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博凭借海量、迅速、便捷、互动等特征,已经成为一种影响力极为广泛的信息发布和传播平台,众多的传统媒体机构在微博平台上建立了自己的官方微博。本文以凤凰卫视在新浪微博上的内容传播为案例,通过分类统计和定量分析,探讨了传统媒体应如何通过微博平台进行内容传播,并提升品牌价值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微博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新闻生产流程,使传统媒体在新闻获取、传播形式等方面做出调整。2012年,我国传统媒体陆续开通官方微博,进行内容生产与传播。本文主要从微博新闻的现状、优势与困境、创新发展,以及未来思考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旨在为传统媒体微博新闻未来的生产与传播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沈燕萍 《视听界》2014,(3):85-87
一、微博介入新闻传播传统媒体受条件限制,提供给受众的信息量和传播范围有限,微博时代的到来打破了这一限制。作为信息交流与传播平台,微博在传播过程中表现出速度快、内容新的特点。微博作为庞大的信息集散地,是记者取之不尽的新闻源泉。如今,新闻事件发生,最早赶到事发地的往往不再是传统媒体记者,而是恰好就在附近、可以随时随地记录的人,  相似文献   

4.
随着微博影响力的日益扩大,传统媒体纷纷涌入微博平台进行内容经营。对于定位在全国市场的卫星频道,微博强大的传播潜力使其成为卫视产品推介和品牌传播的上佳渠道。当下卫视微博要提高内容发布的策略性,打造微博的个性,注重话题传播和事件营销,以此获得微博影响力和卫视品牌传播力的双重提升。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的媒介环境中,许多传统媒体使用多个新兴媒介平台传播信息,却因忽视了各平台的传播机制特征而降低了信息传播效果。本文以《人民日报》分别发布在微博与微信平台的政务类信息为例,从实证角度对比分析这两个平台的传播机制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归纳两个平台的传播技巧,以期为传统媒体有效使用多平台传播信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作为信息的获取和发布平台,微博对新闻传播的影响不容忽视。相较于传统媒体,微博即时、即地、全民参与互动、裂变式传播等优势给新闻的报道和传播带来变革,但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以新浪微博为例,旨在分析论证微博在新闻传播中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从而完善新闻传播手段和过程。  相似文献   

7.
如今,微博以其超低的进入门槛、简易的发布平台、裂变式的传播模式影响着传统媒体旧有的报道方式,在微博的冲击下,传统媒体应更加注重突发性事件的报道策划、报道内容等。微博改变突发事件的报道内容和方式1.微博促使报道更加公开透明。人们借助微博获取信息、探求真相,通过转发评论,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迫使传统媒体不得不重视信息公开透明。例如,2011年,在追问7·23动车事故原因的过程中,微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进入21世纪的第2个十年,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竞争进入白热化。它们在竞争中互促互进,在一定程度上改写了现代新闻的发展史。本文以微博在"两会"、"世博会"等重大事件中的成功报道以及对一些社会事件的作用等为例,分析传统媒体和微博的互促互进的关系,重点从各个角度探讨微博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同时针对微博在新闻传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对其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不仅仅是信息传播的平台,也是公众参政议政的新途径。对于全国"两会"的报道和宣传来说,新媒体平台上的用户参与度不仅仅是评价传播效果的指标,更体现着公众网络政治参与的积极程度。本文旨在从政治参与的视角,探讨"两会"传播中网络用户参与公共事务讨论的渠道和反馈路径。  相似文献   

10.
“微博问政”与传统媒体新闻传播融合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1年4月13日,我国外交部开通了一个名为“外交小灵通”的微博,开博仅6天就吸引了2万多网友的关注。据悉,这是我国第一个部委开通的微博。其实,早在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微博问政作为网络问政的新形态就已备受追捧。到2011年两会,短短140字的“微信息”已成为网民关注两会的重要渠道。微博的低门槛、低成本,让更多的人有了话语表达的便利,从而使信息发布的手段更加简单且数量更为庞大。正由于微博这个新兴媒体拥有传统媒体所不可比拟的多种优势,因而以报媒为代表的传统媒体需保持清醒的头脑,在面对微博问政迅猛发展的势头时,既要有面对大众传播新形态的危机感,又要在保持固有价值并发扬光大的基础上,积极寻找微博问政与自身新闻传播的“融合”之路。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1年上半年,中国微博用户从6331万增至1.95亿,增长约2倍。而时隔不到一年,2012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对全国微博用户的统计数字则上升到3亿。加之与传统媒体的线性传播不同,微博点对点的网状传播方式使意见的聚集性越来越强。假如一个人拥有1万粉丝,每个粉丝再有100个关注者,仅仅两次传播,影响就能达到百万量级。对此学者谢尔·以色列也在其著作《微博力》里明确指出:传统的、运转方  相似文献   

