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文指导题目精析:有趣,就是有趣味;有趣的事,就是让人觉得好玩、引人发笑的事。题目对以下几项内容作了限制:事情发生的时间——夏天,事情的来源——做过的或见过的,事情的类型——有趣的,事情的数量——一件。重点指导:“有趣”是这篇作文的题眼,写时一定要紧紧围绕“有趣”二字,把“有趣”生动地表现出来。在事情的发展过程中,具体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去写:1.自己的活动:包括动作、语言、心理活动。2.看到的:参与事情的人有什么动作、表情。3.听到的:人们有什么语言、笑声,其他还有什么声音。把这几点写具体了,既表现了有趣,又实出了重点。难点点化:1.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这篇作文可以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2.这是一篇写事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们在作文评改课中,对如何加强思想教育的问题,作了一些探讨。下面以《记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事》的评改课为例,谈谈我们的做法: 1.选好典型的讲评材料。根据当前的形势和社会上的热点问题,教师选了《拒收礼物》和《回国》这两篇典型习作进行评改,习作涉及社会上的“关系网”或“出国热”的现象,有现实的教育意义,通过评改,对学生进行了“廉洁奉公”和“热爱祖国”的教育。 2.提出讲评的具体要求,渗透思想教育。这次习作的具体要求是:①选好材料,明确中心;②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在评改课中,教师让学生按照要求,对上述两文进行评改,并提示可从选材优劣,思想内容,是否具体,写作方法等入手评改。这样做,既开拓了学生的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作文训练中,两条最基本的训练要求是“要有具体的内容”、“要注意前后连贯”。前者指作文要有物,后者指作文要有序。“要有具体的内容”,是作前指导中首先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要从内容入手,指导学生选择有意义的内容和恰当的形式,写自己熟悉的事物,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而大部份学生练习写作最困难的是不知怎样把内容写具体。因此,作前指导怎样启发学生把内容写具体,便成了教师的主要研究课题。学生作文的内容广泛,一件事、一个  相似文献   

4.
六年制语文课本第八册基础训练6的作文是:写一写你在夏天做过或见到过的一件有趣的事情。(具体要求,详见课本) 要写好这篇作文,首先,要认真审题,围绕“趣”字组织材料。你要写的这件事要发生在夏季还必须有趣。什么样的事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中年级要“学习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培养观察事物的兴趣,写出内容比较具体的片断。”在指导学生把一件事的过程写完整、写具体的片断练习时,我努力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出发,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解除其心理上的种种束缚,让学生克服作文难的心理障碍,激发作文的兴趣,树立学生作文的信心,从而为到高年级写整篇作文奠定“我能写”的心理基  相似文献   

6.
本学期作文七次,每次平均三课时,全期共二十一课时。内容包括:口头作文一次,写记叙文三次,写议论文两次,文言文改写一次。在训练中配合写短文(小作文)七次。一、讲述一件有趣的事。题目自定(二课时)要求:学生开学时向组内或全班同学讲述暑假见闻中一件有趣的事,向同学汇报暑假生活。要思想正确,内容具体,表达清楚。指导:于上期期末布置假期作业时,要求学生观察有趣的事物,搜集材料,组织整理,写成提纲或底稿。作文时,可分小组讲述,每组选好二至三  相似文献   

7.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这一心理过程往往通过彼此之间相关联的地方,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化抽象为具体,变平淡为生动,使无形为有形,给人以生动、具体之感。《大纲》中对小学生作文要求明确指出:在作文训练中,要求学生逐步做到“要有具体内容”。为了使学生作文写具体,平时在作文教学中,我注意按不同类型对学生进行序列性的片断训练。即按如何把景写具体,如何把物写具体,如何把人写具体,如何把事写具体的序列训练。在把景和物写具体的序列训练中,我们注意指导学生用“联想法”把景和物写具体,主要从以下四方面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8.
这是第七册第一单元安排的写作训练。要训练的体裁是日记;内容是写暑假生活中一件有趣的事,比如参观、游览、钓鱼、游泳、回乡探亲、参加夏令营等;要求是先把这件事的开始、经过、结果想一想,说一说,再写下来,写得具体些,语句要通顺、连贯;重点应放在从建构日记骨架过渡到日记内容写具体  相似文献   

9.
【训练要求】以“一件难忘的事”为题写一篇作文。这件事必须是你自己亲身经历过的。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重要的地方写详细些、具体些。  相似文献   

