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原音韵》是近代汉语语音史上最重要的一部韵书,《中原音韵》音系研究已经取得的成果可以代表近代汉语语音研究的水平。迄今为止,尚有一些重要的问题还没有最后达成共识。本文对目前在《中原音韵》研究上存在争议的音系基础和入派三声问题进行梳理与述评。  相似文献   

2.
元代戏曲家周德清是江西高安人,他编撰的《中原音韵》是元代的一部重要曲韵韵书,对后代的戏曲创作影响很大,对汉语音韵研究特别是元代语音系统的研究也有重要价值。《中原音韵》音系是否有入声,在学术界意见分歧比较大。通过对《中原音韵》中周德清关于入声的论述以及其中一些关键词的分析,可以认为《中原音韵》音系是有入声的。  相似文献   

3.
刘莉 《考试周刊》2013,(47):27-29
《中原音韵》的基础音系一直都是学界关注并存在争论的问题,本文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中原音韵》之"中原"不是指元朝大都,而是元代初期以开封话为代表的河南话音系,这个论断可以从历史沿革、早期元曲的创作、音系对比等角度寻找论据。  相似文献   

4.
《中原音韵》与元人作品关系问题,一直是一个悬而未解的问题。《中原音韵》到底是周德清根据元人作品归纳而成的,还是根据某一方言而成的,到目前没有一个可以令人信服的答案。本文通过对《元刊杂剧三十种》的用韵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中原音韵》是周德清在归纳元人作品的基础上,经过一个审音的过程做成的。  相似文献   

5.
元代戏曲家周德清是江西高安人,他编撰的《中原音韵》是元代的一部重要曲韵韵书,对后代的戏曲创作影响很大,对汉语音韵研究特别是元代语音系统的研究也有重要价值。《中原音韵》音系是否有入声,在学术界意见分歧比较大。本人通过对《中原音韵》中周德清关于入声的论述的分析,并参照前辈学者成果,认为《中原音韵》是没有入声的。  相似文献   

6.
《中原音韵》是一部元代的曲韵韵书,它的声母系统问题,学界还未取得一致意见,其中知庄章三组的分合问题是争论的焦点之一。《中原音韵》时期知庄章三组两分是客观存在的,知庄章在商洛方言中的演变就是一个明证。  相似文献   

7.
《中原音韵》是元代戏曲家周德清编撰的一部曲韵韵书,它不仅对中国古代戏曲创作与研究有重要意义,对近代汉语语音研究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中古的韵书《广韵》中,"倩"字有去声霰韵仓甸切和去声劲韵七政切两读。但是在《中原音韵》中,"倩"只见于庚青韵去声,与读去声的"请"同音。事实上,"倩"字在《中原音韵》中还应见于先天韵去声,与读去声的"谴牵"同音。这一读音,从《中原音韵》的内部证据、元曲押韵用例以及与《中原音韵》同时代的韵书中均可找到证明。由此可以认为,"倩"字在《中原音韵》中没有先天韵去声一读,当为周德清的漏收所致。  相似文献   

8.
《中原音韵》是汉语语音史上重要的一部韵书,对于汉语语音研究有重要价值。学术界对《中原音韵》的语音基础问题分歧很大。本文通过对古入声字在《中原音韵》、现代洛阳方言以及普通话中的声调比较分析,得出《中原音韵》的语音基础正是当时的大都话也就是现在的北京音系。  相似文献   

9.
《中原音韵》的作者周德清是江西高安人,他的《中原音韵》是元代一部曲韵韵书,对后代的戏曲创作影响很大,对汉语音韵研究也有重要价值。分析周德清的政治倾向,对于研究《中原音韵》所反映的元代语音情况有重要意义。学术界有一种观点认为,周德清是不满元代、向往宋代、民族意识比较强的知识分子。实际上,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10.
学术界关于《中原音韵》入声研究的一个方面,是探讨在《中原音韵》音系中有无入声的问题,至今分歧较大.但许多学者都没有注意到臧晋叔的《元曲选*音释》在这方面提供的资料.本文通过分析《音释》中入声字出现在杂剧中的位置以及被注方式,可以认为《中原音韵》音系有入声的.  相似文献   

