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教材分析《放小鸟》(国标本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这篇课文主要有三大特点:1.文本内容“闯入”了学生的经验世界。学生的生活圈子里有鸟的影子。看鸟、喂鸟、放鸟,对此学生有过部分或全部的经历。文本内容和学生经验之间的“相似块”会孕育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探究欲望。2.文本思想触及了学生的情感世界。学生纯真的童心折射着善良的光辉。保护弱小、珍视生命、维系亲情,大多数学生有过这方面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这是童心中闪光的金子。保护鸟类、爱护自然的意识,一旦与学生的情感世界相碰撞,自然会迸发出共鸣的火花、成功的火花。3.文…  相似文献   

2.
2011年版课标首次提出了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要求。其实,生活中的非连续性文本随处可见,如:公交站牌、商品说明书、楼层指引、地图等。我认为,将生活中的非连续性文本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可以让学生在享受别样阅读的同时,体验到精彩的实践过程,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生活。现就以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走近身边的非连续性文本”为例,谈谈我对阅读该类文本所做的尝试。  相似文献   

3.
提起作文,学生害怕,教师头疼,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在学生的作文中黯然失色.为什么学生的作文达不到应有的水平?因为他们缺乏丰富真切的生活体验.我认为作文教学应该生活化.如何让作文教学生活化? 一、创设情境,以情动人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需要展现生活,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激发学生说真话,表真情.在教学《游子吟》时,我播放了课件《儿行千里》的FLASH动画,让学生仔细观察.学生沉浸在动画所创设的情境中,我及时引导他们:"母爱是伟大的,你们身上有什么让人感动的亲情故事吗?"学生们纷纷叙说自己的亲情故事,虽然平凡却感人肺腑,我感受到了他们的真情.  相似文献   

4.
我从来没有刻意地追求过幸福,因为我清楚(的)知道,只要不忽略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幸福就在你的身边. --题记 每个人都渴望幸福,②于是就有很多人忘记了亲情,忘记了友情;带着承诺,伴着寂寞去寻找理想中的幸福.  相似文献   

5.
新的理念的确立,引导我们走进学生生活,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语文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身边就有语文。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打通学生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界限,将文本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整合起来。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可以借助于课文,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写学生自己身边的事.其实课文就是一篇篇经典的写作范例.我们教师可以锁定文本,有意地创设情境,为学生创设有话可说、有话要说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捕捉写作动机,激发学生写作灵感.  相似文献   

7.
正【创意支招】这世上有"高山流水"般壮美的友情,更有"羔羊跪乳,乌鸦反哺"般伟大的亲情。但我今天要写的不是伟大的亲情,而是壮美的友情。说到友情当然少不了友人,是一位伴我走过天真烂漫的童年,给我鼓励与帮助的人,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人。这是一篇命题作文,从题目来看,要从平凡的生活中去发现挖掘不平凡的写作素材,留心观察并感受身边的普通人的生活状态、性格品行、兴趣爱好等,要求我们反思自己的精神成长历程,用自己的思维标准去写  相似文献   

8.
内涵解读 1.亲情,是我们最熟悉的一种情感,谁没有父母、家庭?我们血脉相连,我们相依相惜,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我们有着共同的生活追求.亲情无处不在,它是一杯浓香的蜜茶,令人回味悠长;它是一床厚实的棉被,让人温暖如春;它是和煦的阳光,让大地生机勃勃.亲情已经融人生活的细节之中,就像空气,始终围绕在我们身边,虽然不常提及,却每时每刻给我们提供生命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律动课是全日制聋校专设的一门重要学科.律动教学有自身的审美育人作用,具有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特点.它通过舞蹈、体操、游戏、音乐等内容,以美育陶冶情操,补偿聋童的生理、心理缺陷,培养学生关心他人,遵守纪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不断进取的品德和活泼乐观的情趣.在聋校律动课教学中,我运用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多方住的德育渗透,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儿时,看见别人的父亲接送小伙伴时,常会对父亲有一丝怨恨,怨恨他为什么不在我身边,甚至赌气好几天不接他的电话. 那一年,去上兴趣班.每次下课,一推开教室门,外面全是等待孩子的家长.刚开始,妈妈还会来接我,可是后来她忙于工作,渐渐地就很少来了.我开始独自回家.有一次,外面下着大雨,没带伞的我只能留在教室等着.  相似文献   