10.
“习作例文”是三年级开始使用的新教材,是学生学习作文的典型例子。第五册教材中安排了十篇例文,其目的是帮助学生练习写简短的记叙文,其重点是解决内容具体、叙述清楚的问题,其内容大体分五组。例文(一)、(二)为第一组,叙述几件具体的事,要求学生懂得叙述一件事应当内容具体,一句一句讲清楚;例文(三)、(四)为第二组,描述具体事物或景物的变化,要求学生懂得描述具体的事和物时,要在脑子里浮现该事物的  相似文献   

11.
“写具体”是小学生作文训练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在观察、思维、语言表达能力诸方面比较薄弱,他们对要写的事物常常是“看而不细”、“识而不准”,写出来的作文对事物只有笼统的记叙,而缺乏具体的描写或叙述,因此,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是作文训练的头等大事。我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了一种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的方法——抓常规训练。常规训练的内容是“每日一摘抄,每日一记录,每日一说写”;所  相似文献   

12.
抓住特点写好片段——义务教育六年制语文第七册基础训练2作文教学设计江苏省溧阳市教育局教研室郭根福在第五册的作文训练中,学生已进行过一次“写一个人的外貌”的练习。这次习作要求学生写一个自己喜欢的一个人的一件事,也就是通过一件具体的事反映一个人某方面的特...  相似文献   

13.
一、着眼合理——说教材的使用本次习作的要求是:"选择自己童年的一两件最有趣的事情写下来,注意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还可以写写从这件事中明  相似文献   

14.
[训练要求] 最近你有特别想要对别人说的话吗? 这次作文,就请你写自己最想写的内容,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比如一件有趣的事,自己喜欢或讨厌的人,你想对别人诉说的愿望、委屈,自己一个奇特的想像,某一次旅游所见到的景物……总之,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或者编故事,写读书的感想都可以,要把内容写具体,语句要通顺,注意不写错别字。[作文指导] 重点指导:这次作文既没有限制类型,也没有限制内容,可见选材的范围很大。同学们要细细地想一想,最近一段时间里,你有没有什么话特别想和别人说,说的对象可以是长辈、领导、老师,也可以是兄弟姐妹、同学;说的内容可以从“训练要求”中提示的  相似文献   

15.
小语第七册基础训练2最后一道题是作文片断练习,写你喜欢的一个人的一件事,要求把这件事的经过写清楚。在第六册的作文训练中,已以“一次劳动”、“关心集体、助人为乐的一件事”、“一次游戏”为题进行了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的作文实践,在言之有序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难点是审题和选材,写谁和写什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一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二要紧扣学生的写作思维过程,  相似文献   

16.
记事。小学生写叙事文章的要求,不外是把记事的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交代清楚,主要地方,写得具体、详细。同时尽量运用学过的语言。如要求学生看单幅图,把“雨中送盲人”这件事记下来。训练时先让学生细致看清画面的内容,然后按从说到写、从述到作的程序进行写话训练。第二步,  相似文献   

17.
为什么学生都比较畏惧作文呢?我认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学生从接触作文的那天起,老师常出“《记一个助人为乐的人》、《一个关心集体的人》、《记一件好事》、《有意义的一件事》”等要求高、难度大的题目,学生选不好材、组织不好材料,更不要说突出中心,久而久之,失去信心,就害怕作文了。为了激发小学生作文的兴趣,应把写什么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尽量放手让学生自选材,自命题,写他们生活中最喜爱、最熟悉、印象最深,有真情实感的事。每次作文只指导写作重点、范围、要求和注意的问题,至于学生选什么材料,用什么题目,都让他…  相似文献   

18.
五年制语文课本第八册基础训练6的作文是:请你把一件自己后悔的事写下来。(具体要求,详见课本) 要写好这篇作文,首先要从自己的生活出发,选好应写的  相似文献   

19.
黄国华 《现代语文》2010,(12):143-144
学生的作文写出来以后,批改作文是令许多语文教师感到头疼的一件事,原因是费时多而收效低。作文评改是一次作文过程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最终“裁决”。有的教师很不重视这一环节,往往不痛不痒地写上几句评语,或者只打一个分数了事,殊不知这种做法大大挫伤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改革将“尊重学生”的理念提高到了一种新的教育伦理与教育科学的高度来认识,我们有必要从“尊重”理念观照作文评改的“多就原则”。在教学实践中要做到“三个尊重”,即:尊重生活,尊重个性,尊重差异。一、尊重生活,引导学生回忆真实的生活场景在作文评改中坚持“多就原则”,必须尊重学生的真实生活,但学生在写作中常常对“真实生活”把握得不够细致。引导学生回忆真实的生活场景是把作文写生动的重要方法。我以为要做好两件工作:一是引导细节回忆,细节回忆使生活场景能生动呈现,是把事情“写具体”的基础;二是唤起情感记忆,情感回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