图腾,正如国家有国旗、国徽一样,是人类一种内聚力单位的标志。 人本身没有毛、鳞、羽、甲,赤身裸体;爪牙不如虎狼;眼鼻不如鹰犬;既无角尾,也无鳍鳃,更无翅膀。也就是说,人作为动物,在以自己的器官去对付自然环境方面,根本不如其它绝大多数动物。单个的人,在大自然面前,是极其懦弱的。然而,大家知道,人类是“万物之灵”,它战胜自然,控制自然,改造自然,是自然的主人。为什么人这种动物中的最弱者竟又是动物中的最强者呢?龙的存在与发展,足以生动具体地回答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漫谈蚕     
提起蚕,你或许会联想起春暖花开时节,在我国江南农村室内所见到的情景:一片片桑叶上附着一条条黛绿色的、园园的、胖胖的小虫子。蚕农以及孩子们都亲呢地把它们称为“蚕宝宝”。其实,蚕宝宝是一种昆虫——家蚕的幼虫,在动物分类学上,家蚕隶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鳞翘目蛾亚目蚕蛾科家蚕属,人们往往把蚕蛾科以及袋亚目中另外一科——天蚕蛾科中的所有种类都通称为蚕。家蚕并非自然演化的结果,而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一大成就。在有史之始,当人们发现蚕能结茧、茧可纺丝制衣时,就把原  相似文献   

9.
林革 《初中生》2002,(11):28-29
在泰国的斗鱼中通常会出现两种鱼,一种是个头大的白色河鲈,称为王鱼;另一种是个头小的黑色鲤鱼,又称鬼鱼.这两种鱼一见面就会互相攻击,直到你死我活为止.这两种鱼是美味佳肴,但它们的好斗习性仍被好赌的泰国人重视.  相似文献   

10.
李谦益 《成才之路》2013,(30):96-96
(1)增强节奏感。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有其发音节奏的。在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中,如果使用母语讲话,听起来就比较顺畅,其声音抑扬顿挫,很有节奏感。但是,初学外语的人用外语交谈时,听起来往往使人产生一种不舒服的感觉。究其原因,就是讲话人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单词都重读了。而且句子中没有自然的连读,没有轻、重音的交替,听起来很呆板、生硬,没有节奏感。有人认为,学会了国际音标,学会了单词的发音,在读句子时将一个音读得准确无误,就算掌握了外语的语音,实际上远非如此。  相似文献   

11.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太平洋中有A、B两个相邻的小岛。A岛居民都是诚实的人,B岛居民都是骗子。当向他们提问时,A岛居民会告诉你正确的答案,而B岛居民给你的答案都是错误的。一天,一个旅游者独自登上了两岛中的某个岛。他分辨不清这个岛是A岛还是B岛,只知道这个岛上的人既有本岛的居民又有另一岛的来客。他想问岛上的人“这是A岛还是B岛?”却又无法判断被问者给的答案是否正确。此旅游者动脑想了会一儿,终于想出一个办法,他只需问他所遇到的任意一人一句话,就能从对方的回答中准确地断定这里是哪个岛。你能猜出旅游者所问的问题吗?旅游者提…  相似文献   

12.
远冰 《语文新圃》2007,(7):25-26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太平洋中有AB两个相邻的小岛.A岛居民都是诚实的人,B岛的居民都是骗子.当你问一个问题时,A岛的居民会告诉你正确的答案,而B岛的居民给你的答案都是错误的.一天,一个旅游者独自登上了两岛中的某个岛.他分辨不清这个岛是A岛还是B岛,只知道这个岛上的人既有本岛的居民又有另一岛的来客.他想问岛上的人"这是A岛还是B岛?"却又无法判断被问者的答案是否正确.旅游者动脑筋想了会一儿,终于想出一个办法,他只需要问他所遇到的任意一人一句话,就能从对方的回答中准确无误地断定这里是哪个岛.你能猜出旅游者所问的问题吗?……  相似文献   