11.
《中原音韵》是元代周德清所著,是代表近代官话的一部韵书。关于"《中原音韵》有无入声"的问题,历来已久,而且争议非常大。对这一问题的争论主要表现在:有无入声;如果有,是什么样的入声。本文将从"问题的起源"、"各派别的观点及代表人物"、"问题的焦点"三大方面来谈谈对"《中原音韵》有无入声"这一问题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12.
周德清的《中原音韵》是元代的一部曲韵韵书,对后代的戏曲创作影响很大,对汉语音韵研究也有重要价值。分析周德清的汉语通语观,探究周德清对元代汉语通语是如何评价的,对于研究《中原音韵》所反映的元代语音情况,有重要意义。本文指出周德清对元代的汉语通语给予了很大的重视,是十分重视元代通语即中原之音在戏曲创作上的运用的。有的学者认为,周德清在编撰《中原音韵》时,其家乡方言对他是有一定影响的。本文对这一观点作了否定。本文还比较了《中原音韵》与元代戏曲语言的关系,讨论了《中原音韵》的音系性质。  相似文献   

13.
《啸余谱》中收有《中州音韵》一卷,体例安排上基本同于《中原音韵》。本文从作者及成书年代、版本、音系三个方面出发,概括论述了上世纪初至今《中州音韵》的研究成果,并重点叙述了学术界对音系方面全浊声母有无、音系性质如何两个热点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二十世纪《中原音韵》研究方法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汉语语音研究中 ,围绕《中原音韵》 ,研究者创造了不少具体的科学研究方法 ,既有对传统的继承和对西方的借鉴 ,也有对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有所吸收。本文结合具体研究实践 ,归纳了整个二十世纪《中原音韵》研究所形成的几种主要方法 ,可以说这些方法对包括上古音、中古音在内的汉语音韵学研究形成了很大的突破 ,不仅对近代音韵研究有指导作用 ,而且对整个汉语音韵学研究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雷励 《毕节学院学报》2013,31(9):105-112
清初朱彝尊得《集韵》影宋钞本,付曹寅刊刻后,《集韵》很快得到学界的关注。迄今为止,对《集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音韵研究方面,而从研究方法及研究重点的不同,对《集韵》的音韵研究重新疏理,有利于推动其研究的进一步深化。通过全面比较《集韵》与《广韵》的小韵、反切及字音,深入地掌握二韵书的异同,能更彻底地了解《集韵》的面貌。同时,关于《集韵》的异读层次问题,也还有待继续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中原音韵》是元代一部关于北曲创作的作,包括韵谱和创作理论两部分,由元代戏曲家周德清编撰。《中原音韵》在最初流传过程中,有“墨本”、“的本”两种版本。在《中原音韵》手稿刚完成时,曾有数十本手抄本流传江湖。周德清称手抄本为“墨本”,称最终改定付梓的稿子为“的本”。“墨本”和“的本”在对平声的分类处理等方面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 周德清(公元1277—1365)《中原音韵》,是一本受传统《切韵》系韵书影响,却又能着眼于当时戏曲音韵,打破旧有音类框架的重要曲韵韵书。  相似文献   

18.
童琴 《培训与研究》2011,28(1):21-25
《中原音韵》与《洪武正韵》成书情况的差异,决定了两本韵书的性质差异。从成书背景、创作目的、编撰者、成书过程、流传、影响以及后世评价等角度去了解《中原音韵》和《洪武正韵》,对于我们比较二书的语音系统是有必要的,同时对于认识二书的语音性质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由于受20世纪初思想、文学革命思潮的影响,《中原音韵》的研究者大多认为,俗文学——北曲及其韵书《中原音韵》都绝对反映实际语音,于是将《中原音韵》及其作者捧到了不恰当的高度。我们的宗旨是,在承认《中原音韵》绝大部分是当时实际语音反映的前提下,注意探求那些受艺术语言特殊规律制约的因素,以达到对一些难以索解的问题诸如入声有无及桓欢韵等的圆满解决。  相似文献   

20.
《音韵阐微》是清代的官修韵书,是汉语近代音系研究的重要资料。有关这部韵书的音系、反切改良、成书背景等都有学者做过专门研究。对这些研究加以综述和评议,是进一步深入研究《音韵阐微》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