11.
《教师》2010,(1):68-68
“在我们的生活中。都有亲人、朋友、同学。我们和这些人之间都是你帮我.我帮你。亲人、朋友、同学之间的情谊就是一种亲情,亲情是无偿的,亲情也是无价的,这节课我和大家一起参与亲情、感受亲情、体验亲情……”  相似文献   

12.
活动1 音乐律动(适合2岁以上的孩子)准备录音带、乐器、生活器具。形式1.肢体律动许多儿歌或故事,可配合四肢(如手指)或整个身体的活动,如《咕咕鸡》在文字外加绘身体律动的图解,是很生动的活动指南,父母和孩子可按书一起做律动。2.配乐选适合故事情节的音乐,或利用身边的乐器、生活器具,为故事配乐、伴奏,比如念《老鼠偷吃我的糖》这一富有传统趣味的儿歌时,父母可让孩子拿现成器物当打击乐器,敲出节奏;也可和孩子讨论适合《野兽国》的背景音乐,借此品味与辨认书中情节的节奏感。益处体验自由创造音乐的乐趣,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活动2 …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的改革,像是一缕春风,吹进我们的课堂。但我们的激情、我们的思想、我们的胸怀与新教材、新的课程标准接轨了吗?于是我真正开始了诗意、律动课堂的探索。一、丰富前奏,融进文本在学习文本之前,有效地引领学生预习,包括了解文本的背景,作者的创作情况,熟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学会基本的生字词,等等。教师的精心导入可以将学生快捷地领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可以借助于课文,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写学生自己身边的事.其实课文就是一篇篇经典的写作范例。我们教师可以锁定文本,有意地创设情境,为学生创设有话可说、有话要说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捕捉写作动机,激发学生写作灵感。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1.通过情感渲染,让学生感受亲情的伟大,并懂得珍惜身边的亲情。2.激发学生尽情倾吐内心情感的表达欲望。3.领会到“我手写我心”的习作真谛。  相似文献   

16.
正儿童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因为他们是建设美好未来的接班人与生力军。可是在我们现代化建设的转型期,有无数农村儿童被迫与父母分离,成为"留守儿童",在受教育、长身体、培养健康心理的关键时期,缺失父母亲情雨露的灌溉,使其身心健康成长受到了较大的影响。我的班级也有这样一批"留守儿童",为了能够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针对他们个人的实际情况,我做了大量的工作。一、关心生活,打造留守儿童成长环境很多留守儿童在家里的生活起居,都是由爷爷奶奶等老一辈人照看,由于祖辈有的忙于农活,无  相似文献   

17.
认真抓日记训练,对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是大有裨益的。我的做法是:一、引导学生留意身边的人和事,观察生活,写出真情实感。学生写作有一个特点,是“高射炮打飞机———打远不打近”,常感叹身边无“英雄”,生活无大事。如何引导学生写身边平凡人和寻常小...  相似文献   

18.
"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是语文教师早就秉持的教学理念.可是目前教材所编选的文本有一些是高于、甚至远于学生生活的.这时,教师如何将文本与生活链接起来呢?前一段时间,观摩《九色鹿》的课堂教学,看到了两种结尾,不禁引发了我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学生的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读写能力的高低反映着学生到达语文学习的层面深浅,文章着力从重视营造文本情境、关注身边点滴生活、沉潜文本合作探究、积极组织课外阅读等四个方面展开探讨,力求在生活体验中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  相似文献   

20.
幸福     
母亲腰疼.被送进医院打点滴我坐在床边相陪.看着母亲瘦削的脸庞和赢弱的身子.内疚立刻淹没了我的全身、一直忙于工作.竟没有注意到母亲已被生活压榨得几乎没有了水分.一如被风干了的萝卜、滴液正一滴一滴地将生命“噗噗”滋润.和着时钟的律动敲打着我的心坎.时钟已指向10点.滴液却全然不顾我的心焦.不急不躁.执著而坚定地和血液一点一点地沟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