13.
真水有香     
什么是真水?有人解释说是自然界中最真最纯的水,是一种无论与何种物质相合都会被污染的液体。其实所谓真,就是指它无任何饰物赘品,既没有佳酿的酒香,也没有乳汁的甜香,真纯自然得只能用心才可以接近它,感知它,理解它。于是,便有了那么多人,崇尚着真水的无香之美,也便有了那么多人,追求着真水无香的品质和境界。对于真水纯粹的美,我的景仰一直都是虔诚的,只是难免有些敬畏之心,觉得美且纯到极至的东西,总是那样虚无飘渺得让人无法企及,就像是不切实际的目标,也许永远都等不到实现的日子。仔细想来,真水与否,实在与有香无香没有太大关联。只要…  相似文献   

14.
会哼小调的鱼在非洲埃塞俄比亚的陀兰奴里河中,生活着一种奇特的节壳鱼,它身上的鳞片长得就像对虾的硬壳,一节连一节,每节四周都生有半圆形的鳞角。当这些节壳  相似文献   

15.
在考试中,经常会有学生对审题重视不够,匆匆一看就急于下笔,以致题目的条件与要求都没有吃透,而如何从题目中挖掘隐含信息、启发答题思路更是无从谈起,这样解题自然出错多,有时候把完全可以得到的分白白丢了,很是可惜.这种情况,在语文考试的诗歌鉴赏题、现代文阅读等题型中,更是屡见不鲜.下面我就以这两种题型为例,谈谈审题的重要性. 一、诗歌鉴赏 表现手法题是诗歌鉴赏中常见的题型,我们来比较几种不同的问法.  相似文献   

16.
[流派概述]这是美国现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层面,主要是指在思想倾向和艺术风格上具有共同地方色彩的南方作家群以及他们创作的作品。南方文学派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至今,始终都是一个比较松散的流派,既没有统一的组织,也没有共同的创作方式,但它的声势和影响却不容低估,西方评论界曾把它称为美国南方的“文艺复兴”。[独门秘笈] 南方文学派的作家们都比较注重自然背景的描绘与烘托,他们对自然的观察是相当精细的,于是在作品中就创造出了一种乡土气息,一种带有象征力量的诗意,常常出现这样一些场景:纤细的镰刀月在潮湿平静的沙滩上…  相似文献   

17.
<正>在哥尼斯堡的一个公园里,有七座桥将一条河上的两座岛和两岸相连接,如图1所示。很久之前有人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如何一次性不重复不遗漏走完七座桥。可是,当时的人尝试了很多次,但都没有成功。他们还是太年轻也太幼稚,因为把七个桥每个都走一遍,有5040种走法,把每一种都试一遍不太现实。1735年,有几名大学生想搞一个大新闻,就写信给当时正在俄罗斯的彼得斯堡科  相似文献   

18.
沈从文的乡土小说《边城》取材于湘西农村 ,小说中的人物纯朴、自然 ,没有半点对社会人生的愤恨 ,即使有怨 ,也是怨而不怒。这就使沈从文的乡土文学作品在同时代众多的乡土文学作品中独具一格。沈从文用一种独特的视角 ,将美融于自然之中 ,使人“见美然后悟丑”。作品在人物表现、风俗介绍、语言表达等方面 ,都体现了一种浓郁的民俗色彩  相似文献   

19.
曹疏影 《新读写》2013,(6):35-35
无鳞的鱼在看着你,用无鳞的表情。 有一次走出普济堂前,中医告诉我,不要吃无鳞的鱼吧。比如带鱼,她说。  相似文献   

20.
人类第一次记录下来的灭绝物种是渡渡 鸟。这种重可达9公斤的不能飞行的鸟,曾大 量生活在毛里求斯岛。15世纪被发现后,过往 船员和人们带上岛的猪都喜欢吃其鲜美的蛋。 结果从1681年起,再没有发现活着的渡渡 鸟。毛里求斯岛有一种树龄可达300年的大头 树。大头树果肉鲜美,但被1 厘米厚的硬核包着的种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