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静 《考试周刊》2011,(2):40-41
小说《呼啸山庄》中男主人公希思克厉夫这个角色个性格鲜明,表现出了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超乎寻常的独创性。本文分析了希恩克厉夫在出走、重新回来直至进行报复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双重性格,以及作者的塑造原由。  相似文献   

2.
赵艳 《考试周刊》2012,(59):20-21
《呼啸山庄》作为艾米莉·勃朗特惟一的小说,无论是在主题结构上,还是在艺术构思上,都表现出女作家超乎寻常的独创性。本文分析了其主要人物希思克厉夫在出走、重新回来直至报复过程中表现出的双重性格。  相似文献   

3.
论《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厉夫扭曲性格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米莉·勃朗特的小说<呼啸山庄>是举世公认的经典作品,学界对男主人公希斯克厉夫的评价莫衷一是,通过对他扭曲性格的分析,认为寄人篱下的生活,享受不到家庭的温暖,苦心追求爱情却遇失败的打击以及弃儿的身世使他备受精神折磨是希斯克厉夫扭曲性格形成的重要原因.希斯克厉夫的人生悲剧,揭露了社会的罪恶现象,鞭挞了世俗等级观念对人精神的伤害.  相似文献   

4.
艾米莉的《呼啸山庄》以独特的故事情节,异乎寻常的爱恨意识,桀骜不驯的人物性格而震撼人们的心灵,成为英国文学史上最优秀、最奇特的小说之一,小说的奇特之处就在于它塑造了一个爱恨奇特的复仇者——希思克厉夫。  相似文献   

5.
希斯克厉夫是小说《呼啸山庄》中众所周知的复仇者。但若细读文本,我们其实还能捕捉与感受到缘自小说作者的浓重报复情结,艾米莉本人由此成为一位隐含的复仇者。  相似文献   

6.
艾米莉·勃朗特被公认为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的天才,其长篇小说《呼啸山庄》是唯一一部没有被尘土遮没了光辉的杰出作品,有着永久的艺术魅力。作品部分地继承了描写恐怖、暴力和神怪的哥特小说的传统,然而却远远地超出了哥特小说,特别是主人公希思克厉夫那奔腾呼啸的激情,鲜明强悍的爱恨意识以及残酷无情的报复手段更深深吸引着读者,他也成为了英国小说史上最为复杂的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7.
叙述模式上不断出现的重复和融合删除了异,把小说推向了同。根据美国文学评论家玛里琳.法威尔的"同性恋叙述空间理论",作者在《呼啸山庄》中选择使用的去异求同的叙述模式无意识地暴露了同性恋(凯瑟琳和希思克厉夫)和异性恋(凯瑟琳和林顿)之间的冲突。本文论述了两个方面叙述模式上的重复和类似,即家庭关系安排和人物的重复和类似。《呼啸山庄》中的近亲婚姻使得小说中的所有人物都被编排到一个家庭关系中,其中不断出现重复与类似。而第二代人物又是第一代人物的自我重复。这样的叙述模式正符合法威尔对同性恋文本中叙事策略的定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威尼斯商人》文本的分析,我们认为夏洛克是一个被金钱贪欲扭曲、犹太民族意识渐趋淡化的高利贷商人。他执意要割安东尼奥胸前的一磅肉,不是为捍卫犹太民族尊严所作的回击、报复,而是对高利贷生意竞争对手的痛恨。  相似文献   

9.
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是一部描写粗野、狂暴、凶猛、神秘的希斯克厉夫与骄傲、刁蛮、任性、倔强的女主人公凯瑟琳的悲惨爱情的经典小说。希斯克厉夫在失去了情人之后,采取了疯狂的复仇计划。艾米莉·勃朗特描绘了希斯克厉夫在每个阶段的表情变化。  相似文献   

10.
艾米莉·勃朗特是英国著名小说家,《呼啸山庄》是其著名作品之一。小说充满了怪异强烈的情感,这与主人公的人生际遇和身世有关。小说展示了希斯克厉夫的人生经历及情感归属。本文旨在说明希斯克厉夫由于环境的影响形成的不同阶段的性格。希斯克厉夫性格中的爱—恨—复仇—人性的复苏,是小说的精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