12.
徐倩 《声屏世界》2011,(7):57-58
微博横空出世后。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席卷了中国亿万用户。一时间,大家都忙着“织围脖”,微博娱乐、微博新闻、微博打拐……在微博热的时代中,电视媒体应该充分利用微博完善新闻报道的内容和技巧.将微博作为电视新闻媒体的营销和传播平台。  相似文献   

13.
研究以两岸媒体的"反服贸"微博报道为切入点,发现在涉台信息传播方面,微博平台上形成了以大陆专业媒体和台湾综合媒体为主、大陆其他媒体为辅的舆论场。研究抽取两岸代表性媒体在微博上呈现的"反服贸"报道共362则,通过内容分析和文本解读,发现两岸媒体在微博平台上的报道以事件发展为基础,但呈现出各有侧重的报道框架和特点;两岸在新媒体传播的基础、语言、内容和形式方面呈现出一定的融合之势。研究进一步分析了微博报道差异和融合的原因及未来两岸新媒体交流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博已成为传播信息、报道新闻的重要平台。活跃在微博上的除了拥有众多粉丝的"大V"和象征权威的政务微博之外,具有权威性、公信力的媒体作为一支拥有强大话语权的力量也在社交平台上积极地传播信息,然而,微博在为我们提供充足信息的同时也成为滋生谣言的温床。本文研究微博谣言的传播特点和模式,分析微博谣言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治理微博谣言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从2007年以"饭否"为代表的老牌微博网诞生,到2009年新浪微博等亮相,微博已从单一的自媒体发布演变为具有交互性的重要媒体渠道,并对传统媒体传播的模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微博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传播特点创新性交互方式。相对于博客、人人网、腾讯等社交网络媒体来说,微博信息传播模式重要的一点是交互模式上的创新,它是一种节点共享的即时信息  相似文献   

16.
谭姝 《中国广播》2011,(9):80-82
作为以互联网为平台的新兴传播媒介,微博具有发送快速、内容丰富、互动性强等特点。这些特点使传统媒体与微博的融合成为必然。随着微博自身功能的不断改进与完善,微博特有的传播机制也给传统媒体自身发展带来了动力、挑战与思考。  相似文献   

17.
关于微博情绪与信息传播的话题一直备受关注.本文旨在厘清健康传播中微博情绪与互动传播的关系,拟为社交平台上的健康传播提供策略建议.本文选择微博平台上健康医疗大V知名健康博主“六层楼先生”的原创微博为研究样本,通过随机抽样,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抽取的样本进行基本信息、微博信息、情绪倾向、互动情况4个维度的统计分析.研究发现:...  相似文献   

18.
微博的出现为科学传播提供了一种便捷、高效的传播工具,逐渐成为科学传播的一大重要方式。文章研究分析了微博时代科学传播的主体、内容、模式的具体变化,从修正机制、传递机制、评价机制三个方面出发探讨了微博的科学传播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微博环境下科学传播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颜美群 《新闻知识》2012,(3):45-46,103
微博作为具有多元化传播元素的一种媒介平台,近年来在重大科技事件的传播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尤其是2011年的“天宫一号”发射,多家门户网站对发射全过程进行微博直播,直播报道将航天事件碎片化、通俗化、个性化、无时差地呈现给微博用户,给微博用户带来了全新的视听体验,本文试图对微博直播内容进行分析,进而比照微博与传统媒体在航天事件传播中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传统媒体如何转型,是摆在当今媒体业内的严峻课题,也是各传统媒体必须直面的问题。传统媒体转型,并非是和新媒体的简单叠加,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融过程。全国两会是各路媒体展现融媒传播的"练兵场",本文通过今年全国两会的融媒传播呈现的"技术新、创意新、报道模式新"等三方面特点入手,展现了一些传统媒体在全国两会报道中采用的新媒体手段和融媒传播路径,分析阐释了融媒传播从"相加"走向"相融"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